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請安結束后,嚴綺云不欲多停留,帶著二人就徑直出了承乾宮準備往神武門去,這還沒出大門呢,就被榮妃給叫住了。 雖然這會兒嚴綺云和榮妃同為妃位,但是對方客客氣氣的情況下,嚴綺云自然也不會和對方交惡,聞言也是停了下來。 “這兒是兩副頭面,你們賞給她們,也算是我添個妝吧?!睒s妃確實客氣,甚至可以說格外客氣。 嚴綺云當然不會說下榮妃面子,自然是代替兩位族親收了下來。 榮妃說是給她們的賞賜,實際上當然是看嚴綺云面子,最后還禮也得嚴綺云來,不過對于榮妃的示好嚴綺云當然也不會往外推。 在宮里不說多一個朋友,但是也不要多一個敵人才是。 “謝榮妃娘娘恩典?!庇衿梁蜕赝穸籍斄诉@么多年宮女,規矩自然是都懂的,只跟在嚴綺云身后一切聽安排,該謝恩謝恩,一句也不多說。 榮妃也不把目光放在她們的身上,而是繼續對嚴綺云說道:“牛痘的事情我聽說了,你能因此抬旗,我說不羨慕是假的,但我還要謝謝你?!?/br> 她也不避諱,承乾宮人來人往,也是直接用正常音量感謝了嚴綺云。 嚴綺云倒沒想到她這么直接,還怔愣了片刻。 康熙的圣旨雖然只一筆帶過,可是稍微消息通透些的自然能發現誰才是關鍵的那個人。 榮妃也是出完痘才發現,這種痘竟是如此難熬的事情,但就算是這樣,牛痘也遠遠比天花來得要輕省些,她又不是沒經歷過,她的一個小阿哥就是這么死 的。 對于榮妃的謝意嚴綺云也沒假意推拒,而是直接說道:“本就是為萬歲爺分憂而已,我只是提了一句,旁的就再沒管了,還是萬歲爺當機立斷才有如今成果?!?/br>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嚴綺云才帶著玉屏和韶婉到了神武門。 馬佳夫人已經在門口等了,這會兒她才叫一個喜氣洋洋呢,抬旗這種大事自然是全族歡喜,萬琉哈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若非從宮里接人是嚴綺云親自要求的,馬佳夫人這會兒還脫不開身呢。 不過這會兒她們家有資格在這兒等人的也就她一個。 “辛苦額娘了?!眹谰_云說著,示意韶月和韶心把她們要帶出宮的賞賜以及用物都搬上了馬車。 馬佳夫人這會兒笑得眉眼彎彎的,也是直接說道:“娘娘怎么同我這樣客氣,這有什么辛苦的,來接meimei和侄女兒回家本身就是我該做的?!?/br> “那我就不同額娘多說了,姑姑和meimei多年未歸家怕是已經歸心似箭了,待到年后額娘再入宮看我,我們再細聊?!睌荡我娒婧?,嚴綺云如今已經能十分自如的和馬佳夫人相處了,這會兒也不見外的說道。 馬佳夫人點點頭,道:“娘娘說的是,我就不久留了,外頭也冷,娘娘注意身體早些回去才是?!?/br> “額娘也是,路上小心?!?/br> 幾句寒暄后,嚴綺云看著馬車駛離神武門,這才轉身回去。 ———— 嚴綺云的封妃和韶婉的離去也讓永壽宮的人員迎來了一次不小的變動。 從前嚴綺云嬪位的時候,身邊六個宮女有一個一等大宮女,兩個二等貼身宮女以及三個三等隨侍宮女。 這會兒則變為了兩個一等,兩個二等和四個三等,人員多了兩個不說,宮女們的品階也提高了。 而原本的一等宮女是韶月,二等是韶心和韶婉,如今韶婉因為抬旗離宮,也就是說,永壽宮多出了三個空缺,要內務府補人來。 不過內務府也是懂眼色的,待嚴綺云理順永壽宮的人后,主動要求了,才會按照嚴綺云的需求送人來。 嚴綺云先是給韶心也升了一等,然后就是韶煙和韶音,她們比韶婉其實來的早些,可誰叫韶婉是嚴綺云的堂妹呢,她們自然是不好說什么的,何況嚴綺云為了補償她們,月銀也會多給一些。 如今韶婉離開后,她們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當了二等宮女。 除了宮女這邊,太監那兒也是該升的升了一波,邵平正經成了永壽宮的太監,甚至還有個八品的正式品階,從此也算是太監中有些頭臉的人了。 待人理順了,嚴綺云才叫內務府給她準備些伶俐老實的宮女過來。 不過內務府卻沒第一時間送人來,反倒是內務府的管事之一主動上門,同嚴綺云說起了一件事兒。 “娘娘,今年宮里事兒多,年前便有一場小選,若是娘娘愿意的話,可以去瞧瞧,若有合適的直接帶回來就好?!?/br> 小選? 嚴綺云差點忘了,小選是不定時的,什么時候缺人什么時候就會辦,皇家當然不會管當奴才的要不要在家過年什么的,缺人了當然要補,原主當年也是年前離家的。 第72章 小選這件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呢,流程也挺多的。 影視作品里面說的那種從頭驗到腳,什么有疤痕就過不了那種呢……都不挨著,不僅小選不挨著,大選也不挨著。 小選是專門在上三旗包衣中選的,而且時間不定,宮里什么時候缺人了就什么時候補人,想也知道,這宮里一年到頭最忙碌的時候就是年前。 今年這還算是晚的,往年十月左右就要開始準備起來了。 基本上只要相貌沒有特別有礙觀瞻,沒有什么傳染性疾病,亦或者是身上有異味之類會影響到主子的毛病都會通過第一步的。 像是天花留下的疤痕、繭子之類都是正常的,畢竟是伺候人的活。 然后第二步就是各種技能的驗看。 而且這會兒戶籍登記可嚴厲了,家里人口數據以及年歲只要有心,根本瞞不下來。 就算這次稱病沒能參加,下次還是得來,逃不開的。 別說是包衣,就是正經旗人,三年一次的選秀也是逃不開的,選秀也不像電視上所說那樣完全為了給皇帝選嬪妃,清朝的選秀有點人口普查的意思。 不是旗人甚至參加不了,可以說整個滿清政權至上而下完全的階級分明。 而旗人女子也只有過了選秀才能自行婚配,若錯過一次就得耽誤三年,也就是這幾年戰事吃緊沒有折騰才開了恩典,不過如今戰事基本已經結束,這大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恢復了。 ———— 嚴綺云對小選的印象還停留在原主入宮時候的記憶,家里人四處打聽了宮里的規矩,安安分分的給女兒準備好,她們是老實人家,也不敢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只想一切按規矩來,好生的做好自己的活兒。 入宮的時候也就是一人一個小包袱裹著兩件衣裳,可以說身無長物。 倒也不是家里都不給,而是家里給了也帶不進來,畢竟她們是進宮伺候人的,東西多了還要擔心她們夾帶,還不如不帶,反正當宮女一般都會統一穿著。 過了小選的流程,從原主到這會兒嚴綺云就再沒資格摻和小選的事兒了,那會兒是身份不夠。 如今嚴綺云是妃位,哪怕小選的事兒不歸她管,但是去現場選兩個人到手底下用著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內務府的人經歷的多,雖說宮里主子大部分是包衣宮女出身,但是大部分都喜歡到這種場合擺擺架子,心態大家也都理解。 嚴綺云自然沒這種心態,可這件事情她還真有點興趣。 準確的說,所有她沒摻和過的事情嚴綺云都有點興趣,小選自然也在其中。 當然,去之前她也提前說好了,她就是去看看有沒有合眼緣的小宮女,有就記上名字,學了規矩后就分到永壽宮來。 內務府自然是連聲應下。 這回嚴綺云不僅自己去,還帶上了宜爾哈,那宜爾哈既然要去,自然也少不了最近和她玩的近的兩 位公主。 小選這個事兒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實際上和宮里一應人員運作也有很大的相干,多看看對于以后管理人手沒壞處,對嚴綺云來說也是如此。 今年小選日子急,所以要的人不多,全集中在了一日,約莫六十人左右。 一大早那邊就忙活開了,等嚴綺云去的時候初選已經結束了,六十人的初選只篩下了一個確實病的幾乎起不來身的。 初選結束就要考校一些針線女工的活計和笤帚灑掃用物的使用,都是宮里頭宮女必備的技能,這些都是在家就得學好了來應選的,若連這個都完全沒有準備,家里可都是要吃掛落的。 因而倒是沒有不會的情況,只分擅長和不擅長。 有些姑娘一看就是家境好的,活明顯做的不多,手上動作也明顯生疏,別說是內務府負責的嬤嬤了,便是嚴綺云都能瞧出來。 而且這類人群的比例并不少,也沒人覺得意外。 就算她們是包衣,也是皇家包衣,私下日子可遠比普通人好過,甚至在許多人家看來,女兒入宮伺候貴人那是漢人求不來的恩典,畢竟離皇帝近機會也就更多。 嚴綺云也沒急著選,她就坐在內務府給她安排的上首座位上,邊上坐著三位公主,居高臨下的看著下頭人忙碌。 每個小姑娘年紀都不大,最多不過十七八,年紀更大的基本都在宮里了。 只能說封建王朝確實挺造孽的。 什么看著姑娘冰雪聰明十分合眼緣的事情倒是沒有出現在嚴綺云身上,畢竟她是找宮女不是給自己宮里招惹來一個女主角。 除了一開始分配到她宮里的韶月和韶心相貌都不錯外,后來嚴綺云選的都是長相中規中矩的人,畢竟她一直也沒有挑人固寵的計劃。 除此之外會寫字的嚴綺云也沒有特意提出來作為要求。 雖然進了永壽宮就要學認字寫字,但是嚴綺云也并不要求她們一開始就會,而且常用的字內務府也會教幾個。 這回也是一樣,嚴綺云專挑的就是那種手腳麻利的,順便還側頭去和幾位公主討論,如果是她們,會挑選誰,為什么…… 也算是一次比較小型的人才招聘現場。 最后嚴綺云倒是挑了幾個還算合眼緣的,不過沒有聲張,只找內務府管事記上了名字,并且囑咐他們也別聲張,學完規矩再說。 這都是正經流程,別說是她嚴綺云,就算是元后那時,也沒有宮女不學規矩就被要去的先例。 規矩二字就連皇帝也是一記重壓。 嚴綺云挑完人,看看天色也不過臨近中午,還能趕上回去用膳,便也不停留,帶著三個公主就回去了。 殊不知她這一走,下頭站著的這些小宮女們也是松了口氣,甚至有些膽子小的還頗有幾分劫后余生感。 便是嚴綺云知道了估計都有幾分不理解,她能有這么可怕嗎? 可惜嚴綺云自己是沒有發現,隨著她在清朝宮中待著的時間越發長,她整個 人的外部氣質也有了極大的改變,再加上一聽說她是定妃,這些剛十來歲的小姑娘也本能的會有些敬畏心理。 別看嚴綺云全程都是帶著淺笑的,但是實際上連內務府的管事都覺得壓力頗大。 只能說,這么多年下來,經歷的事情也不少,嚴綺云一點變化沒有也是不可能的。 ———— 永壽宮今兒的餐食十分的豐盛,因為知道今兒出來看小選,所以用膳時間也不好說,便沒去大膳房提膳,而是知會了永壽宮的小廚房備著些。 嚴綺云準備回去前,韶煙就先行一步回去通知小廚房了,確保嚴綺云回去能第一時間吃上熱飯。 “定妃娘娘,今兒我們吃什么???”宜爾哈走在嚴綺云身邊,好奇的問道。 自從經常跟著嚴綺云后,她們也習慣了沒事走兩步,輕易不叫人抬輦。 還別說,這走習慣了,這冬天比坐輦還是要舒服些的,只要活動開再穿厚實些,走在路上身上都是暖洋洋的。 印象里永壽宮總是好吃的特別多,可惜定妃娘娘也不是日日折騰,大部分時候都還是會去大膳房提膳,偶爾開小灶也不一定給她們分一些,也只有汗阿瑪才能每次一定被送上一份,她們可沒這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