唐人的餐桌 第121節
也就是在這個五月,大唐太宗皇帝統領的,征伐高句麗的大軍,分別在東北平原和長白山脈攻下了蓋牟、遼東兩座大城,另有七城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駐蹕山之戰基本上擊潰高句麗最后一支,大約十五萬的援救軍團,殺敵無數,以至于白月也被來自駐蹕山的強大血氣染紅。 也就在那一天,塞來瑪借口娜哈不喜歡喝她的奶水,讓云初另想辦法。 瞅著哇哇大哭不肯喝羊奶的娜哈,云初不得已用自己為誘餌,吸引來了一個巨大的狼群,突襲了一個專門給可汗養牛的回紇部落。 在狼群與部落戰士,廝殺得難解難分,且牛群散亂的時候,他悄悄偷走了一頭正在產奶的奶牛。也就是這頭奶牛,讓娜哈得以度過夭折率最高的頭一年。 等娜哈可以吃rou的時候,她的第一頓rou食,就是牛rou,不是那頭奶牛的rou,而是一頭摔死的牛的rou,那頭奶牛在云初手中只待了九個月,就被當時的部落頭人給奪走了。 當然,那頭被吃rou的牛,也是被云初弄到高崖邊上才失足摔死的。 從那以后,只要到了娜哈生日的時候,云初總會給她弄一頓很好吃的牛rou。 浸泡過一天一夜的,暗紅色的牛腱子擺在桌案上,云初輕輕地用木棒捶擊,等牛rou的纖維被錘散之后,就用麻布緊緊地包裹起來,這是娜哈最喜歡的部分。 滿是淡黃色油脂的牛腩,被云初切成了大塊,用一塊干凈的青磚壓著在水里繼續浸泡,直到需要下鍋的時候再撈出來,青磚會有效的將牛腩中不好的味道吸收掉。 大塊的姜與整棵大蔥丟進冷水鍋里,加上大量的黃酒,就把包裹好的牛腱子跟水淋淋的牛腩倒進鍋里,用大火燒開,半個小時之后,把rou撈出來,晾干,原湯倒掉,重新加熱水煮牛rou。 每到娜哈生日的時候,這個孩子就顯得很不活潑,即便是在云初煮牛rou湯的時候,這孩子依舊摟抱著云初的腰,把臉貼在他的后背上,怎么樣都不肯松開。 云初將一些藥材包進麻布里,丟進鍋里,再把爐子里的火撤掉一些,讓鍋里的湯微微冒著泡。 “我喜歡吃牛rou?!痹瞥醣澈蟮哪裙÷暤?。 “我知道你喜歡吃牛rou?!痹瞥醯幕卮鹨稽c營養都沒有。 “我其實一點都不喜歡塞來瑪?!?/br> “不,你其實非常喜歡塞來瑪?!?/br> “哥哥,你說她是不是還活著?” “很難說,她有可能病死,有可能在放羊的時候被狼咬死,甚至有可能被人殺死,或者被人搶走賣到很遠的地方,總之,羯斯噶是個蠢貨,他沒有能力保護塞來瑪?!?/br> “是啊,是啊,羯斯噶太蠢了,他甚至不如旱獺聰明,更不如我們兩個聰明?!?/br> “這是自然的?!?/br> “告訴你一個秘密,崔嬤嬤一直不讓我說?!?/br> 云初聽了娜哈這句話,立刻打了一個哆嗦道:“既然是秘密就不要說出來?!?/br> “崔嬤嬤的砸砸比塞來瑪的大,以前不如塞來瑪的大,后來不知為什么就比塞來瑪的大了,我的很小,只有一點點?!?/br> 云初僵直著身子一言不發。 “娜哈為什么不讓我進廚房呢?”虞修容問崔氏。 “每年娜哈過生日的時候,他們兄妹倆都會做一頓好吃的,不許別人進去?!?/br> “為什么這樣呢,好多人都等著給娜哈慶生呢?!?/br> “這不一樣,別看郎君跟娜哈小娘子兩個,整天嘻嘻哈哈地,像是沒心沒肺的,老身卻以為,郎君跟娜哈兩個在西域過得并不好。 只是郎君過于強大了,把娜哈保護得很好,可是呢,日子不好過,就是不好過,總會有很多缺憾的?!?/br> 虞修容瞅著廚房道:“我進去看看,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事情,都應該有我的一份?!?/br> 說完話,虞修容就踏進了廚房,很快,廚房里就變得熱鬧起來了。 崔氏想想,也就進了廚房。 兩個人進來之后,氣氛就變得歡樂了,話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來自吐谷渾的牛很多,一頭壯牛也只有四千錢,跟黃牛牛犢子的價格一般?!?/br> 崔氏對于物價是最敏感的,聞著鍋里煮牛rou的香味,立刻就報出來了牛的價格。 “成年黃牛的價格還在一萬兩千錢,基本上跟一畝地的價格持平。 郎君,我們有沒有辦法吧吐谷渾的長毛牛訓練得會耕地,那樣的話,就能賺很多錢?!?/br> “別想了,長毛牛只能在寒冷的地方待著,現如今,到了關中,如果不把長毛剃掉,那些?;畈涣藥滋?。 黃牛之所以會耕地,是因為跟著老黃牛學的,你想讓牦牛幫你耕地,這不可能,因為它本身就不會耕地?!?/br> “那么,第一頭黃牛是怎么學會耕田的?” 云初瞅瞅問話的虞修容笑道:“黃牛,水牛從野牛變成會耕田的牛,老祖宗們用了至少上千年的時間,才教會了牛耕田。 現在的人已經沒有那個耐心,愿意花那么多的時間耕田,總覺得自己努力了,卻享受不到成果,虧得慌?!?/br> “如果人人都覺得虧得慌,以后那里還會有好東西面世呢?” “說得不錯,這就是人心不古這四個字出現的原因?!?/br> “哥哥,我們多弄一些牦?;貋戆?,不會耕田,可是它們的rou好吃啊?!?/br> “好啊,那就多弄一些牦?;貋?,我給你們做一些牦牛rou干吃,那東西才是閑暇時間用來磨牙的好東西?!?/br> 于是,在全家人吃上牛rou面之前,他們就已經決定購買一百頭牦?;貋?,全部制作成rou干,在大唐,零食的價格昂貴,應該有很大的賺頭。 娜哈得到了很大一碗牛rou面,是用一根面拉扯成的長面條,上面還放了不少切成片的牛腱子rou,撒上芫荽之后,娜哈就趴在桌子上吸著吃那根面條,中間,她沒有咬斷的意思。 劉義穿著一件淡青色的飄逸綢衫,只是綢衫背后還繡著“青鹽”兩個大字,就把飄逸的感覺完全給破壞掉了。 青鹽是人家吐谷渾的特產,據說,人家有一座很大很大的咸水湖,每到日頭猛烈季節,吐谷渾人就帶著羊皮口袋去大湖邊上撿拾青鹽。 這種鹽是自然凝結成的,顏色與大湖的顏色相當,故名青鹽。 不過這東西可不是吃的鹽巴,因為一般人根本就吃不起,豪奢的人家用青鹽來漱口,久而久之,這種鹽因為價格問題,就成了衛生用品,而不是食用品。 從劉義身穿的長衫就能看出來,這種鹽真的很貴。 他身上的綢衫是吐谷渾商人,感謝他引見晉昌坊里長云初的見面禮。 一百頭牛,四百貫的大生意,不容這些吐谷渾人不重視。 吐谷渾人沒有穿皮襖,身上也沒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味道,相反,他們唐化嚴重,不僅僅說一口流利的長安話,就連衣著,禮儀也跟唐人別無二致。 “我聽說,你們吐谷渾人這些年一直在跟吐蕃人打仗,戰況如何,打贏了嗎?” “尊敬的里長,吐谷渾勇士能征善戰,豈能是那些高山上下來的野虜能比的,每一年,我們吐谷渾人都會收獲很多野虜的頭顱,并把野虜的頭蓋骨制作成酒器,如今,這樣的酒器,在我吐谷渾國內非常的盛行。 如果年輕的里長,也喜歡野虜的頭蓋骨制作的酒碗,回去之后就給里長送來?!?/br> 云初笑著撫胸禮感謝,吩咐崔氏給客人上茶。 三個吐谷渾人品嘗了云家的茶葉,就交換了一個眼色,其中一個年長的吐谷渾商賈道:“這樣的茶葉,府上還有很多嗎?” 云初搖搖頭道:“因為太珍貴了,所以不多?!?/br> “如果用青鹽交換,一斤換一斤可行?” 云初搖搖頭道:“不可行,另外,我大唐施行的是”榷鹽法“,想要販賣鹽,必須從官府手中進,私人賣鹽是要被囚四年的?!?/br> “那么,用牛換取呢?” 云初點點頭道:“一斤茶葉一頭牛的價格你們滿意嗎?” 吐谷渾商人并不惱怒,而是搖頭道:“不滿意?!?/br> 云初嘆口氣道:“你們的軍隊已經在節節敗退,導致你們不得不把這些在高原上飼養的牦牛拉到長安來售賣。 到了這個時候,你們為何還要硬撐呢,這幾日長安烈日炎炎,那些經受不住這種悶熱潮濕天氣的牦牛,應該已經死了很多吧?” 第十六章 定居長安的吐谷渾人 一個國家好不好,很容易從商業活動中發現端倪。 牦牛對于吐谷渾人來說,絕對不僅僅是一頭牲畜那么簡單。 牦牛對他們來說更像是家人,吐谷渾人會取牦牛的奶,牦牛的毛,牦牛的糞便,卻很少出現殺牦牛吃rou的現象,很多牦牛都是自然老死,或者病死,不到生死存亡之際,吐谷渾人是不會把視若珍寶的牦牛殺掉吃rou,或者售賣的。 據云初所知,這一習俗甚至一直延伸到了,他那個國度的五十年代。 直到六十年代開始,人們就有什么吃什么了,這才打破了牦牛一般會自然死亡的神話。 再然后,人們品嘗到牦牛的滋味之后,這東西就開始在西北高原上大量地養殖,最終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菜。 所以,吐谷渾人如此大批量地售賣牦牛,這本身是不正常的,以前,長安市上也有少量的牦牛售賣,只是那些牦牛都是托運著貨物抵達長安,抱著貨到地頭死的精神,這些牦牛會被宰殺吃rou。 現在,云初輕易地就能購買到一百頭牦牛,這說明,吐谷渾已經沒有足夠多的草場,養活這么多的牦牛了。 而且,他們一定非常需要得到大唐的一些物資,來支持自己的王繼續跟吐蕃人干架。 “要不,你們換點別的吧,我覺得你們現在最需要的不是茶葉這種消耗品,你看,我這里有非常好的鐵鍋……” “我們需要鎧甲……” 云初嘆口氣道:“你看我像是那種能弄來鎧甲的人嗎?我家里倒有一副鎧甲,不過,那是我這個府兵自己穿的,你們的要求實在是太過份了?!?/br> “唐刀,矛頭,箭頭……” “停停停,能不能說一些我能辦到的東西,比如鐵鍋?!?/br> 一個吐谷渾商人站起來悲憤地道:“吐谷渾的勇士們,在曲嶺與吐蕃人作戰已經六年了,在這六年中,盡管勇士們已經傾盡全力,可是,在人數眾多的吐蕃人面前,我們還是丟失了很多的草場,很多的牧人,很多的牛羊。 我們這些在大非川上放牧的人,再也不能平安地放牧牛羊了,只能把珍貴的牦牛賣掉,換一些武器與吐蕃人死戰。 在我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吃的時候,你卻想著把鐵鍋賣給我們,還想在可憐的吐谷渾牧人身上榨干他們最后的一滴血。年輕的里長,你沒有見過那些臉上涂著黃泥的吐蕃人,他們會殘忍地將你的頭顱砍下來,提在手上歡呼?!?/br> 云初擺擺手道:“這種事我在西域也干過,一點都不好玩,血會濺得到處都是,我們一般都是把敵人的左耳朵割下來串在皮索上,這樣能多拿一些?!?/br> “你不要忘記,吐谷渾的背后就是大唐?!?/br> “你說得很對,等你們跟吐蕃人殺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就該輪到我們上去痛打落水狗?!?/br> “你們唐人怎么能這樣?我們是大唐的臣屬國,我們的大王是”天可汗”加封的“青海國王”,我們的可敦是大唐的弘化公主,我們大王的兩個兒子的可敦也是大唐的公主,我們是一家人?!?/br> “好吧,好吧,看來我不拿出好東西來,你們是不肯松嘴,是吧? 你看,吐谷渾看著就要完蛋了,我正好在光福坊弄了幾十套房子,還是小樓哦,你們現在既然已經把你們的神物牦牛,都拿出來賣了,可見,你們也沒有什么好東西能拿得出手了。 不如,你們就在我這里買幾套房子,在長安住下來,再把妻子,孩子接過來,也在長安生活,永永遠遠地離開那片滿是牛糞味道的土地,在長安生活吧?!?/br> 聽云初這樣說,三個看起來比較富裕的吐谷渾商人,就離開了大廳,站在院子里用吐谷渾土話,嘰嘰呱呱地說了很多話,很明顯,有兩個人愿意留在長安不回去了,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似乎非常的固執,還用手抽打那兩個年輕些的吐谷渾人。 云初見有戲,連忙吩咐崔氏,把自己繪制的光福坊建設效果圖,拿出來鋪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