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駱梓青看著蘇漫發過來拼命點頭的表情,內心最柔軟的角落便被撫慰了。 錦上添花大有人在,而雪中送炭多么難得,蘇漫就是這皚皚雪山中,一縷溫暖的晨光。 這些天忙著準備徒步考察,又要安排十一旅游體驗官的接待,事情非常多。 再加上縣里的幾個項目推進,駱梓青每晚都睡不好,早上起來頭痛不已,連跟父母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 父親生日當天,也只能趁著早上有網絡的時候,發了一段語音。 這段時間算是他來到這里之后,最困難的一段時間了,市民中心工程建設推進費時費力,卻馬上面臨大雪封山,只希望天氣爭氣一些,再多給點時間。 與文旅集團的合作雖然順利,但事情又多又雜。 按照現在的合作方案,以前的一些規劃要調整,還要做土地儲備方案,建設開工要辦工可。 而一期的運營方案調整之后,要安排國資局組建縣屬企業運營平臺,配合落稅引進。 駱梓青讓縣委辦制定了工作任務分解表,掛圖作戰,分類推進,幾乎每天不是跑現場,就是在開推進會。 駱梓青發了語音通話請求給蘇漫,蘇漫接了,他的嗓音都有些沙啞,仿佛十分疲憊,蘇漫問他,“我感覺你身體好像不是很好,你沒事吧?” 駱梓青嗯了一聲道,“最近總是頭疼?!?/br> 蘇漫在百度上查了查,問他,“還是高反嗎?” 駱梓青說了聲是。 蘇漫雖然心疼,卻幫不上忙,她問,“有可能當中回來調劑一下嗎?” 駱梓青道,“事情還是很多,比較難。每個人崗位不一樣,情況就不一樣,有些負責招商引資的,基本上兩地各半年吧?!?/br> 蘇漫嘆息了一聲。 駱梓青微微一笑道,“沒關系,我母親過陣子會來看我?!?/br> 蘇漫道,“那就好,有家人陪伴,可以緩解思鄉之情?!?/br> 駱梓青想,自己最濃烈的鄉愁,其實是因為她啊。 想見她,想陪伴她,若不能相見,又怎解思念? 不過,能與她時常連線,得到她的言語關懷,駱梓青也已欣慰。 忙著給駱梓青設計明信片的同時,蘇漫自己這幾天白天也很忙,事情多,會議更不少。 似乎都得趁著國慶前把會開完似的,會議通知如雪花片般飛來,開會的人都不夠用了。 這天上午,蘇漫被陳克臨時叫去開個防汛堤改造協調會。 蘇漫到了區政府的會議室,對方是區里建設口和水務署的人,見這邊街道只派了一個小姑娘來,便問,“你們科長呢?怎么沒有領導來?” 蘇漫解釋道,“我們陳主任出去開會了,讓我過來?!?/br> 對方建設口的負責人皺眉,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 蘇漫忐忑。 恰在這時,紀子洲打電話來,問她要之前寫過的一份匯報材料。 他聽蘇漫說話聲音低低的,便問她,“在哪里開會?” 蘇漫連忙道,“在區里,開防汛墻施工的協調會?!?/br> 紀子洲皺眉,這件事蘇漫不清楚前因后果,怎么會讓她去開會? 他問,“對方來了誰?” 蘇漫剛到,會還沒開,她也是一頭霧水,她看了看席卡,對紀子洲道,“好像是建設局,水務署?!?/br> 紀子洲知道了,又是鄭毅在推活。 鄭毅把這事推給韋宏,韋宏推給陳克,最后陳克推給蘇漫。 老油子推活給老油子,一個個推下來,終于找到了一個軟柿子。 他于是問,“別的科室沒人參加嗎?” 蘇漫看了一眼這小小的會議室,捂著手機輕聲道,“只有我來了?!?/br> 紀子洲似乎哼了一聲,他對蘇漫道,“我也在區里開會,過20分鐘到,你們先開,告訴我會議室?!?/br> 蘇漫聽了,立刻如得解放一般,她掛了電話,把材料發給了紀子洲,又把會議室號碼和會議通知發了過去。 隨后她走去同門口的負責人道,“一會兒我們紀書記會過來,他前面還有個會?!?/br> 一聽蘇漫這話,對方微微一愕,隨后哦了一聲問,“那我們要不要等紀書記?” 蘇漫道,“他讓我們先開?!?/br> 對方點了點頭,再沒有說什么。 好在陳克也不算太不靠譜,還通知了相關居委會的書記過來,只是這位書記找不到會議室,遲到了幾分鐘。 防汛堤改造的施工時間是10月到12月,但是這條河道距離居民家很近,如果改造施工,加上圍欄和防護,剩下的道路寬度大概只有一米五左右,可謂十分狹窄了,不光機動車無法通行,電瓶車自行車還要跟行人搶道,怕居民反響會比較大。 而且這處居民一直希望舊改拆遷,但一直沒有得到消息,就怕這次施工,又牽扯出以前的問題來。 居委書記倒是老道,她道,“工作我們是會做的,但是工期太長了?!?/br> 對方也是知道這邊施工會影響出行,覺得難辦,所以才提前開協調會。 建設局負責人道,“但這是今年的實事工程,必須年底前完工?!?/br> 居委書記解釋了情況后,雙方陷入了僵局。 蘇漫也沒辦法表態,這種事情,居民是不可能沒有意見的。 就在此時,會議室的門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