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這可不是嚴綺云倒騰出來的,這會兒已經有這種做法了,宮里不少酥皮點心就是這么烤制出來的。 可比蒸出來的好吃多了,可以說酥的掉渣。 當然,這個烤爐簡單歸簡單,但是用起來就很考驗廚子的水平了,一個弄不好會把點心給烤焦或者沒烤熟。 不過這就輪不到嚴綺云擔心了,御膳房的大師傅連這個本事也沒有就當不上大師傅。 小廚房的規劃嚴綺云參考了之前南苑芳漪宮的小廚房和鐘粹宮的小廚房,反正是不算出格的。 這個不出格是沒錯,畢竟出格的在后頭。 嚴綺云早就畫好了圖紙的面包窯她也打算在這次一并搞出來,畢竟要動用土木的都是麻煩事兒,不通過內務府安排專門做這類工作的太監,單靠她手底下的小太監根本辦不到。 面包窯的做法看著簡單,其實還是要點技術含量的,嚴綺云還是研究了好久才盡量早到了這個時代能替換的部分材料。 為這她基本上算是拿出了她幾乎被遺忘在大學了的一些技能。 午膳后內務府的人就帶著人過來了,嚴綺云便把自己重新畫過的圖紙交給了他們。 顧及到他們大部分都是不識字的,嚴綺云的圖紙沒有字,只有簡單明了的線條,走筆也流暢,沒有模糊的地方。 小廚房的部分都是他們做慣了的,倒是沒什么難度,負責這個工程的太監一下就看明白了。 倒是嚴綺云想要的那個面包窯他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這會兒國內沒有吃面包的習慣,就算是烤制的食物也只有極少數貴族人家才有這種吃法。 一個是麻煩,還有一個就是知識在這個年代是不流通的。 就說這些美食方子,絕大部分一直傳下來都是頂層貴族捏在手里的,普通人就算有錢也吃不到。 某種意義上在貴族圈子也是身份的象征。 面包窯工匠會看不懂嚴綺云還是有預料的,所以并沒有覺得不耐煩,而是稍微解釋了一下含義。 這會兒能在宮里當個領頭人的都不會有木訥的,再加上面包窯也就是一點細節有別于工匠概念里面的爐子,有嚴綺云解釋后也是一點就通。 面包窯的位置嚴綺云也修在了前院的角落。 這整個工程其實蠻大的,不過嚴綺云當時遞帖子也寫的清清楚楚,過了明路自然可以隨便折騰。 內務府工匠的效率十分的高,本就做習慣了的小廚房只花了一個下午就有了雛形,而領頭的首領太監則是帶著幾個手藝好的太監在嚴綺云的指點下開始修建面包窯。 嚴格意義上來說嚴綺云算是外行指點內行,不過她本身心里 不發虛,指點也只是工匠不理解的部分,倒不用真的上手。 很快那面包窯已經有了雛形。 嚴綺云看著那已經有模有樣的半成品,心里已經開始想著哪些可以用來烤的點心簡單便捷又好吃了。 永壽宮這項工程只花了三天就徹底完工。 雖然嚴綺云對外觀沒有要求,但是工匠這方面是絕對不會敷衍的,不管是小廚房內部還是外頭的面包窯,和整個紫禁城的風格都是差不多統一的。 面包窯的外形更是直接被修成了威風凜凜的獅子模樣,那細致程度放在現代是會被乙方在背地里狠狠問候十八輩兒祖宗的,在這會兒卻屬于常態。 對工匠來說這都算是比較簡單的工程。 因為沒有用到什么化學物品,不管是小廚房還是面包窯,只要稍微清掃一下就能直接使用了。 嚴綺云研究了半天的食譜,最后決定用一爐蜂蜜脆底小面包來給這個面包窯開窯。 主要是她有點想吃,這個蜂蜜脆底小面包她很小的時候還沒有逃離原生家庭的時候別人給她吃過一個。 當時嚴綺云可以說是驚為天人,把這個味道記在心里很多很多年,后來她自己工作了,再想吃這種小面包就發現大街小巷雖然面包店很多,但是賣的都是各種更西式一些的面包。 那種面包可以賣很貴,隨便一個幾十克不到一百克的面包就能賣好幾塊甚至十來塊。 這種蜂蜜脆底小面包不到巴掌大一個,看著也偏油一些,以前都是按斤稱的,大約是覺得賣不上價,都沒有什么去做了。 再加上嚴綺云工作也比較忙,沒時間去找,也沒時間去惦念所謂童年。 她的心態好,想起來的時候會有點想吃,但是也不至于成為執念。 她雖然覺得自己的的原生家庭很不好,但是有了新生活后也從來不覺得自己要用余生去治愈童年。 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值得困住她一輩子。 當然,好吃的小面包沒事還是可以吃的。 做面包一般用高筋面粉,但是這會兒的面粉都是小麥直接磨出來的,一般達不到高筋,都是中筋面粉。 不過沒關系,多加一些雞蛋清也能達到相似的效果,酵母就更不用嚴綺云cao心了,中國人用酵母的祖宗,御膳房常年有做面食的老面。 嚴綺云按照教程里面指揮老熟人們干活,一個個的小面包被整齊的擺在刷了油的鐵盤里面。 她的小廚房修好后,被她從南苑帶出來的何太監還有兩個小徒弟都分給了她的永壽宮小廚房。 不過因為何太監還是沒混到大師傅的位置,所以還額外多撥了個大廚來。 這位也是熟人,正是擅長做烤鴨的那個李太監。 說實話,他被分來永壽宮嚴綺云還挺意外的,印象中他在御膳房挺得臉的。 在小廚房做掌勺大師傅雖然也是體面工作,但是輪撈銀子的效率那可完全比不上在大廚房,君不見嚴綺云剛穿越的時候為了 在大廚房弄點好吃的花了多少錢。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好直接問,所以嚴綺云便吩咐邵平私下探探對方的口風或者是去大廚房那邊打聽打聽。 自從嚴綺云手底下人越發多了以后,她也不似從前那般隨意了,大部分時候來個新人都還是會打聽一番的。 有那種一看就問題大的,嚴綺云也絕對不會多留對方一秒。 雖然不至于說這樣做一定不會被別人安插眼線吧,但是也能讓她們安生些。 而且嚴綺云宮里因為她管理的時候相對人性化一些,績效獎金什么的沒少過,所以輕易被人收買不了。 有那種行為特別怪異的都是能很快發覺的,因為嚴綺云倒了對她們沒有好處,所以她們可能比嚴綺云更在乎永壽宮有沒有叛徒。 ———— 揉成一個個螺旋狀的小面團被撒上芝麻整齊的擺放在鐵盤里面放進烤箱。 剛開始溫度把握的不好,嚴綺云沒讓她們弄太大的火,大不了多回爐。 等到表面烤到發黃,芝麻也徹底烤黃了,嚴綺云才叫他們刷上濃稠的蜜水再放進爐子去除炭火用余溫燜個十來分鐘。 一盤香噴噴的脆底小面包就出爐了。 鐵盤底下雖然抹了油趁熱把面包翻了面,但還是稍微一些粘底,不過問題不大,味道沒有毛病就行。 等到面包涼了一些,只有溫熱后嚴綺云就拿了一個吃。 最好吃的就是下面的底了,因為烤的時候大師傅盯的嚴,所以這個底完全沒有焦,一口咬下去酥脆香甜。 面包也是蓬松有嚼勁的那種,嚴綺云一口氣連吃了三個。 要不是午膳吃過了,嚴綺云還能多來點。 用韶月第一時間端來的清水洗干凈手后,嚴綺云便把剩下的面包分成了三份,又和從前一樣康熙一份兩位太后各一份。 她折騰這些吃食大多數時候是為了找樂子,自己是消耗不了太多的。 還別說,如今她搬來永壽宮后,手底下人再給幾位大佬送東西都省事不少,離乾清宮近離慈寧宮壽康宮也近。 康熙收了她的小面包也不覺得意外,畢竟完全符合嚴綺云的性格。 倒是這個蜂蜜小面包吃起來讓康熙覺得頗為不錯,比嚴綺云當初在南苑的時候研究出來的大半吃食都好吃。 雖然是面食,但是和包子饅頭吃起來感覺不一樣,而且甜歸甜,但是不發膩。 如果嚴綺云知道康熙在想什么,肯定會在心里吐槽的。 在南苑的時候是夏天,當然要吃些清爽開胃的,而清爽開胃的在嚴綺云這兒都多少沾點酸口或者是辣口,自然不得康熙喜歡。 宮里都是愛吃甜食的,要不是牙齒養護做的很到位,嚴綺云有時候還真擔心他們的牙。 看樣子肚子里面這個以后生出來也得嚴格控制糖量,不然肯定吃壞牙。 當然,要是能像她一樣有一個包容點的胃那就再好不過了。 嚴綺云在吃掉最后一個特意給自己留的小面包后又開始思緒亂飛。 沒多久,嚴綺云的面包窯莫名奇妙的開始了“接單”,康熙大約是真的喜歡,兩位太后應該也覺得不錯,總之隔天收到小面包的三位大佬都派了人過來“下單”。 從燒烤攤老板娘變成面包店老板娘的嚴綺云倒沒啥意見,不僅一人烤了一爐小面包,又研究出了一款牛奶面包一并送過去。 反正嚴綺云也知道,御膳房這會兒估計已經連夜開始造面包窯了,麻煩不了她幾次,還是先過把癮比較重要。 第55章 正如嚴綺云所料,這“面包房”確實沒開幾天,活就被御膳房攬去了。 有時候嚴綺云都覺得御膳房私下應該挺嫌棄她的,總是折騰些亂七八糟的,增加他們的工作量。 不過這一點嚴綺云也沒轍,因為本質上不是嚴綺云在折騰他們。 當然,就算御膳房也有了面包窯,嚴綺云這里的新品自然還是最多的。 因為面包窯這東西嚴綺云一直惦記著的緣故,所以她近一年來研究了不少相關的用法。 不過先不說嚴綺云是孕婦吃不了這么多,單純嚴綺云個人其實也沒這么愛吃面包蛋糕,所以一般嚴綺云做出來就是到處送。 除了經典的老三樣大佬外,還有第一次被嚴綺云忘記了的皇貴妃,如今作為現管的皇貴妃雖然依舊沒辦法次次收到新品,但是比從前嚴綺云壓根不送待遇還是好一點。 至于皇貴妃到底有沒有覺得榮幸就不關嚴綺云的事兒了。 眼看著就快到皇太后四十歲的壽宴,嚴綺云的面包房也幾天沒往外頭送過新品了,原因是嚴綺云正在研究自己壽宴上要送的禮物。 也就是生日蛋糕,當然……這會兒除了嚴綺云外別人是不知道生日蛋糕的寓意的,嚴綺云也沒有細說的意思。 她送生日蛋糕單純的只是趕上了,再加上生日蛋糕本身是個新鮮玩意兒。 為了烤制蛋糕胚,嚴綺云還加錢到內務府去連夜打造了幾個大尺寸的模具呢,就是為了做一個三層蛋糕。 小蛋糕嚴綺云提前嘗試過了,在清朝這會兒有黃油的情況下,奶油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可以直接用黃油和鮮奶進行打發,最多就是人工打發的蓬松度沒有那么好而已。 而做蛋糕胚要用到的低筋面粉倒是稍微麻煩一點,需要隔水蒸一下,也虧得教學視頻里頭偶爾也會提到這些小細節,不然嚴綺云還真不一定能做出來。 如果只是單純的一個蛋糕胚那自然是不好看的,因此嚴綺云還用一些帶有天然色素的植物榨出汁來,混合奶油做出了有顏色的奶油,在蛋糕上頭做出了幾圈奶油壽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