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書迷正在閱讀:風月錯、明月歌、美人難馴:世子的高枝不想攀、逢君、通房丫鬟、團寵打工人:小少爺以為他萬人嫌、撿破爛美人親貼,總裁誘捕成癮、一不小心綁定了戀愛系統、不會吧?!惡魔愛上肥宅了?!、幽瑟(星際1V1)
注:李織愉亦是行二。] 這是什么,又是鐘瑩根據她編寫的故事嗎? 織愉新奇又疑惑,接著往下翻。 [李織愉九歲隨外祖進京,被留在京官舅家。 名為可與舅家同齡三小姐一同接受宮中姑姑教導,日后更好擇婿。實則被作媵妾,待日后陪三小姐嫁入東宮。 注:九歲有劫?] 織愉微頓,想起自己九歲時,母妃去世。 翻頁再看: [李織愉自小聰慧機敏,一入京便被帶著常與東宮太子接觸。 雖作為陪襯,卻因容貌嬌麗惹來太子注意。 太子對其情愫暗生,分外關照。她則視太子為兄長。 舅家忌憚這份情意,打消讓她作媵為三小姐爭寵的念頭,要她與太子避嫌。 直至十五歲及笄,她無意聽見太子與舅家相談。太子要她入東宮,否則便不接受三小姐。 舅家答應。 可她不情愿,百般抵觸。 注:十五歲,又有劫?] 織愉訝然:導致她和親的那場宮宴,便是她十五歲那年舉辦。也確實是因她三妹,才致使她要去和親。 鐘瑩竟然連這個都知道? 還完全根據她命數編劇情,也太嚴謹了吧。 織愉感慨著往下翻: [李織愉暗拒,然舅家置之不理。 故她私下與爹娘聯系,請爹娘將自己接回陵安城。 李家夫婦在九歲前對她千嬌百寵,因她喜愛花草,還特地為其從李府辟出一座四季皆有花開的群芳園。 如今雖與她多年未見,仍是十分愛護。聽聞她遭此謀算,心疼不已。 他們與她合謀要她裝病,對外言此病乃幼時便有,如今復發。唯有回到陵安可醫,快馬加鞭派人將她從京城接回陵安。 舅家雖不情愿,但不得不放人,與李家約定十六歲生辰過后,將李織愉接回京城。 官威壓人,李家夫婦不得不暫且應下。 注:十五歲……倘若有我相護,她還會遭受這樣的為難嗎?] 織愉一愣。 群芳園?相護? 鐘瑩護她?不可能。 這到底是誰寫的? 字跡實在太亂,她辨認不出。 織愉重新審視起這本話本,看了眼青色書封,上面什么印記也沒有。 她疑惑地繼續翻閱: [李織愉回到陵安后,一直對京中稱病。 至來年三月十九,她十六歲生辰后,京城派人來接。 無奈,李織愉請其爹娘宣稱她中邪,已請多名術士,卻都無能為力。唯有城外歸一觀主可救。 這歸一觀主乃大禹朝奇人,名謝無鏡。 聽聞其出生時霞光漫天,國師算其道行深不可測,神魂修為可堪入圣。 只因還差一劫,所以不斷在凡塵輾轉,不得飛升。 帝王欲請其入世,被國師勸阻:“若招惹,其氣運與因果,非大禹朝所能承受。應下令不得任何人迫他入世,不得影響他渡劫才是?!?/br> 帝王遂下令。 因此帝令,歸一觀主避世多年無人敢請。 便是舅家來人,也無法將其請下山為李織愉診治。 李家老爺以此推脫,舅家派來的管事無奈,只得準備回京復命。 李織愉本以為能就此躲過此難。 然而就在管事將要離開時,歸一觀主為尋天命渡劫,入世了。 注:今生,李織愉也將在十六歲這年遇見他嗎?] 算一算時間,她確實是在十六生辰后遇見的謝無鏡。 織愉愈發困惑。 這手記越看越不像是在編故事,反倒是在用故事推算她的今生。 而且這劇情,怎么那么像她在應龍神冢里做的那場夢? 織愉接著往下看,字跡更加潦草了。 [李家夫婦在管事監視下,不得不假裝去再三請謝無鏡。 終于,得謝無鏡應允……] * 幻境中。 謝無鏡初到幻境時,成了幼童,未見謝世絮。 他并不為謝世絮的算計而惱怒。 惱怒無用,待離開,殺了謝世絮與銘千古便是。 讓他在意的是,這幻境與應龍神冢的很像,又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他和神?;镁忱锏囊粯?,受陵安城歸一觀主撫養。觀中也只有老觀主與他。 不同的是,因他出生特殊,皇帝十分敬畏。歸一觀自收留他后,便由朝廷供養,并不窮苦。 在前觀主死后,他每天醒來,都能感覺到身為仙尊的那份記憶在消失。 他沒有急著離開。 因為此刻的經歷太過熟悉,就仿佛他曾做過歸一觀的謝無鏡。 謝無鏡決定靜觀其變。 直到他十六歲這一年,三月十九后他一覺醒來,恍然腦中一空。 他徹底忘卻現實,成了這場幻境里的歸一觀主謝無鏡。 謝無鏡如往常那般,早起、晨修、誦經。 冥冥之中,他還是覺得缺了什么。 他靜思一夜,想起前觀主曾說,他的魂魄早可入圣,卻因缺一劫,而不得飛升。 “你要多多留意,若能尋到缺的那一劫,渡了,便可成圣?!?/br> 幼時他不解,問:“凡人修行,不是應該先入道、再成仙、后成神,最后入圣嗎?” 觀主:“可是你已經輾轉凡塵很多很多世,劫數歷了一遍又一遍。你的道行與修行,已和天地同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