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說是晏玄鈺給袁康過個生辰,其實開始之后晏玄鈺才發現,這是所有人哄著他玩呢! 袁康邊境待了十幾年,哪有閑工夫過生辰。 不過他也不失望,這也是君臣增進感情的好時候不是? 就在眾人在畫舫上喝酒的時候,突然有小廝搖著小船過來,畫舫上的小廝跑過去。 小廝前腳剛走,后腳一個黑影不知道從哪里登上船,其他人見怪不怪,這是陛下身邊的暗衛,暗衛湊到晏玄鈺耳邊說起話來。 眾人見晏玄鈺一會眉頭松開,一會兒眉頭皺起,不由好奇發生了什么事。 小廝一臉歉意地回來,還沒說什么呢,晏玄鈺就道:無妨,我們也吃好了,就讓他們上來一同賞月吧。 他對袁康他們說:是南國使臣。 還有一個,被她老爹想賣來大周的公主? 眾人一愣,還真是巧了,怎么他們出來吃酒還能遇到南國使臣呢? 晏玄鈺想也不奇怪,人群聚集效應嘛! .... 危巖和烏夷清剛登上畫舫,就看到幾個兇神惡煞的人看著自己。 沒辦法,這些人跟著袁康在外面征戰,身上難免沾染了殺伐之氣,有點嚇人也很正常。 正當兩人以為自己是不是招惹了什么人的時候,一個面如冠玉的公子從畫舫中走出來看向他們,臉上還帶著溫和的笑。 兩人的心這才放下些許,他們沒帶幾個仆從出門。 在下于玄,兩位可也是來畫舫賞月的?晏玄鈺笑著向他們打招呼。 危巖道:正是,在下與小姐剛到京城,聽聞公園是不錯的去處,便想來看看。 讓兩人沒多久就放心的是,這位于公子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并且他簡直就是京城百事通,說話也讓人如沐春風,不一會兒一行人就坐在了一桌上。 危巖和烏夷清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剛登畫舫時看到的幾個兇神惡煞的人都是于家派出來保護于公子的家仆。 第103章 南國公主 要說南國使臣來京城起初也是十分忐忑的,追溯起來,上一次南國使臣進京還是刺殺大周皇帝的時候..... 要晏玄鈺說南國國君才是見風使舵的好手,從前與勢大的突厥人合作,在晏玄鈺利用刺殺一事引出人來,里里外外肅清朝堂后,南國國君又飛快滑跪,戰戰兢兢表示對此全不知情,并表示南國也是被突厥人所威脅的。 最后再拿出來十足的誠意。 怎么說南國能偏安一隅也是有點本事的,可是這本事....還真不如沒有。 晏玄鈺從來沒打算彰顯大周天子的胸懷從而放過南國的。 ... 烏夷清和危巖都穿著大周人的服飾,倒也好假裝身份,說是從南方來的商人。 晏玄鈺不置可否。 許是受此地氣氛感染,又可能是晏玄鈺表現得過于真誠,聽到他們第一次來京城后立刻吩咐小廝將最好的酒拿到畫舫上來,兩個南國人不知不覺放下了些防備,但對于手邊的美酒也只是淺嘗輒止。 畫舫在湖上慢慢移動,可站在外面看到沿路的各色風景與游人。 烏夷清情不自禁說:若能成這般無憂無慮的模樣,倒也極好。 晏玄鈺聽罷垂眸片刻,隨即笑著說:小姐尚未婚配,若喜歡京城繁華,何妨嫁一京城夫君。 烏夷清想到此行前父王說過的話,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 危巖覺得這位于玄公子與未婚女子談論這些事未免不妥,出聲道:于公子。 晏玄鈺像才反應過來一樣,連忙擺手告罪,危兄勿怪,家中舍妹與小姐年齡相仿,是在下逾矩了。 晏玄鈺看到烏夷清聽到這話的反應,心里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以他對南國國君的了解,看來這是想走和親的路子了。 危巖的臉色這才好了起來。 烏夷清倒沒放在心上,她道:于公子何須告罪?倒是巧了,我家中也有一長兄。 小姐的長兄必是在家掌管家中生意吧?晏玄鈺慢悠悠小酌了一口。 他并不刻意去從二人口中打探消息,交往下來,烏夷清二人對他頗有好感,以為他是哪家公子,可若是二人對京城里的家族稍微了解些,就知道并沒有一戶大家族姓于。 臨走時晏玄鈺表示和兩人相談甚歡,并約下一次一同去吉祥戲樓聽戲。 危巖作為南國使臣之首,在大周閱兵開始前有許多事要做,因此沒有再跟在烏夷清身邊赴約。 不過他倒也對于玄放心,于玄說會帶著meimei一起去,難得公主能出來一次,還除去公主身份結識了一位朋友,危巖便沒再多說什么,大不了多帶一些人手保護公主。 ... 幾日交往下來二人日漸熟稔,不過是當交了個朋友。 一日烏夷清嘆氣后說起家中事,說她年幼時家中生意尚好,可現在已經大不如從前,家中幾個兄弟都不爭氣,她擔心她和母親日后的日子不好過。 在一個沒有人知道她是誰的地方,對一個以后再也不會見面的人說完郁積于心很久的事,烏夷清才感覺松了一口氣。 她坐在包間里看向戲臺中間,卻再也沒有了心思看戲。 晏玄鈺沉思一會,突然道:危姑娘擔心的怕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