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書迷正在閱讀:偽清冷在全網黑后爆紅了、絕對深度、玄門美人星際養崽指南、穿進末世后毛茸茸他靠撒嬌成團寵了、這人設太奇怪啦[快穿]、穿書成太監,皇帝竟能讀心、0級反派,投喂大佬、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姜荻、舊夢難安(bg,清水文)
郭先生效率高,跟樊mama開了一個小會之后,就擬定了賓客的名單。 至于皇后特意點名的如意夫人和鄧夫人,自然也在名單之內。 錦書叫紫衣查過如意夫人,也知曉皇后安排她們相見的用心。 她看了名單之后,若有所思地道:“鄧夫人是否知道,如意就是當日沒瞧上鄧尚書的侍女呢?” “肯定不知啊,鄧尚書也不知道?!弊弦率谴蛱降们迩宄?,“當年都沒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只不過是皇后娘娘觀察過他,覺得他合適,便叫了天恩學院的老先生去問問?!?/br> 紫衣說著,又側頭想了想,“但是,鄧尚書是真不知道么?覺得不可能啊,那會兒是適婚年紀,且是自己先生問媒的,最后這事不了了之,他能不打聽打聽?” 讀書人年少氣盛,自己雖貧寒卻也是秀才,愿意娶丫鬟,最終這事也沒成,定會問個明白吧? 所以,鄧大人應該是知道那個丫鬟是嫌棄了他。 錦書看著紫衣,莫名就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這丫頭開始動腦子了。 武夫動腦子,不得了。 她笑盈盈地道:“去把郭先生請來?!?/br> 紫衣眸子一亮,看樣子有故事看了。 郭先生去了小書房見王妃,一聽王妃說了某位二品大員與丫鬟的往事,他心里就有數了。 他笑著拱手道:“王妃明日請看小報?!?/br> 錦書道:“除了此事,咱們這邊的小動作可以相對多一些,最好是叫人瞧得眼花繚亂,胡亂猜測?!?/br> 郭先生知道王妃是要轉移那些盯著暢慶園的視線,道:“明白?!?/br> 錦書覺得與兩位先生說話,實在省事,不需要解釋,他們便知道怎么做。 而且,做得十分周全。 作為主母,她關心了一二句,“身體都好了么?” 郭先生眸色一暖,“不礙事了,王妃有心?!?/br> “腿腳注意些莫要受寒,如今還算不得大熱天氣?!?/br> “是!” 郭先生拱手出去,瞧著外頭的晴天太陽,要不,年俸降點? 但算了,王妃不重視錢財,降年俸高興的是敏先生,不是王妃。 翌日,小報又一次賣爆了。 郭先生以第一人稱,寫出當年他還是秀才時,學院先生為他說一門親事,是一名世家里頭的丫鬟。 結果,丫鬟嫌棄他貧寒,沒靠山,難有前途,拒絕了,還說了一些比較難聽的話。 他當年大受打擊,差點一蹶不振。 后來經恩師保媒,娶了如今的妻子,妻子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賢良淑德。 娶妻之后,他科舉得勝進了仕途,且一路青云至上,后來已經是朝廷要員。 再回頭看當年的事,他感嘆,謝謝當日丫鬟不嫁之恩。 這個故事之所以會爆,有四大要素。 第一個,第一人稱寫,代入感強烈。 第二個,書生與丫鬟,一般來說是書生負了丫鬟,這里剛好相反。 第三個,與朝廷官員有關,這就引致大家紛紛猜測,到底是誰呢?討論度一旦升高,熱度就止不住的。 第四個,大家都會代入丫鬟的角色,她會不會后悔自己當日的有眼無珠? 縱然故事的后面寫著本故事虛構,但都架不住吃瓜群眾熊熊烈火似的好奇心。 鄧大人的事,當年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 至于原先是秀才,之后是朝廷大員,從燕國開國以來,不知道凡幾。 因為郭先生并未有寫時間,因此猜測的范圍就實在太廣泛了。 鄧夫人自然也看到了小報登的這個故事。 她沒辦法不留意,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夫君,當日就是被一個丫鬟瞧不上。 所以,她看完之后就已經對號入座。 鄧興中午回來陪夫人用膳,鄧夫人便取出小報給他看。 鄧興看完之后,放在了一旁,笑著說:“說我呢?!?/br> “不生氣?” 鄧興搖搖頭,“不生氣?!?/br> 第372章 原因呢 鄧夫人以為他會生氣,畢竟這些陳年舊事被挖出來,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外頭的人也不知道是誰。 只是,終究不是光彩的事啊。 鄧興握住夫人的手,嘆息一句,“這里頭,寫出了我所有的心路歷程,只是,是否真的感謝丫鬟的不嫁之恩,說不上感恩,不存在感恩或者存怨?!?/br> 基本是毫無相干的兩個人。 年輕時有意難平的,后來很幸運遇到了夫人,娶到了夫人,所以才會說小報寫出了他的心路歷程。 他眉目繾綣,“我高興的緣故,是小報寫出了我如今的幸福,我的幸福來自于你?!?/br> 入仕多年,忙于公務,總有疏忽夫人的時候,他們也會像尋常夫妻那般發生口角。 以前總會哄著她,自從升任吏部尚書,他被吹捧慣了,回到府中對著夫人,偶爾也會擺出二品大員的姿態。 即便他沒有變心,但也不若原先對夫人好了。 是小報提醒了他。 所以他一點都不生氣,還高興呢。 鄧夫人見夫君眉目溫柔,心頭自然也是歡喜的,她頓了頓,道:“你知道那丫鬟是誰么?” 鄧興道:“是誰都不重要?!?/br> 鄧夫人沉靜說:“是誰確實也不重要,但這宗隱秘舊事登在小報上,顯然是沖著你來的,南陵小報,我記得是蕭王府敏先生籌辦的,蕭王府登出此事來,是想做什么呢?這點咱們要深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