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晏玄鈺笑道:你說得對,朕想做的事,都會做成。 ... 四月,皇帝昭告天下,御駕去往黃沙城與突厥王和談。 天下皆驚,紛紛求皇帝收回成命。 京城日報上無數文人作詞賦或文章勸誡,希望陛下能看到。 晏玄鈺能看到嗎? 那肯定能看到啊,文章還是他審核的! 登吧,按照規矩來,不必問我了。晏玄鈺嘆氣。 京城日報的掌柜站在一旁:....是。 問陛下能不能登那些勸誡陛下不要去黃沙城的文章,這經歷他還是第一次! 不過,這群人的文采倒是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倍啊。晏玄鈺手里拿著一份稿件仔仔細細看了兩遍。 京城日報掌柜丁彥深以為然,笑呵呵道:草民也發現了,這都是陛下要進行科舉帶來的改變啊,原本文人們多追求辭藻,華麗不實,堆積成風,自從您在天下推行了那科舉冊子,文人們都按上面的學習做文章呢。 晏玄鈺說:還是要看他們自身,科舉冊子只是指導他們該如何做,具體內容還是要他們自己來寫的。 ... 有兩處地方與京城如今的風潮格格不入。 一是準備出行事宜的皇宮與各造辦處,二就是.....國公府。 爹啊,您這是要做什么!韓世棟急得團團轉。 自從韓世棟去了京城軍校到現在,早就不是曾經那個看似懦弱不被父親器重的大公子了,京城軍校那是為陛下培養人才的地方,韓世棟的地位實際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比肩朝中大官了。 他也終于對父親在想什么知道了些許,因而近年來他與父親的關系慢慢變得越發好了,父子相處再不像從前那般僵硬。 皇帝去,我也去。韓元坐在太師椅上慢悠悠喝茶,別轉了,看得心煩。 韓世棟停下,嘆氣道:您這樣,陛下便不去了么? 他到底也知道陛下的性子,一旦想做什么事,能因為旁人幾句話改了想法才奇怪呢。 韓元老神在在:為何不去? 那.....韓世棟話音未落就被韓元打斷。 就因為陛下要去,老夫才要跟著。 韓世棟靜了下來,爹,你的意思是? 韓元放下茶盞,淡笑道:怎么,在你們眼里,老夫已經到了老糊涂的時候了么? 陛下尚年輕,雖有許多新奇點子,也不乏聰明,但若是談判,還差了火候,那阿史那孜羅是個心機深沉之輩,想來陛下不一定能應付當然,要是談判不成另說;二來,老夫這幾十年,還不曾去過我大周邊疆,若是以后到了垂暮之年,著實可惜。 韓元從前很少和大兒子說起這些,但是現在卻愿意掰開揉碎了告訴他,畢竟,他還有多少年時間呢? 原來如此.....韓世棟回想朝堂上父親的表現,這才恍然大悟。 可他仍是猶豫:可爹,您現在身體雖然康健,但架得住一路顛簸嗎? 韓元沒理他,看他還傻站著,不耐煩地提點了一句:還不去將為父的行李打點起來。去商場多買些耐放的糕點。 哎。韓世棟只得照做。 他總有種直覺,父親越老越像曾經見過一面的師伯了..... ... 不是,這群大臣以為春游呢?怎么一個兩個都要去?晏玄鈺又頭疼了。 統統留在京中!晏玄鈺力透紙背,諸位都是朕的愛卿,都要留守京城! 批閱完朝廷官員的奏折,正巧李芷薇入宮和王沁瑤小聚,晏玄鈺便讓她給如今在蘭學館暫住的憐兒帶話,讓她也收拾一下跟隨他去黃沙城,讓她回阿史那孜羅身邊。 李忠賢去王沁瑤宮中的時候,王沁瑤看他兩手空空,還說笑道:我當是陛下看我們姐妹小聚來送些賞賜呢! 李忠賢笑呵呵道:奴才剛剛也向陛下為娘娘討賞呢,只是陛下說娘娘如今日進斗金,您哪還看得上他賞賜的三瓜兩棗? 說罷,他將晏玄鈺托李芷薇轉達的話說了,李芷薇一一記下。 那奴才就先告退了。李忠賢打了個千。 李忠賢走后,宮中二人繼續閑話,王沁瑤難免問起那憐兒的事,因為她還挺驚訝的 驚訝她竟然還沒死。 李芷薇正色道:是啊,有時候我也覺得陛下與他人想法似有不同,若我們看來,憐兒既是jian細,直接殺了了事,可陛下竟想著從前也利用她做過些許事,就留她一命不說,還要順便送她回去。 王沁瑤吃了瓣酸甜可口的橘子,順手給李芷薇了幾瓣:是啊,真是奇怪。 人人都有各自的堅持吧。李芷薇接過后繼續道,陛下似乎并不喜歡下令殺人.....殺的那些,都是不得不殺的人,不知這樣對陛下來說是好是壞。 李芷薇說完,吃了口橘子想起來: 最近商場新開了家叫水果撈的店鋪,現在吃正合適,就是這個季節水果難得,相比于商場其他吃食貴上很多。 咱們有的是銀子。王沁瑤滿不在乎,這水果撈不會又是陛下想出來的吧?宮中都還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