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不錯?!?/br> “話說有沒有姑蘇慕容?我覺得他們比唐家有名?!?/br> “沒聽說過,你哪聽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那疑似煞氣之地,你有線索么?是不是虎丘劍池?” 唐不器有些驚奇:“喂,你對姑蘇了解哪來的?這輩子不是都在北方么?” “嗯哼,難道說對了?” “對個錘子!虎丘劍池就在我家后山!” 趙長河:“草?!?/br> “但話說回來,很早年前,哦,不如說上個紀元,確實有說虎丘劍池的煞氣問題,可能里面藏了煞劍。但我家已經把這地方圈了,前后幾代人早都把這里摸得一清二楚,什么都沒有,所以這次說的東西應該與此無關?!?/br> 趙長河摸著下巴沉思,可能也未必無關,從之前古劍湖的經驗看,說不定有副本呢,只不過你們家一群強者梭巡,副本關閉了而已。 “你們家有鬧鬼傳聞沒?誰被煞氣侵襲過之類的,甚至你姑姑的病會不會就與此有關?” “我知道你想什么……但很遺憾,沒有。我姑姑的病是去年在京師落下的,不是家里?!?/br> “……”趙長河還是覺得那個可能性存在,現在的經驗來說,與“上個紀元”有關的傳聞都屬于超出當世低武人士所理解的范疇,他們搞不清很正常。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不代表事實,具體如何還是得去姑蘇探索一番。 “其他傳聞呢?法元是憑什么判斷東西更大可能在姑蘇的?” “我怎么知道法元憑什么判斷的,那回信就沒寫完?!?/br> 正討論間,一直在給唐不器喂酒喂葡萄的小侍女猶豫著說話了:“出門之前有過傳聞的,城南市集有忽然有人發狂亂砍人,被路過的陸家公子當場擊斃,本來以為是偶發事件,結果后來陸家公子也忽然發狂,人們說是走火入魔。后來我們就出門了,不知道后面怎樣了?!?/br> 唐不器怔了怔:“陸家公子,難道是陸少雄么?這廝和我還有交情來著,我怎么沒聽說?” 侍女小心地看了他一眼:“那時候少爺您在尋花巷爛醉了五天,少奶奶在家里哭……回來就被老爺罵了,才趕出來歷練的?!?/br> 唐不器的臉色漲成了豬肝。 趙長河偏過腦袋看向車窗外。 一路再也無話,聊天已經被殺死了。 原本僅僅是一個發狂砍人以及走火入魔的事件,都屬于司空見慣之事,不代表什么。但既然兩起事件具備關聯性,并且恰在彌勒教在尋找這個煞氣之地的背景下,那就很值得探究了。 …… 揚州到姑蘇并不遠,一行人加快了速度,很快抵達。 倒是感覺越近姑蘇,彌勒教的那種詭異氛圍就越輕,從沒見到有什么拜佛拜彌勒的場面,也沒有動不動走到哪都聽到有人在談“上佛”“菩薩”。 有寺廟,也很冷清。 看來即使彌勒教鋪遍江南,至少在姑蘇這個唐晚妝的大本營里還是不敢輕易冒泡的,就算是有也是偷偷摸摸的在發展滲透,比揚州那種情況好了太多。 但趙長河還是直覺感到,彌勒教不會等一切火候完備了。 揚州之變對彌勒教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被搜出來的名單和各種信息順藤摸瓜下去,彌勒教多年在揚州附近的發展怕是沒多久就要盡付東流。教主彌勒多半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有極大的可能提前發動。 揚州事變時彌勒在金陵找煞氣之寶,還不知道發生了這些,但現在肯定是知道了,大概率已經回歸總壇準備cao作。發動的契機說不定就是赤離回去之后的信息勾連,一旦胡人南下,江南彌勒教必將舉事。 這是擺在面上的推演。 在這個過程中,彌勒教想必不會放過姑蘇這塊包圍在江南卻沒被彌勒教侵襲的凈土,必有動作。如果沒做出相應防范,說不定唐家之殤就會突兀到來。 此刻的姑蘇,很有可能是最后的寧靜。 不知道唐晚妝收到揚州匯報之后會不會想到這些,總之眼下看唐不器好像沒想過,唐家人更沒想過。 到了唐家,連一點山雨欲來的肅斂氛圍都看不見,傭仆來來往往,走進去就聽到遠處閣樓絲竹聲聲,近處一大群人正在圍著唐不器噓寒問暖: “少爺回來了???” “少爺出門辛苦……哎呀都曬黑了?!?/br> “聽說少爺力斬胡人,智破知府遇刺案,挫敗彌勒教在揚州的陰謀!” “少爺真給我們長臉!” 如果沒有趙長河在身邊,唐不器想必會抬頭挺胸享受追捧。但感受著趙長河在旁邊斜睨著眼睛似笑非笑的神情,唐不器只想把自己的臉捂起來:“行了行了,一點小事有什么值得吹的,整一間客院,招呼好我的客人?!?/br> 傭仆們看向趙長河,明明知道這位是潛龍三十八,比在場所有人都強大一截,可他們眼里反倒有些微不可見的輕蔑。 少爺真是,和什么人都能玩在一起,以前懷疑某個老乞丐是絕世高手,還請人到家噓寒問暖,最后證實那就是真的老乞丐,把老爺氣得不輕。這回又帶一個江湖匪類…… 當然這態度可不敢在唐不器面前表現出來,少爺撒起潑來可是能揍人的。 便有個管家點頭哈腰:“趙公子請隨我來,清幽客院,包公子滿意?!?/br> 趙長河把人們的神色盡收眼底,微微一笑。 世家……唐晚妝維護的家。 他懶得管這些,只是道:“住處隨意就好,幫我的馬看好了是正經,然后來個人帶我去后山,我想先看看虎丘劍池?!?/br> 第138章 虎丘劍池 虎丘劍池對于唐家算個不大不小的要地。 原本因為上個紀元的傳說,極為重視,如同禁地。但幾十上百年都沒發現什么,自然也不會還太當回事了。如今名義上還算個禁地之類,實際很多唐家子弟都進去游泳戲水也沒人在意,守衛也很松弛。 正因如此,一般客人想要去看那是去不成的,普通傭仆要去都不成,但唐不器發話那就很簡單。 唐不器剛剛回來,按禮必須要先去見父母,本打算完事了帶趙長河去的。見趙長河性急,想想也沒啥,便丟了塊牌子給他:“拿我牌子去,就不會有人攔了。去個熟路的帶客人前往?!?/br> 傭仆們都面面相覷,半晌才有個丫鬟猶猶豫豫地道:“我帶趙公子去吧?!?/br> 唐不器也不甚在意,擺擺手:“我先去見爹娘,晚上請你去好地方……呃,算了?!?/br> 習慣性地想請人去“好地方”,可說著似也有點心事,便收了口,有些悶悶地自顧離開。 趙長河目送他的背影,感覺這大侄子可能會有點心態變化……如果真能奮發,算個好事吧。大侄子人本來也不錯,就是紈绔了點,憨了點……呃…… 雖然對唐晚妝一直都只是口嗨,確實沒那種意思,但看她披衣咳嗽在那伏案工作的樣子,就像在看諸葛丞相似的,難免有點敬重和嘆惋,往往面對著她的時候有重話都說不出來。 能幫就幫一點吧……雖然這個密探之職算是完美完成,下次見到都可以交卸了。 邊走邊想著發散思維,等到跟著丫鬟踏上后山“虎丘”,趙長河忽然有了一點點違和感。 這丫鬟怎么就默默在前面帶路不說話的呢? 你們世家再自視清高、再看不起我們江湖人,也不至于這么沒規沒矩吧,好歹我是你們少爺親自帶來的客人,這一路不說奉承,起碼閑扯兩句家常、介紹介紹沿途風景、講一講虎丘劍池傳說,總是很理所當然的吧? 正這么想著,那丫鬟就正好說話了:“趙公子和我們少爺關系很好呀?” 這才正常,你剛才干嘛去了?趙長河也沒多想,隨意道:“還行?!?/br> 丫鬟又頓了一會兒,好像在搜索枯腸找話尬聊,半天才道:“虎丘是姑蘇名勝呢,據說上個紀元有帝王埋葬于此,公子來過嗎?” “……這現在是你們家后花園,名勝個錘子,誰能來過,不會聊天別尬聊?!?/br> 丫鬟垂著腦袋不吱聲了。 趙長河哭笑不得,反倒自己找起了話題:“紀元歷史,每個人都不可能盡知,我也只知道一部分傳說。這邊的確實不太了解,帝王陵寢的話是什么帝王?” 心中暗道按現世是吳王闔閭的傳說,這里不知道是啥。 卻聽丫鬟道:“據說是一位劍皇呢,好像不是人間帝王?!?/br> “所以埋在這里的是魚腸嗎?” “不知道啊,我也就是個小丫鬟?!?/br> “……” “總之我們唐家找了很久,不管是帝王陵寢還是什么劍,都沒找著。早年還有人在旁邊的千人石試圖悟劍,也什么都沒悟出來,現在千人石都有人擱那曬被子?!?/br> “千人石是啥,殺了千人?” “據說是劍皇講法授劍之地?!?/br> 趙長河撓撓頭,他不知道現世是不是有千人石……現代人知識再多,不靠百度的話那也真做不到萬事通。但按常規認知,無論是吳王闔閭墓還是千人石,都不應該對應什么劍皇。當然也不存在什么夜帝,上個紀元的東西和現世同樣是有很大區別的,就像是走了不同路線的歷史。 途中果然看見一片很大的石臺,不知道能不能容千人,也沒有人曬被子。倒是有幾名唐家子弟在上面擺桌飲酒,指著周邊風景詩興大發的模樣。 趙長河搖搖頭,沒理會,催促探著脖子看少爺的丫鬟快點走:“這有啥好看的,想勾搭哪個唐家少爺等回頭再說?!?/br> 丫鬟不情不愿地繼續帶路,指著旁邊的山澗:“其實這邊就快到劍池了?!?/br> “合著你的意思我可以自己去了是吧?” 丫鬟又不說話了。 劍池有人守衛,懶洋洋的頗為松懈,見兩人過來,隨意攔?。骸皠Τ刂氐?,不是你們小男女談情說愛往里鉆的地方,怎么總有這些不曉事的?” 丫鬟通紅著臉,趙長河指著自己的鼻子:“你從哪看出老子像你們唐家下人帶丫鬟來后山談情說愛的?” 守衛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倒是有些謹慎起來:“閣下好重的煞氣,你是何人?” 丫鬟叉腰:“他是嗜血修羅趙長河!少爺的朋友!少爺給了牌子通行的!” 趙長河瞥了她一眼,這會兒覺得我的名聲其實也有點面子了?他懶得多說,掏出牌子示意了一下,守衛猶豫片刻,果然沒攔。 趙長河直入劍池,小丫鬟便一溜煙跟在旁邊鉆了進來。 “喂?!壁w長河斜睨著她:“你任務完成了,該干嘛干嘛去,那邊公子喝酒作詩你剛才不是還很有興趣?” 丫鬟小腳在池邊蹭啊蹭:“這樣走了不好吧,你會說我沒教養?!?/br> 趙長河哭笑不得:“話說你們唐家這點風氣倒還不錯啊,懷疑下人和丫鬟私通不打死,還調侃的?” 丫鬟道:“唐家文氣還是很足的?!?/br> 趙長河感覺答非所問,文氣和這方面兩回事好吧,多少文氣十足的家族對這方面更嚴格兇殘得多呢。算了,這點小事懶得多問,自己是來看劍池的。 于是也不搭理丫鬟了,自顧繞池感受。 如果說池中含煞,唐家這種春水柔和的劍意倒還真不一定有自己這種煞氣沖天的人體會得敏感,但繞池半晌,確確實實什么感受都沒有。 趙長河想了想,掏出身上銀票之類不能浸水的東西擱在一邊,找了個石頭壓著,撲通一聲鉆進了水里。 反正不管有沒有小丫鬟在側,金箔和龍雀都是無論何時不能離身的,再重也得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