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律令發出,各地官府官兵和錦衣衛又要一陣好忙了。 大周重新設立鹽司,在從前巡鹽使的基礎上分化而出職務,任命鹽官。鹽官不再是虛職,而享有實際權力,有依律處置私營或壟斷的權力。 來路正當的鹽田由大周官府買下經查明,來路不正的鹽田會直接收回,本人還會有牢獄之災。 晏玄鈺這次鐵了心要收鹽,大周人都知道幾年以來皇帝雷厲風行說一不二。 其中心情最酸爽的就是吉水城的鹽商了。好不容易等來品質更好的鹽出產,然后被豪強壓著不讓參與買賣,只能眼睜睜看著銀子飛走,好不容易豪強們被曹肅以律法為由拿下,又傳出來消息,這些鹽田從此都是官府的了! 更糟糕的是,他們吃飯的東西都被人拿走了,不,是連鍋都端走了! 最近大周變革頗多,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兒,大周百姓們得到消息的渠道也有了,就是由京城日報向外擴展的報紙業務,也更加正式全面,最后更名為大周報。 今年五月,由官府接手的鹽田產出鹽會正式運往大周各處開始銷售。 至于價格 什么?你說多少?! 原本津津有味聽著能識字的人念著大周報的人們都愣住了。 他們沒有聽錯嗎? 人們面面相覷。 一斗鹽只要二十文錢? 那可是一斗鹽啊! 大周發生這些新鮮事,除了開商場、官府鼓勵農人種土豆紅薯這種能直接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外,百姓們其實心里都門兒清,大事他們只是聽個熱鬧。 像之前什么和突厥和談啦,科舉啦,與他們有甚么關系? 說實話,像唐興這種雖為農人卻一心向學并且一直沒有斷過求學的人不是沒有,只是和龐大的百姓群體比起來真的很少很少了。 大多數人,能填飽肚子都是這兩年才做到的事,哪可能還去培養一個讀書人啊? 就算現在去報名進入大周官府出資辦的善學堂求學,讀出書來也要好幾年吶。 所以大周近年來發生的大事,百姓們雖然都能從報紙上知道,也都愛看愛聽這樣他們覺得自己被當成了人對待! 百姓大多都只聽個新鮮,很多事離他們還是太遙遠啦。 但是這一次 一斗鹽二十文。 同一時刻,無數大周人都因為這個消息內心激動極了。 如果單看這個數字不覺得有什么,那就拿它來與從前的大周鹽價比較 比從前鹽商售賣的鹽價格足足低了八倍 那些恨晏玄鈺拿律法壓著他們交出鹽田的人也都懵了,一時間憤恨的情緒不上不下。 皇帝瘋了嗎? 有人震驚到說出大不敬的話來。 一斗鹽賣二十文,還能賺什么錢? 他們看那位是昏了頭了。 生活在產鹽地附近的人都知道,鹽之所以貴也與煎煮鹽用的器具損壞快有關,依照一斗鹽二十文,再加上如今鹽田對鹽民那樣好的待遇,總得下來能賺到什么銀子? 晏玄鈺如果聽了這些想法只怕要搖頭,改良制鹽法后煎煮法被取代,器具損耗已經不成問題,至于鹽民待遇,鹽民有干勁了才能更好地制鹽,不能只讓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啊。 何況在他看來,他給鹽民的待遇真的沒有他們說的那般好到不可理喻,一直以來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的。 為著一斗鹽二十文錢,朝廷官員擔心的是有人不知節制買鹽,鹽便宜了就不珍貴了,再發生許多他們難以預料的事,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降低鹽價反而失去了本來的目的。 這事情晏玄鈺也早有對策。 可以限制買賣,按人頭購入。 二來由官府發行鹽票。 第95章 貢士宴會 在大周各地因為鹽而熱鬧起來的時候,京城的殿試也拉開了序幕。 會試過后考上貢士的考生們都期待極了,因為據說科舉殿試舉行的地方是摘星樓! 以后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殿試都會在摘星樓,據說殿試后進士第一的狀元會在摘星樓頂由皇帝親自授封官職。 魁星點斗,金榜題名,春風得意,榮耀顯揚,誠可喜可賀也! 參加科舉的學子們沒有一個聽了不內心火熱,此次科舉狀元授封官職后就意味著大周從此開啟一個不必再靠著出身入仕的時代! 摘星樓是京城最高的一處樓閣,也是與天最近的地方。 學子們總共會參與兩次宴會,一次在殿試前,由丞相舉辦,全京城貢士都要參加,另一次在殿試后,叫瓊林宴。 沒錯,這次被晏玄鈺委以重任去舉行貢士宴的就是大周丞相,林復。 晏玄鈺快樂地宣自己的寵臣進宮議貢士宴一事。 陛下,臣在朝中事務頗多,再將貢士宴這樣的大事交給臣,罪人姜元化的往事還歷歷在目,怕是會有丞相擅權的流言啊!林復十分誠懇道。 他所說不假,丞相如今在朝中管理的事務確實很多,晏玄鈺倒是忽略了這一點。 趁他低頭沉思的空隙,林復又道:陛下,臣看這貢士宴由禮部尚書來cao持正合適。 現任禮部尚書姚伍州是林復的好友,林復這是不聲不響又坑了姚伍州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