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 正當一切勢頭良好時,蘇安突然進宮求見。 什么?錢不夠了?晏玄鈺一臉震驚。 蘇安也一臉沉重,是的,陛下。 自從穩定了朝堂,晏玄鈺就開始著手做很多事情,銀子更是如流水一樣花出去,先帝時期揮霍無度,留給晏玄鈺的大周國庫本就不充足,從前一些世家大族又如蛀蟲一般附在上面不停吸血,即使晏玄鈺后來查抄了京城不少府邸,看上去一箱又一箱黃金抬出來,但是一旦用起來,這些根本就不夠!再加上晏玄鈺個人在宮外的吉祥戲樓等地的收入,還是不夠! 更別說今年晏玄鈺為了鼓勵百姓耕種下令減了百姓一成賦稅,之前還看不出來,到現在用錢之際銀兩不足瞬間就明顯起來。 晏玄鈺扶額,倒是忘了這茬事。 一旦要做什么利國利民的事情,可是最燒錢的啊! 不說遠的,單是修官道,要不是下了各城招富戶承包的政令,單靠官府出錢,支出數目更是可怕。 你.....晏玄鈺開口,卻又停住了,讓朕想想。 蘇安在一旁建議道:陛下,近來奉賢城越發富庶,不如臣給馮大人修書一封..... 確實是個辦法,但是奉賢城自身還要發展,況且奉賢城的經濟發展說到底也才初見起色,馮光緯又能拿出多少銀子送來京城? 這個時候,晏玄鈺竟然還有心情胡思亂想起來,如果是前世,還能去貸款..... 銀行!晏玄鈺突然一振。 蘇安沒聽懂,遲疑道:陛下,您剛剛說什么? 荀子曾說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晏玄鈺豁然開朗。 而且建一個全大周的官方錢莊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這個時候百姓的個人財產其實是沒有什么保障的,失竊被盜,因自身原因而丟失,這些現代可以追查的事情放到現在幾乎是追不回來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把家里的財產埋起來或藏到家中隱秘的地方。 將家中錢財存到官方開辦的錢莊中,到一定期限后還可以拿到利息。 而晏玄鈺呢,就相當于暫時借了錢,待到一切發展起來后自然也不會再缺銀子。 朕知道該怎么解決你今日所說的銀子不夠的問題了。晏玄鈺思索過后對蘇安說,朕打算開一個大周錢莊, ... 錢莊正式開辦這日,晏玄鈺坐在馬車里出了宮打算看看情況如何。 早在幾日前,官府就已經張貼了關于錢莊的事,京城日報中也專門拿出來半頁來向百姓講清楚錢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周其他地方也陸陸續續有本城報紙誕生,但是還沒大范圍普及出去,所以需要官府在這方面上做些努力。 不能讓百姓不明不白的存錢,也不能讓百姓因為不明白而不往里面存錢。 這是晏玄鈺在下達政令的時候向各城太守所說的一句話,隨著文書一同發出。 如今大周官道已經修好,官書往來與過去相比暢通了不知多少倍,再加上官道設有固定的補給處,大大加快了行路的效率。 普通百姓也可使用官道,兩方都有明確規定的路線,互不干擾,至此除了大周部分偏遠的地方,交通已然比從前便捷許多。 ... 咚咚! 一個錢莊伙計模樣的男子手拿鑼鼓敲了幾下。 另外幾個伙計則開始吆喝:由官府開設的大周錢莊,存取方便!! 現在存錢還可以到這邊來領糧食! 唰一下,兩邊的伙計依次拉開手里的長布,左邊寫著官府開辦,右邊寫著穩賺不賠。 京城身為大周都城,這里的百姓手里的錢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多一些。 晏玄鈺坐在馬車里拉開車簾遠遠看過去,就見不少人都揣著手伸長脖子觀望,隨著晏玄鈺掌權穩定朝堂,在大周推行各種政策,當然也沒忘了在京城日報中明里暗里引導正面言論,總之現在人們對于官府都變得越發信任,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要是從前,別說和官府的人說話了,就連遠遠看見了都要縮著頭避讓三尺,而現在,有不少人嘰嘰喳喳地問: 這存錢期限是多久? 一年和兩年的區別是什么? 盡管這些內容先前已經告訴過他們,但伙計們還是態度十分好地又解釋了一番,而圍觀的人聽了他們的話,有人半信半疑地走進去,有人打算繼續觀望觀望,還有少部分人離開了。 這些都在晏玄鈺的意料之內,他沒想過一開錢莊,所有人都會把錢存進去,這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看到先存錢的人得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他們才會放心地跟著在錢莊里存錢。 過了一會,晏玄鈺甚至看到京城里幾個官員來錢莊存錢了。 這里就要提一下,因為錢莊是晏玄鈺開的,所以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些規則,比如普通百姓存錢的利息與官員、富戶不同,會比他們略高一些當然為了防止有人鉆空子,普通百姓存取利息稍高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超過這個錢數,所有人利息就都是一樣了。 總的來說,京城里的大周錢莊開業第一天十分成功,那作為禮物送出的小袋糧食十分受歡迎,進出的人一直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