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畢竟……病雖然好了,但是藥可不能停,畢竟有時候外因看著是好了,內因可能還有卷土重來的可能性,所以他還得喝兩頓藥。 這次生病顯然在胤祈的心里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大約也是以后他成為繼嚴綺云以后整個清宮生活習慣最好的人主要的原因。 卷王?那是必不能當卷王的,累壞了身體可是要喝藥的! 這會兒杭州的雨連綿不絕,她們到底沒有等到雨徹底停下來,只能繼續往下一座城市,也就是最終目的地前進。 本來原定計劃是沒有那一站的,在很多大臣看來,杭州已經是南邊最后一個大城市了,沒必要再繼續南下。 可康熙顯然有自己的想法。 此行紹興是必去不可的,因為紹興有大禹陵,在漢人中十分有威望的漢人先祖之一。 回程的路上還會經過曲阜,在哪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那就是拜孔廟。 全程康熙都沒有拿捏皇帝架子,將“禮”字貫穿全程,還有他一路對百姓還算是貼心的舉動,著實打動了不少的百姓。 畢竟啊,這年頭底層百姓所求的東西,向來很簡單。 第111章 康熙二十二年的這次南巡稱得上十分的充實。 若果單純從旅游的角度來看,這次南巡以嚴綺云上輩子旅游的經驗說是不算很完美的。 很多想玩的地方都沒能去成,畢竟康熙南巡到底是有目的的,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去游山玩水一番,不過美食嘗試的倒是不少,因為嚴綺云個人喜歡的緣故,明年的貢品里面平陰的玫瑰花數量加了一些。 但是不管怎么樣,嚴綺云自己心里還算是滿意。 她這個人還是挺知足的,而且有自知之明,雖說她能吃苦,但是能不吃苦還是不吃為好。 能像現在這樣游山玩水而不單純只是為一口飽腹的飯而奔波,在這個年代已經很難得了,她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享受了身份帶來的好處又開始嫌棄不自由什么的。 不去想那么多,對現在的她來說就是最好的保持心態秘訣。 長達六十多天的南巡結束,他們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回到了闊別兩個多月的紫禁城,不過因為大部分人都還在暢春園的緣故,這會兒紫禁城顯得有些寥落。 偌大個宮城甚至沒幾個人,比之前還顯得冷清。 好在康熙今年是早決定了要在園子里面過年的,此番回宮不過是有些事物要處理,不過這就與嚴綺云無關了。 嚴綺云也不深究,帶人回了永壽宮,把屋子收拾了一番,就住了進去。 這里還是老樣子,因為留了人的緣故,再久不住人也不會落灰,因而不用費什么心思就能住進去了。 嚴綺云一回到永壽宮的暖閣,也是松了口氣,這一路過來,她們一行人也算經歷了比較大的天氣以及環境變化,便是她永壽宮的宮人算起來大約算是宮里身體最好的,一路上也病了好幾個。 好在這種時候,便是康熙也不會干出說生病了就扔路上的事情,他正是要收攏人心呢。 因而若非病得起不來身的,基本上都有叫太醫看了看。 “韶月這回傷了身子,回來從我賬上每日多撥十斤黑炭下去,把兩邊耳房的炭盆多點兩個,暖和一些,不過夜里還是要注意通風,別聚了煙氣在屋里?!?/br> “雖說之前太醫也給瞧過了,但是一路奔波到底沒有好全,明兒再叫個太醫來給你們都瞧一瞧,從我賬上給太醫準備五十兩銀子的跑腿費?!?/br> “若是有要抓的藥材也按照太醫的要求去抓?!?/br> “每日的姜湯也必不可少,早晚各一碗?!?/br> “今年的份例發放也去內務府問問,看看溫貴妃是個什么章程,若是已經按例批了,你們就去領來,再按照我們永壽宮的規矩,帶銀子去多要些棉花?!?/br> 嚴綺云一樁樁一件件的吩咐下去,都是底下宮人過冬的物件兒。 說實話,她就算再久不在宮中,她過冬的物件那也是一樣都不必擔心的,不過宮人的事情就未必那么緊要了,嚴綺云不管是出于收買人心還是希望身邊人都能過個相對舒服的冬天之類的原因,她一 貫都挺上心的。 往年這棉衣,這會兒約莫都已經到宮人手上了,這永壽宮的福利是從來不見拖欠的。 內務府不敢拖欠嚴綺云,而嚴綺云不會拖欠宮人。 康熙整治前朝政務的時候,嚴綺云也就順便把大半年沒主子在的紫禁城后宮事務也理了理,這會兒溫貴妃不在,她自然能做大部分的主。 倒是叫她抓住了好幾個在大冬天克扣宮人炭火的。 如今的嚴綺云可不怕什么得罪人,別說這幾個也沒什么后臺,不然也不至于連宮人炭火這二瓜倆棗也看得上。 嚴綺云自然是毫不留情的發作了他們。 以嚴綺云如今的威信,至少后宮里頭在這種事情方面沒人會說一個不字。 便是康熙聽到這個消息也覺得嚴綺云罰得好,這才半年不回宮,這有些人便心大了,敢不按照規矩辦事兒。 待這些事兒都理了理,兩人轉眼在宮里也待了二日,康熙便迫不及待的帶著人又回了暢春園。 今年是他第一次在宮外過年,康熙還是很看重的,心里還是有些迫不及待。 別看康熙已經二十歲了,但是這會兒正是他意氣飛揚的時候,除了在皇后方面總是十分不順以外,至少前朝的事兒對他來說基本都是順的,這回南巡看到的景象雖不說處處都好,但是至少遠比預期的好很多。 至少這回沒人刺殺,那可是文風鼎盛,易出反骨的江南??! 才幾日功夫又要搬,但是嚴綺云也不覺得煩,她在紫禁城過了七個年,每年幾乎都是一樣的流程,變化大約只來源于她身份改變后帶來的待遇變化的。 久而久之自然也膩歪的很。 后世老說沒有年味沒有年味,嚴綺云有時候就不是很能理解什么是年味。 過年嘛,開心就好不是嗎? 她從前窩在屋里玩一天手機,從早睡到晚,然后點個配送費嚇人的外賣吃完,也挺快樂。 別人春運回家團圓,她買張好買的票四處走走也快樂。 但是假如讓她回那個惡心的“家”過年,她才是一點也不快樂呢。 孤獨這種東西向來很少找到她,有錢有閑的日子是怎么都快樂的。 想法亂七八糟的嚴綺云這回去暢春園前,又從自己在永壽宮的小庫房里面翻出了一些樣式還算鮮亮,可惜她實在是用不過來的好料子,再加上一些自己也不常戴的首飾什么的,并著冬日不可或缺的炭火、棉花以及蠟燭往宮里嬪妃們那邊按照位份各自都送了一些。 特別是一些確實過得一般的低位嬪妃。 她倒是沒往那次捐銀子上扯,雖然她確實是因為這個。 就像當年先皇后在入冬前為了拉攏人心也會做這種事情一樣,嚴綺云不介意別人也這么覺得,畢竟好處她確實真金白銀給出去了,那都是用得上的。 說白了,越是位份高的嬪妃,越是過的手頭寬松,嚴綺云庫房里的東西向來是越來越多,不見少的。 等 回到暢春園的湖心小筑,嚴綺云就被眼前的美景給驚艷了。 雖然在北方也過了六七年,但是大部分時候冬天都是在宮中的屋子里面度過的,最多能撈著去看冰嬉大會的機會,卻實在是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 “看樣子今年不必特意在院子里面凍一個冰場了?!眹谰_云感慨道。 這可不是假話,湖心小筑本身就是在一片人造湖中間,雖然是活水,但是水流不算很急,早在入冬后沒多久就已經結冰了,那冰層的厚度,足夠進行一切冰上運動。 而且,這“冰場”的規??删瓦h遠不是后殿那點大小能比的,雖然和太液池還差得遠,但是嚴綺云已經足夠滿意了。 最重要的是,這自然風光真的美如畫。 岸上的樹雖然說葉子基本都掉光了,但是枝頭的積雪依舊點綴出一副獨特的冬日景觀,很是驚艷。 因為不用擔心下水問題,所以暢春園里頭的雪不會像宮里那樣鏟得那么勤快,只有行走道路上和屋頂的雪會每日及時清理,倒是終于有點雪后古城的模樣。 嚴綺云一進湖心小筑,就在院子里面停駐了腳步。 院中的梅花已經盛放了,紅梅連城片,托著白雪,格外的有意境。 “主子,這些日子奴才已經帶人采了兩罐子梅上雪了,用來煮茶定時別有一番意境?!绷羰卦跁炒簣@的韶煙主動說道。 她也是個有想法的,知道嚴綺云過日子總是花樣很多,有時候也會提出一些小建議來。 大部分嚴綺云覺得還不錯的都會接受,這回也例外。 雖然嚴綺云其實知道雪形成的愿力,也知道它其實不是什么很干凈的東西,但是無所謂,如今沒有眼中的工業污染在,只要燒開了,說不定比上輩子的自來水還干凈呢。 所以嚴綺云點點頭,道:“倒是費心了,不過也注意保暖,別凍傷了手?!?/br> 這種玩樂若是有人提議,嚴綺云覺得有趣會接受,但是不會特意去獎勵對方。 因為她本身其實并不鼓勵這項行為,她雖然喜歡玩樂,但是并不希望身邊的人時時刻刻想著的都是拿這種事情討好她。 韶煙倒是沒那么多想法,她得了一句夸獎就挺開心的,畢竟她總是擔心自己不如韶月韶心得嚴綺云的心,總擔心自己被忘記。 打發了韶煙下去,嚴綺云也沒繼續做這賞雪賞花的事兒,直接進屋收拾東西去了。 風花雪月固然有趣,生活本身才更重要,還是先顧好日常生活吧。 回宮沒多久,她們就要面臨過年的準備工作了,雖說嚴綺云才剛剛回來,但是這活兒她跑不了,畢竟溫貴妃還得照顧小阿哥,而且第一年在宮外過年,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先例,她一個人也是拿不定注意的。 嚴綺云自然不會推辭,這以后說不定都得按照這個規矩來,摻和制定規矩的事情對她來說也是有利的。 因而她這邊還沒收拾好,那邊也跟著忙活開來。 她忙得沒工夫去滑冰,倒是胤祈,這段時間天天讓太監帶著他在冰上玩耍,之前給他做的冰車那是使用率極高,甚至他還特意找嚴綺云要了一雙小冰鞋,已經可以被人牽著在冰上小步滑了。 嚴綺云也覺得挺好玩的,小家伙學會走路還沒幾年呢,有時候跑快了還摔跤,如今卻能在冰上滑行,這膽子倒是不小。 不過嚴綺云也不拘著他,只是不許他不穿戴好護具就出門而已。 第112章 如今宮里又是兩個孕婦。 大約是隨著康熙和宮妃的年紀都差不多算是在黃金生育期的緣故,這宮里懷孕的嬪妃也越發多。 早年懷孕還能少說混個貴人,從衛常在開始則不然,她生下了八阿哥后,只晉了常在,如今八阿哥都能說話了,衛常在也不過才是個常在。 至于往后的孩子那基本都是高位嬪妃所出。 這會兒正懷著的兩個嬪妃一個是宜妃一個是還未有名分的官女子。 那官女子原是儲秀宮端嬪身邊的宮女,也姓納喇,不過和惠妃倒是不沾親帶故,畢竟八旗里頭姓納喇的太多了。 因著她也就是一次寵幸,當時康熙甚至都沒給正經名分,卻沒想到她同端嬪移到暢春園后沒多久,就有了身孕,雖說康熙沒放在心上,但是嚴綺云和溫貴妃當時商量了一下,直接按照答應的待遇照料著。 這康熙不管,她們可不能真不管,畢竟她肚子里面還有康熙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