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郭貴人雖然之前不如瑞嬪得寵,但也有些寵愛在身,去年弘歷才給郭貴人升了位分了,自然不希望她現在就病逝。 查,自然是要查的! 如果是郭貴人命該如此還好,如果是有人算計,那弘歷必然不會姑息。 因為用腳趾頭都能知道,若是有人故意算計郭貴人,那肯定是因為蒙古這邊的事。 只是還沒等弘歷皇后查出來,郭貴人就去了。 弘歷得到了消息后,“悲痛不已”,下旨追封郭貴人為嬪,讓人按嬪位分辦理喪事。 因為是在熱河行宮,所以在這里的喪事從簡,黃令曼只是去上了一炷香,郭嬪的遺體就被人緊急護送回了京城,然后會在京城吉安所舉辦喪儀。 一直到九月底處理完北方這邊的大事后,弘歷才領著人回京。 回到京城,已經十月下旬。 今年十一月可是有兩件大事要辦。 一件是皇長孫綿德阿哥迎娶固倫和敬公主的長女,另外一件就是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的七十大壽。 是的,綿德阿哥還沒大婚。 誰讓指婚后,先是純惠貴妃病逝,然后又是弘歷生病,硬生生的把婚事一次次的推遲到了現在。 綿德阿哥大婚的事,和黃令曼沒什么關系,她只需要出席宴筵,給見面禮就行了。 而皇太后的七十大壽,黃令曼也只需要精心準備禮物就行,其他都是弘歷和皇后以及內務府和禮部的事。 也因為這兩件一早就定下來的喜事,所以郭嬪的正式追封禮,也延到了明年。 先是綿德阿哥大婚的事。 本就是一件喜事,加之迎娶的又是和敬公主的長女,自然是喜上加喜。 弘歷為了表現出對和敬公主的喜愛,還特別吩咐將婚禮舉辦得甚是熱鬧。 之后黃令曼見到了和敬公主的長女,現在應該叫綿德福晉,看上去經過婚禮的勞累身子越發弱了,臉上畫著厚厚的妝容,那副精氣神比黃令曼這個五十多歲的老女人都萎靡。 黃令曼見狀,臉上雖然是笑盈盈的,但心里卻嘆了一口氣。 這孩子也是遭罪了一輩子,小時候幾乎是藥不離口,長大后雖然好點,但吃的藥比飯還多。讓黃令曼說還不如生在平民百姓家,沒錢醫治,早死了強。 照例送給了對方一套頭面,然后黃令曼就讓小夫妻兩離開了永壽宮。 看著綿德福晉沒腳力,幾乎全靠身邊的兩個奴才扶著走的背影。 黃令曼搖搖頭,只能慶幸自己的三個兒女和幾個孫子孫女都是健康的。 雖然這些年來,也生過病,但都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很快就好了。 綿德阿哥大婚后,就迎來了皇太后七十壽辰大宴。 弘歷在這種明面上的事情上,自然是從來都不會小氣,直接在皇太后六十大壽的基礎上,給皇太后加厚,讓皇太后的萬壽節過得更加隆重。 這樣誰也不能說他不孝。 皇太后生日當天,弘歷照例率王大臣行禮慶賀,皇太后為此很是高興,也配合弘歷做足了母慈子孝的模樣。 實際上卻是,皇太后因為弘歷的鐵血手腕和冷酷的態度,磨平了棱角。 不能說弘歷做的不對,因為歷史上的確出過亂政的皇太后,直接滅國的都有。 但這些事情都過去了,現在皇太后和弘歷也保持了默契,皇太后不在有干政插手后宮的想法,弘歷也愿意在明面上孝順皇太后,在物質上弘歷可從來沒有克扣過皇太后的份例,相反還有加強。 皇太后的七十大壽足足舉辦了三天,這三天誥命夫人也是要進宮賀壽的。 管佳氏有誥命,自然也得以進宮,還給黃令曼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第323章 瑞嬪封妃 阿瑪黃戴敏安排人,已經將話傳到“釘子”耳朵里,只是暫時還不知道,他聽進去了沒有。 黃令曼看過管佳氏帶進宮來的紙條,見狀笑著對管佳氏說道:“額捏你回去告訴阿瑪,此事不能急,也別慌,去催促對方,千萬不能露出馬腳來?!?/br> 這事一旦讓人察覺到其中有不對勁的地方,那倒時候反而有可能是她完蛋。 就算弘歷找不到什么證據,可作為地位的弘歷,有些時候也不需要證據。 所以必須要有耐心,讓所有人都覺得是“釘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有人在背后唆使“釘子”做的。 如果是讓人察覺到了后者,黃令曼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弘歷倒時候會調查不出來。 管佳氏聞言點頭應道:“奴才記下了?!?/br> 這事的進展就不可能快,必須要有耐心,所以黃令曼便岔開了話題,聊了一下家?!懊髂晔谴筮x之年,永彬正好是十五歲,額捏,表姐可曾和你說過她的想法嗎?” 管佳氏聞言說道:“奴才倒是聽側福晉說起過一回,永彬阿哥的婚事怕是連履親王也做不了主,得皇上做主?!?/br> 這種情況,黃令曼并不意外。 履親王府本就是近支宗室,婚姻大事都得皇上說了算。 不過規矩是規矩,親情是親情。 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履親王府自己相看后,稟告給皇上,然后皇上賜婚,絕大多數情況下皇上不會反駁對方的意見。 只是履親王府這里情況稍微復雜一下,誰讓履親王側福晉是黃令曼的嫡親表姐了,有了這一層親戚關系,履親王府長孫的婚姻大事那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