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原先那個發出疑問的小女孩也高興地拍手:好呀,好呀!煙花原來是開在天上的花! 雖然后來公園也放過煙花,但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仍是這一次。 京城人懷著期待又忐忑的心情,看到一束束光束射向天空,綻放出一道道耀眼的光采,照亮了人們的臉龐。 仿佛在迎接大周的未來與新生。 第102章 南國使臣 與與此同時,大周邊境處。 將士們現在并不在城中,而是在草原上。 前段時日為了不讓敵人發現我們的蹤跡,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咱們就好好吃一頓!話音剛落,兵卒們就都叫好起來,呼喊聲沖破云霄。 在追擊突厥軍的這幾日,他們很少燒火,一是不留下蹤跡,二是不升起炊煙讓敵人發現已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盡管不能生火,可哪怕最末等的小卒都背著足夠吃飽的干糧,這哪是受苦呀?要知道以前每年冬天都會餓死一大批兵卒,現在官府招兵,那都是搶著報名,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有的人因為沒搶上還會在官府招兵的地方外忍不住因為懊悔而哭出了聲。 大周官府征兵并不是每年都有的,如果現在在打突厥這么關鍵的時候都征兵不上,以后怕是更難說哩! 盡管已經聽過不止一遍軍營里現在的待遇,但是每次進軍營的新兵蛋子都要無所適從一次。 現在又打了一場勝仗,現在是休整時間,有小卒三三兩兩躺在地上,也有同伴聚在一起數包袱里的東西的,還有一堆人跳進河里洗澡的。 幾個副將坐在一處,感慨地看向這群剛打完仗的兵卒:真好啊。 他們贏了。 很久之前,副將還記得兵卒們是什么模樣,眼神麻木,瘦骨嶙峋,他還記得有一次營嘯的場景,根本不會有人像現在這樣。 現在,一個又一個大鍋咕嘟咕嘟燒了起來,火苗竄得很高,將伙夫們興奮地臉都照紅了。 咱們帶來的粗鹽還有嗎?掌勺的伙夫問身旁的同伴。 另一個伙夫趕緊去拿過來一個袋子,還有這些! 掌勺的伙夫解開繩子往里瞅了一眼,高興道:太好了,將軍說殺幾只羊,今天晚上喝rou湯! 之前的兵卒們可能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鹽味,但是現在他們行軍常備的物資之一就有鹽。 伙夫們合力將羊處理好,再剁碎了分別放到幾個鍋里熬湯,粗鹽倒到鍋里去,再加上一大捆洗好的野菜,不一會,裊裊炊煙中更鉆人鼻腔的就是羊rou湯的香味。 湯管夠,每人碗里都有rou。 兵卒們相互教著,把干糧掰碎了泡進去,等湯汁浸透了再吃,別提多美味了,鹽味很好地去掉了羊的膻味,再喝口熱乎乎的羊湯,渾身舒坦! 吃飽喝足也鬧夠了的兵卒們開始動起來,該戒備的戒備,該換人的換人,輪不到守夜巡邏的就地休息。 躺在地上,身下有棉花墊子,雖然為了方便攜帶縫制的墊子里棉花壓實了整薄了,但是在他們心里,躺在上面,好像躺在云上一樣。 有小卒閉著眼睛,心里卻想著,回了城就托人把錢和東西送回家去,再找人寫封信給家里..... ... 十七日后,突厥徹底被大周攻下,在突厥領地插上了屬于大周軍的旗幟,徹底將突厥打了下來,此地歸于大周。 之前的戎狄已經分為東西二部,從前攻打黃沙城的戎狄部皆投靠突厥,如今也被一并拿下。 從此戎狄只指另一部還未犯過什么事的部落了。 對于這里如何管理,那就是其他官員要cao心的事情了。 袁康班師回朝,一時風頭無二。 在強大的實力面前,確實可以省去很多東西。比如在和阿史那孜羅的博弈中,只要晏玄鈺爭取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那么他就知道一定能將突厥打下來。 朝堂上關于如何管理突厥....不,現在應該叫大周境內的圖河城,朝堂上眾人看法不一。 有官員認為應該駐兵鎮壓,這些官員認為應該防著他們的異心。 韓元沉吟后緩緩走出說,他認為可以讓圖河城人與周圍大周人通婚,僅靠鎮壓不是長久之計,要慢慢讓他們認同自己是大周人。 要實現這個確實很難。 晏玄鈺也很是頭疼了一陣,受前世的影響,他認為所有人都應當是華夏人,當然要實現大周境內團結,但是很顯然這并不是一個輕易實現的事情。 原突厥底層的人其實并沒有什么意識,因為迫害他們的就是突厥的王公貴族,他們所有的苦難都是這群人造成的,難道還指望他們一心向著所謂的突厥政權嗎? 底層百姓的想法大多都很簡單,就像晏玄鈺所熟知的歷史,雖然這里是平行世界但對于人心同樣適用,為什么朝代更迭很順理成章地能進行下去?因為百姓們能看見的是自己的日子,如果不是逼到絕境,其實是很包容,很能容忍的。 韓元說得有道理,現在最重要的是讓他們不再分你們他們,而是打心眼里認為是我們。 晏玄鈺并不著急,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對于那些前突厥的中等地位和王室貴族,則根據具體的罪名事例統統關起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