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在這種情況下,弘歷之前又對蒙古某些部落做了許諾聯姻的事,那自然不能食言。 于是乎,連帶著忻妃的兩個女兒也寶貝了起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弘歷沒有刻意去想,但卻本能去做了。 那就是——如果未來他忌憚皇貴妃母子了,還可以將忻妃冊封為貴妃,以此來轄制皇貴妃。 至于為什么不是瑞妃。 除非弘歷下定決心換繼承人,不然就絕對不可能晉封瑞妃為貴妃。 因為那樣,朝堂上肯定會出現,支持皇貴妃母子和支持瑞妃母子兩個勢力,再一次掀起爭奪皇位的事情來。 在定下繼承人后,弘歷反而沒那么多忌憚,雖說依然沒讓永璠和永瑾摸到實權,但他也不會讓人有威脅到兩人的機會。 而舒妃那里,弘歷始終對其心里有間隙,不愿意太過抬舉對方。 慶妃就更不用說了,抬舉起來,也達不到效果。 只有忻妃,目前看來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未來能不能用得上,弘歷并不知道,但本能讓他這樣做,給自己留下一個余地。 所以弘歷壓下去了忻妃也被那拉氏算計到了的事,只將如貴人和祥貴人的事爆了出來,這樣一樣能給那拉氏扣上善妒的罪名。 第335章 端午大辦 太醫院院使是如何回復弘歷的,弘歷又是什么心思,黃令曼根本沒有去管。 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另外一件大事上。 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給黃令曼這個新晉的皇貴妃底氣,弘歷經常來黃令曼這里過夜,當然都是純睡覺。 這一天,弘歷照常來了,黃令曼伺候弘歷用了晚膳后,才說起正事來“皇上,內務府下午派人過來請示端午節的事,您看是按照以往舊例,還是需要添些減些?” “依愛妃之見了?”弘歷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黃令曼。 黃令曼聞言笑著說道:“自然以皇上的意思為主,妾見識淺薄,又從未經手過這些事,哪能拿主意?!?/br> 弘歷對于黃令曼這個回答,不意外,也很滿意,想了想說道:“就讓內務府在今年端午節大辦一場,去去宮里的晦氣?!?/br> 這個晦氣指的是什么,懂得懂得。 黃令曼聞言沒有順著弘歷的話說下去,也沒有貶低庶人那拉氏,而是乖巧的問道:“皇上拿了主意就好,不過恕妾愚鈍,這大辦,需要大辦到什么程度了?” 大辦的標準可太多了,黃令曼對此還真沒數。 弘歷想了想說道:“就按乾隆十年的來吧?!?/br> 那一年正值他登基十年,過年過節都是大辦。 黃令曼聞言連忙應下“嗻?!?/br> 這有標準參照,這事就容易多了。 得了弘歷的準信后,第二天送走弘歷,黃令曼受了后妃的請安后,就讓人去內務府傳話,讓內務府按乾隆十年的端午節舊例準備。 黃令曼成為皇貴妃也一個月了,算是把宮務摸清楚了。 后世人說,清朝的皇后權利小,就是一個大號的管家婆。 其實真沒說錯多少,但也沒完全說對。 大清皇后手上的權利的確是比歷朝歷代都要少,從大事看,皇后管不了負責皇宮吃穿住行人事的內務府,指揮不動內務府。 內務府是有內務府總管大臣管的,而內務府的總管大臣隸屬皇帝,皇后管不到他們。而宮里管太監和宮女的部門叫敬事房,敬事房隸屬內務府管,皇后也管轄不到。 所以從理論上講,大清皇后是真沒什么權利,根本指揮不動奴才。 但皇后有詢問監督內務府做事的權利。 換句話說就是,其他朝代的皇后有人事權、財務權、監督權,但大清皇后只有監督權。 監督權重要嗎?厲害嗎? 當然重要也厲害,但比人事和財務權就低很多了。 與此同時,后妃里的那些扯皮的事,除非涉及到人命,不然一般都是皇后來斷案處置。 除此之外了,皇后也能依靠娘家,收買安插一些忠心于自己的奴才在內務府里,充當自己的眼線釘子,某些時候方便自己行事。 不過這些事,都是暗地里的手段,不在明面上,可人人心里都知道。 所以……其實清朝的皇后到底有沒有權,也是要看個人和家族的,不能一桿子打死。 黃令曼雖然是皇貴妃,可黃家在內務府立足多年,康熙朝更是能和江南土皇帝李家聯姻,就算被先帝打壓,可先帝沒活多久。 到了弘歷登基后,因為黃令曼有子,他又沒有心腹,很快就把黃家提拔了起來,隨后黃家一直興盛到現在,甚至于比康熙朝還更進了一步。 于是黃令曼被冊封為皇貴妃,接手宮務后,不少內務府的人都投靠了過來。 當然這種人就是墻頭草,根本不能當心腹重用,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可以利用他們。 黃令曼把事情吩咐下去后,并沒有立馬讓人傳話到黃家去,因為她不知道弘歷有沒有派人監視自己。 好在某件事情黃令曼謀劃了多年,那拉氏無論被不被廢,她都會那樣做,所有的事情早就已經和算計那拉氏被廢的同時安排了下去,也就不需要臨時安排黃家做什么。 畢竟之前,黃令曼可是做好了那拉氏不會被廢的心理準備。 如今那拉氏被廢,也就更方便黃令曼這邊的行事了而已,能少一個人盯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