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因而知道自己不能跟著去的時候,宜爾哈可以說很是傷心。 宜爾哈向來是個堅強姑娘,從前有一次她從馬上摔下來,雖然沒有傷到骨頭,但是也傷的不輕,躺了好幾日她都沒哭,可是這回卻沒忍住,掉了眼淚。 還是嚴綺云給她支招,讓她自己去求一求康熙,不用說那么多,只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就行。 康熙這人怎么說呢,本質無情歸無情,有時候又有點心軟,加上他不帶上女兒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他單純的忘了,畢竟他要cao心的事情多。 但若是女兒求到他的頭上,他想起這個的時候又會有一點淡淡的愧疚感。 因而,宜爾哈去求的時候,康熙幾乎沒怎么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反正他下江南那陣仗就不可能小的,那帶多少人不都照樣是帶。 這種情況下,不僅宜爾哈被帶上了,同樣年紀不小的二公主和三公主也被帶上了,就連三公主的生母布常在也沾女兒的光,被臨時加入了名單。 不管怎么樣,宜爾哈能跟著一并去,嚴綺云也替她開心。 相處了這么多年,母女情分倒是不至于,可親情以及師生情誼還是有很多的,嚴綺云心里也不忍見她遺憾。 到時候康熙下江南后,兩位老太太加上主理后宮事務的溫貴妃以及其他一應人選會全部都留在暢春園等待康熙回來。 畢竟住慣了暢春園的大屋子,誰也不愿意回到紫禁城里頭去,太皇太后自然也是如此,這外頭美麗的景致總是會讓人心情好一些。 往年就算在園子里面避暑,這到了秋天或者是年前還是要回去的,畢竟宮里總是剩下一部分人,今年卻不然,出來避暑的時候,人就基本上全跟著一塊兒出來了,剩下的那么兩個也是不重要的。 所以今年的夏天結束后,秋天也是在暢春 園。 入了秋,溫度降下去后,嚴綺云這湖心小筑住起來就顯得不那么宜居了,降溫加上冷風潮濕,幾乎算是提前開始幫嚴綺云適應南方氣候變化了。 不過嚴綺云接受度倒是不錯,畢竟湖心小筑也有修筑火道暖閣,入冬后反正北方這邊一般無事也不在外面晃悠,住哪兒都一樣,何況想也知道,下了雪后湖心小筑的樣子應當會很不錯。 秋天的暢春園真的很美,嚴綺云走在蜿蜒的湖上小道時,就能看見下面湖中的游魚,園子里還有花、樹、草,隨著季節的變化重新渲染出一副美麗的模樣來。 這是紫禁城看不到的樣子。 紫禁城的一年四季總是很相似的,除了冬日會換上一身銀裝素裹。 御花園還好,其他宮室春夏秋三季除了溫度的變化外,景色幾乎看不見太多的不同,除非住在里頭的人自己愿意多花心思裝點一番。 但是即便是花再多的心思,也抵不上這冷硬宮墻的消磨。 嚴綺云這個秋天在這偌大的暢春園玩得格外開心,就連放風箏也再不用特意跑到校場才能放,暢春園類似這樣開闊的地方還有許多。 轉眼便到了康熙計劃好下江南的日子。 各方提前準備了少說幾個月,但是到了臨行還是難免會有些亂七八糟的突發事件。 因為嚴綺云是出行嬪妃中位份最高的,所有后宮以及女眷相關的事情那就都是嚴綺云做主的。 這回除了康熙的女人外,還有不少同行的宗親大臣女眷也在,就和巡幸塞外的時候一樣。 畢竟康熙走到哪里那排場就擺到哪里,他手底下的領導班子也要跟到哪里,這陣仗一點也不奇怪。 出發前嚴綺云真的處理了不少家長里短的破事兒。 看了有些大臣的內宅事兒之后,便是嚴綺云對康熙再有意見也不得不說,在康熙的不做人下,反而他的嬪妃大部分時候還是像個人的。 不像有些大臣家里,那都亂成了一鍋粥了,他都一副無所覺的樣子,甚至還拱火。 這正妻和小妾之間的糾紛鬧到嚴綺云身邊來,她也頭疼的很。 這種事情本身她就不喜歡得緊,自己相關的都不愿沾手,更別說其他人的事兒。 好在嚴綺云擺出架子來還是唬人的,發過一次火之后,其他人倒是收斂了不少,不再各種雜事糾紛都來找她,正式出發的時候嚴綺云才安靜不少。 這回嚴綺云的車駕位置在第三位,也就僅次于康熙和太子。 因為一路往南比去塞北還不安寧,所以這一路上倒是不像那會兒那般松散,隊伍還是很緊密的,不過速度依然不算太快,人員在各個馬車間行走串門問題倒是不大。 嚴綺云可不客氣,一出京城就在前面車沿處找了個位置坐下,甚至還和車夫學了趕車。 待在車里是最無聊的事情,以嚴綺云的性格當然是坐不住那么久的。 “額娘,路上要多久???”胤祈在馬車里面問道。 嚴綺云回憶了一下從康熙那里知道的具體安排,先經由永定河進入順天府,光這一段就要不短的時間,后面還有其他的安排,這一路可不輕松。 第105章 無定河發源自黃河,自古以來常有決堤、河水泛濫之災,而且往往七八月汛期的時候洪水格外嚴重。 作為一個自古以來就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辦法的難題,這自然也是康熙的一塊心病,此次下江南的隊伍經由無定河而過,也有康熙想要親眼瞧瞧的意思在。 不過今年倒是還好,之前上折子也說今年災情不算嚴重,否則汛期剛過一個多月,以康熙的小心謹慎也不會往上湊。 無定河有沒有遭災其實是很難瞞過康熙的,畢竟無定河也有一段在順天府,往年一決堤就有災民來京城討生活,畢竟別的不說,京城那有錢人家有些為了名聲,這種時候不會吝嗇于施一碗粥給災民的。 當然,前提是得聲音夠大,如果災民只有一個兩個……那就沒這個待遇了,不被趕得遠遠的算是運氣不錯。 出行前,康熙頒布了圣旨,意思是此行花銷在京中就有預算了,不要拿老百姓的錢,然后他經過的地方百姓不用避讓搬遷,自己在家里好好安居樂業就行,沿途地方官員也不要叨擾百姓,若是發現,從嚴治罪。 花是這么說,嚴綺云都不用懷疑也知道,明面上做給康熙看自然是圣旨里面的意思,背地里要撈多少那就沒人知道了。 不過哪怕康熙他心里其實人和人甚至遠遠不止三六九等,好歹面上也會拿出體恤百姓的態度來,就這已遠勝很多皇帝了。 只能說,自古以來,皇帝向來都是個比爛的職業,事實也證明這個職業本來就是不該存在的。 因為這次出行所要耗費的銀錢不少,嚴綺云便積極響應了康熙的“提倡節儉”,把那些正式場合穿著特別隆重的衣裳全收拾了起來。 好吧,主要還是嚴綺云本來就不喜歡出行的時候搞得那么復雜。 旗頭上就是幾朵絨花,顏色稍微低調點的旗裝再加上一雙平底鞋,這就是嚴綺云出行時的打扮。 簡單的衣裳打扮從來無損她的美麗聰慧和地位。 穿平底鞋的原因也簡單,這馬車里面本身高度就有限,坐著本來就不舒服,再穿個花盆底那就更不舒服,如今的嚴綺云有資本在這方面任性。 康熙所謂的“簡樸”在嚴綺云看來都是極奢華的,所以嚴綺云響應起來沒有任何的難度。 最基礎的一點就是,本身貴妃每日份例里面那一堆一堆的菜嚴綺云就很少有次次點齊的時候,平日里還是習慣吃多少點多少。 有康熙和嚴綺云以身作則,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在路上過于奢華,倒是讓這一路速度也快不少。 也就一日功夫,他們就出了北京內城,到了順天府。 這里依舊算是天子腳下,在這個時代來說也算是繁華,有條件的情況下,自然是進入府城休憩。 說是不要打擾百姓,但是當地富商自愿貢獻出來供圣上落腳的宅邸康熙也不會拒絕就是,他是慣會享受的。 其實相對宮中或者是園子里,就算是富商提供的院子也是比不上的 ,別人嫌不嫌棄嚴綺云不知道,反正都比不上從前的現代化家居。 在嚴綺云這里,都是一個屋子一張睡覺的床而已。 身邊宮人從馬車上取了一些日用物品下來布置進屋里,嚴綺云便帶著胤祈在院子里面活動筋骨。 這馬車坐了一日,身上的筋骨都有些要生銹的錯覺,特別對她們這種好動的人來說。 什么廣播體cao之類活動筋骨的方法嚴綺云是肯定不會做的,太奇怪,因而為了有能正大光明做些活動筋骨且不出格的動作,嚴綺云特意找有這方面技能的醫女學了一套八段錦。 看著也沒啥武力值,和武俠里面的內功心法名門神功也不挨著,單純就是一套養生的活動招式而已。 本來嚴綺云還挺好奇五禽戲的,然后看醫女演示了一遍后果斷換了八段錦。 沒辦法,五禽戲有些動作實在是太像動物,太野性了,放在上輩子嚴綺云才不管這么多,學就學了,誰敢笑就瞪她。 可如今卻是不行了,保持一下形象還是很重要的。 八段錦大開大合的,姿勢到位且連貫的話還是有幾分瀟灑的,嚴綺云一開始練著的時候,胤祈還很小,后面稍微大一些,也能跑能挑了,嚴綺云見他精力旺盛,偶爾便也抓著他擺兩個動作。 這如今他才三歲半,個子看著不高,但是偶爾幾個動作看著也算是有模有樣的,讓人看了便不免覺得頗為有趣。 “哈哈哈,我們胤祈果然不愧是抓周抓了把弓的好男兒,這么小就開始習武了??!”康熙從外頭進來,薅了一把胤祈的腦袋說道。 這院子不算大,勝在干凈且景色不錯,因而能住進來的就只有跟來的皇宮一行。 除了年紀在如今已經算是成人的大阿哥和太子外,其他阿哥們暫時都和母親一個院子,剩下一些低位嬪妃自然是得擠著住了。 因著園子不大,加上折子什么的康熙也都在馬車上批完了,所以一下地這想著的也是活動活動,便走到嚴綺云這兒來了。 一進來就看見瀟灑的嚴綺云帶著個甚至還有些跌跌撞撞的小團子在打八段錦。 嚴綺云聞言收勢,無奈道:“萬歲爺,這哪兒稱得上習武,一些養生法而已,要正經習武還得等他再大些,您給他找個正經武師傅?!?/br> “這有何難,我大清八旗子弟找出幾個書讀得厲害的不多,但是找那會武的,那是一抓一大把?!笨滴跽f到這兒,嚴綺云覺得自己在他臉上清晰的看到了一些不忍深思的模樣。 約莫是又想起來上半年那場集體交白卷的考試了。 這旗人的基礎文化教育目前來看還是挺堪憂的,不少覺得自己馬上打來的天下,讀書寫字又有什么用的人,不僅自己不讀,也不給家里孩子讀。 其中不乏有些老牌的八旗大旗主。 想到這里康熙就覺得頗為頭疼。 站在嚴綺云的角度也覺得,管理一個國家的高層官員居然有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想想就覺得可怕。 算算年紀,康熙今年也三十歲了,也到了該養生的年紀了。 所以他想了想,干脆跟著嚴綺云他們一塊兒練了起來,從康熙熟練的動作來看,嚴綺云判斷康熙肯定自己私下也有練的。 果然不愧是康師傅呢,這茍命的心態絕對值得嚴綺云好好學習。 恩,互相學習。 ———— 這次出行康熙是預計在年前要回京城的,所以并沒有在順天府耽擱太久,只修整了一晚上,隔天便再次整裝出發。 接下來要經由河間府進入山東德州,然后再到濟南府。 因為康熙此行的目的有一部分就是為了登泰山,所以他們在濟南府停留的時間會稍微的長一些,然后再繼續南下。 全程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一路上他們也沒過多停留,反正行車時用帳篷“將就”對他們來說也算是駕輕就熟,也就是越往南,各個區域相對緊湊些,接待的官員也越發多。 當然,嚴綺云也賺的越發多。 每經由一個城市就是十兩金和一本風物志,從北京城出來到濟南府不過十日的功夫,便已經打卡了六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