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再加上尋常人家可以不管那么多,她們不行,在隔天有“一場大仗”的情況下,安置后胤祈便細細和芷寧囑咐了宮里的情況,也讓她能更好應對。 芷寧不是那種沒有分寸的,自然是牢記于心,畢竟如今她們是一體的。 見了皇太后那就是作為親娘的嚴綺云,畢竟她位份高。 嚴綺云也沒留她們太久,畢竟要先走流程,一圈走完后再來永壽宮,身邊就沒有那么多人跟著,到時候說話也輕松許多。 這一大圈繞下來,芷寧是第一回 體會到,這些娘娘們說起來好像只是幾個簡單的封號,實際數量可真多??! 光是妃位以上的請安,都花費了整整兩個時辰,若是加上妃位一下的娘娘們,得多少人??! 內心感慨歸感慨,她可不敢亂說話,這些人可不是她能妄議的。 從訂給胤祈開始,她阿瑪就教過她,即便是七福晉,有宮里如日中天的皇貴妃作為婆母,也不可過于張揚跋扈。 好在她本來也不是那種性格,倒也不覺得有什么。 今兒第二次進永壽宮,胤祈就沒那么規規矩矩了,帶著芷寧進來后行了個禮就拉著她自顧自在嚴綺云身邊坐下了。 “額娘,今天兒子帶福晉來敬茶,可給兒子準備了什么好吃的!”胤祈樂呵呵的說道,看得出來,他對芷寧這個福晉還是挺喜歡的。 “還等著我準備,想吃什么不會自己提前去和廚房說?順便問問芷寧愛吃些什么,一并做幾樣?!眹谰_云也很“不客氣”的說道。 雖然看著胤祈的禮儀好像沒有很恭敬,偏偏能看出來,母子兩個的感情確實很好,并不生分。 不過芷寧看了卻只覺得果然如此,上回南苑秋獵時她見爺和額娘便覺得相處很是自然,在高門大戶中,說尋常也尋常,但說不尋常也不尋常。 因為很多時候,過度溺愛兒子很容易把兒子養成紈绔,她聽過的小道消息可不少。 可一旦嚴厲,再加上禮儀詩書教導,卻又容易生分,這個度很是不好把握呢! 不得不說,見到這樣的相處場景,她很是松了口氣。 第172章 即便芷寧家中父母感情不錯,母親也不是那種對兒媳婦很差的婆婆,可是母親待她和待嫂子差別還是很大的。 而且她們圈子里頭哪有秘密啊,什么寵妾滅妻、流連勾欄聽得多了,因而出嫁前她就沒太多少女懷春心事。 即便芷寧掩飾的不錯,一貫敏銳的嚴綺云也能瞧出她稍微放松了些的姿態。 不過她既沒點破,也不在意。 此次聊天變成了三個人一起,話題自然就和從前不太一樣,至少在沒有完全了解芷寧這個人之前,她們不會在她面前談論關乎身家性命的事兒。 一般來說,催婚完畢就是催生,可嚴綺云自然不會按照這個套路來。 別的不說,胤祈和芷寧雖說在這個年代大婚的年齡不算小了,可在嚴綺云看來,這個年紀就生孩子還是有些早的,自然不會去催生。 她對“延續香火”“后繼有人”這個概念根本就沒想法。 活著的時候靠自己過得舒舒服服就好,誰還管死后事??! 這方面她向來光棍。 胤祈問過芷寧愛吃什么以后就特意親自去吩咐了小廚房,留著芷寧和嚴綺云獨處。 或許胤祈自己都沒有發現,他雖然該狠下心來的時候也能狠下心,可卻比他的雙親都更重感情一些。 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和額娘也能夠相處的自然一些,即便不能處成一家人,也別像一些人家那樣勢同水火才是。 由此可見,當初康熙的一些做法,確實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小的傷害,以至于這么多年下來,康熙實際上并不在他那個“圈”中了。 他不往后院收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往遠些想,胤祈心中難免有些抵觸成為康熙這樣的父親。 胤祈一走,芷寧難免有些緊張。 她可是聽過的,有些婆母在兒子跟前后頭那是完完全全的兩副面孔,雖說她心里覺得額娘應當不是這樣的人,可這會兒她弱勢,還是難免緊張。 當然,她沒表露的很明顯,換了不那么細致的人,甚至看不出來。 由此也能看出來,別看她好像不是很出挑,實際上卻并不是真的蠢人,也不是那種一點事兒就會六神無主的性子。 嚴綺云觀察了一番還是很滿意的,直接說道:“上回你說平日愛玩,毽子踢的可好?” “兒臣自覺踢毽子還挺厲害的,最多的時候踢過一百多個仍未落地呢?!闭f到不那么正式的話題,芷寧那一點點緊張也消弭了大半。 “正好離晚膳還有些時候,那咱們去廊下踢毽子吧,今兒天也好,太陽不大,再往后半個月,這個點可出不了門?!眹谰_云說著,便起來換了一雙平底鞋,還叫韶月給芷寧找了一雙。 第一次接受新人敬茶時還穿著華服的嚴綺云早在他們去給其他人敬茶時就拔掉了頭上幾根長流蘇的簪子,換了一身單薄些的春衫。 “你應當也帶了衣裳,快些把這吉服換下來,熱得很呢!” “兒臣遵命!” 說真的,就等這句呢!要不是怕額娘怪罪,她早就想換一身了,吉服里三層外三層的,這個天哪里吃得消。 上午這種場合,為了應對突發情況,什么都會提前準備的,所以芷寧確實帶了換的衣裳以及平底鞋,否則嚴綺云還真找不出衣裳給她換。 哪怕芷寧目測一米六多一點,還是比嚴綺云矮半個頭,鞋碼尺寸大約也是不一樣的。 踢毽子這種事情,嚴綺云也是一把好手,畢竟是少有可以在室內院中玩的運動之一,活動量也不低。 有時候宮里局勢緊張,不好總是出門她就經常帶著宮人一起踢毽子跳大繩。 永壽宮廊下的抱廈遮擋了大部分的太陽,也十分的方便活動。 人多就能玩難度高一些的,互相踢給對方,若是對方沒接好,那就很考驗下一個接的人腳上功夫了。 不過芷寧確實沒有說大話,她確實挺擅長的,兩人你來我往的,毽子飛得穩穩當當,和兇險接起不好救的毽子比較,別有一番樂趣。 “兒子就知道你逗兒子玩,心中還是記得兒子的,明明早就囑咐何公公做了兒子愛吃的菜?!?/br> 胤祈從小廚房出來,話音未落,就見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她們兩人就已經換了衣裳在院子里玩鬧起來,顯得他的吉服格格不入??! 這他能忍,干脆也直接走到中途,把毽子截了下來。 于是兩個人對著踢就變成了三個人,并且有他這個“菜鳥”在,毽子從他腳下一過,頓時變得高難度起來。 還別說,挺有挑戰性。 其實嚴綺云是故意帶著她去踢毽子的,運動的時候能放開些,不至于最后變成尬聊。 事實證明確實效果不錯,芷寧臉上的笑容都沒那么拘謹,變得輕松了不少。 距離感沒有那么重以后,再說起那些個人情況,就好回答的多。 念書方面芷寧也確實算不上什么天才,不管是和嚴綺云亦或者是胤祈都不能比,但她并不是傻瓜,書都讀過,道理也能大差不差說個大概,只是再深入的便不成。 有點類似于嚴綺云以前上學時班上的普通學生,不是優等生,不常被表揚,但也不是差生,作業每天都會做完,考試成績中不溜,升學也中不溜那種。 然而這是和這個年代的讀書人相比較,實際上在如今的女子中,她讀的書不算少。 面對嚴綺云和胤祈時,說話也實誠,換了有些人,少不得還能吹個才女。 從前宮中就有些嬪妃,為了復刻嚴綺云得寵的路子,看了幾本書便想包裝個才女的人設,結果車翻的很快。 有嚴綺云珠玉在前,這“才女”康熙還是挑剔的。 在她得寵掌權之前,宮里娘娘的文盲率高得超乎她想象,不過想想朝中滿人官員的文盲率……好像也不意外的樣子。 芷寧屬于是沒覺得自己是才女,也沒想當這個才女,所以一開始便直說了自己更愛看話本和游記。 還別說,作為理科生,嚴綺云這些年雖然潛移默化也把四書五經學了不少,心里卻是贊同芷寧這句話的,她也更愛看話本來著。 打發時間的小說誰不愛看啊,這會兒的話本大多不太好看,不過嚴綺云有系統可以看小說,這些年可看了不少呢。 甚至她都寫過不少,可惜受時代背景所限,她想法又天馬行空,一個不小心容易戳中皇帝敏感的小心臟,所以她寫的小說除了兩本游記外,都收進了空間,并沒有拿出來。 不過若是以后有機會,她還是想分享給這個年代的人看看的。 兒媳婦挺好相處,管家也利索,嚴綺云和胤祈都挺滿意的,小夫妻雖然如今不住宮中了,但還是經常往宮里跑的。 請安什么的不說,胤祈還得經常給康熙匯報政務呢,芷寧也喜歡來找她玩。 也不能說找她玩吧,主要應該是和嚴綺云相處的舒服,加上胤祈忙得很,郡王府常常就她一個人,閨中好友雖然偶爾也能小聚一番,但是如今大多身份有別。 最重要的是,她們可不像她這么“閑”,畢竟這會兒胤祈后院是真的就她一個人。 ———— 兒子的婚事完美辦好,嚴綺云也開始畫她像畫的一些東西。 這幾年她一直在打卡的就是畫畫課程和鳳首箜篌,即便是她天賦差一些的箜篌,如今也在系統高效率的教導下,學到了高級課程。 獨住一宮的好處這會兒就顯現出來了,練琴的時候也不用擔心會吵到別人,更避免了叫太多人聽到自己初學時那“驚天地泣鬼神”的琴聲。 為這,那段時間嚴綺云沒少用自己在空間休息的時間“補課”。 畢竟在外頭永壽宮的宮人還是能聽見的,有時候談著談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而且因為她對音律不算太敏銳,所以當時入門就比預期的慢不少。 好在如今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也算是練得小成。 玉指撥動琴弦,悠揚清脆的弦音震顫,流露出一首好聽的曲子。 其實她私下也練了不少后世音樂改的譜子,甚至也有她自己扒譜重新改的箜篌曲,不過她都沒有在人前彈奏過。 箜篌她都能練成這樣,就更別說她本來就有些基礎的畫畫。 雖說水墨她依舊學的會差些,但是工筆卻已經大成了。 古代現代融合技法,讓畫出來的人或者物都是栩栩如生且不失神韻,這也是她自己的風格。 如今她的畫可比書法難求得多,畢竟一幅畫要用到的時間和功夫比書法要麻煩得多,若是畫的好,嚴綺云又不舍得給人家,所以干脆也不怎么替別人畫。 也就康熙,老是隔三差五從她這里薅畫走,或者叫她給他畫幾副畫像。 不過嚴綺云踩著康熙容忍的度,大部分時候都會推掉,只畫過兩三次。 還別說,學會拒絕后,康熙反倒是習慣了他的要求嚴綺云不會全部應下。 裁剪好的空白畫卷鋪開,用鎮紙壓平,然后她開始用特意燒制的分格瓷盤開始調色。 如今的彩色顏料多半都是礦石所制,流程復雜成本高昂,便是嚴綺云都是使了不少銀子才弄來色彩這么齊全的顏料。 一旦提筆開畫,那可是輕易不能擦的,落筆無悔。 練了近二十年書法對畫畫也不是完全沒幫助,至少她落筆一氣呵成,筆下線條流暢,很快便勾勒出大婚現場那熱鬧的輪廓。 即便嚴綺云效率不差,這么大一副畫,也足足花了小半個月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