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七阿哥永瑢奪嫡的心思那么重,可弘歷心里卻已經把他排除在繼承人之外了,那么失敗的七阿哥永瑢,會平靜的接受失敗嗎? 以弘歷的三觀思想來說,他覺得不會,指不一定就要搞出些什么新帝篡位的流言蜚語來。 若是弘歷也和仁皇帝一樣,是突然暴斃,但又沒有留下白紙黑字的立儲圣旨,那……恐怕新帝又會經歷先帝剛剛登之初的流言蜚語。 弘歷對兒子的感情,有,但卻不多。 比起這個,他更看重自己的臉面和名聲。 要知道,歷史上,每一個不能好好解決皇位交替的皇帝,都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要是更倒霉一些,遇見秦二世、隋煬帝這樣的繼承人,就更會被后人拿出來鄙視。 所以,弘歷心里已經隱隱約約的有了一個想法,但他心里也的確還是有一份不甘。 因此,弘歷并沒有在宗室找過他后,就立馬立儲。 一直到三個月后,弘歷仍然還是血尿,甚至于因為這段時間多思,睡不著,病情還嚴重了那么一點點。 面對朝堂上下因為他的病,人心惶惶不安的局面,弘歷也只能認命,密立皇儲,并按照先帝定下的規矩,將其中一份圣旨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之上,另外一份圣旨則所在一個水火不侵的小匣子里,由弘歷隨身戴著。 都寫了立儲圣旨了,弘歷之后的動作倒是沒有了半點遲疑和不甘。 和上輩子,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儲不一樣,因為病情原因,弘歷寫好圣旨后,就將這事告訴了議政大臣,隨后由議政大臣之口宣揚了出去,告訴所有人儲君已立,不用在擔心皇帝一命嗚呼后皇位之爭的事。 見弘歷立下了儲君,果然不少人都安分了起來。 不過弘歷并未明說立下的皇子是誰,所以雖然看上去四阿哥永璠的贏面最大,但六阿哥永瑾也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弘歷接下來的舉動,更是讓這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弘歷竟然讓四阿哥永璠和六阿哥永瑾辦事了。 不是之前那種禮儀性質的事,也不是編書之類的事,而是政務之事。 雖然只是和當年弘歷當皇子的時候那樣,只是在一旁旁聽,但也比之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明白,弘歷立下的儲君,應該就是四阿哥永璠和六阿哥永瑾之中的其中一人了。 對于黃家和黃令曼來說,自然是誰登基都沒什么關系,都是自己的外孫、兒子。 但對于某些人來說那就不一樣了。 最直觀的就是各自嫡福晉的娘家,這做皇后的母族,可是有一個不降爵世襲的承恩公爵位的。做親王福晉可沒這好處。 如此一來,各自的立場不同,利益自然不一樣,支持的對象也不一樣。 永璠和永瑾面對這情況,自然也不是傻子,兩人也沒有因此在明面上相互敵對,反而是越發兄友弟恭了。 永璠是想著額捏和他說,先帝、汗阿瑪都是以“長”之位繼承皇位的,所以大幾率不會打破這個規矩。 而永瑾是想著額捏和他說,公平競爭的話,不能對自己的親兄弟下黑手。 再說了,秘密立儲的圣旨,除了汗阿瑪,誰也不知道上面寫這誰的名字,這事也暫時塵埃落定了,無法修改。 至于說,暗殺之類的事,不要把別人當傻子。 真搞了暗殺,無論有沒有成功,都完了。 因為今天你敢暗殺皇子,明天怕是就敢暗殺皇帝了。 這是,所有皇帝不能容忍的事情。 仁皇帝的長子大阿哥允禔會那么快出局,被幽禁起來,不正是因為他對已廢太子允礽下黑手了嘛。 這種傻事,永璠和永瑾自然都不會去做,而且擺在他們面前的事更重要,那就是好好在朝堂上學習如何處理朝政之事。 畢竟只是秘密立儲而已,要是達不到汗阿瑪預期,或者是汗阿瑪一個念頭想歪,換一個人也未曾可知。 反正都是汗阿瑪自己寫的圣旨不是。 如此一來,永璠和永瑾兩兄弟,哪里還有什么內斗的心思呀,都在拼命學習。 也是,想要爭斗,那也需要一些本錢。 而永璠和永瑾并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本錢。 或許,弘歷也是想到了這一點,再加上病一直都沒治好,所以才會準許兩人入朝。 第319章 雙喜臨門 得知弘歷已經秘密立儲,并且讓永璠和永瑾入朝辦事,黃令曼欣喜若狂。 她又不是傻子,這代表著什么,還用多說嗎? 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立儲圣旨,必是她兒子無疑。 至于說誰,黃令曼覺得應該是永璠,但畢竟沒看見圣旨,所以也不敢完全確定。 這簡直是雙喜臨門。 之前黃粱美夢最大的愿望,就是弘歷能立儲就行了。 沒想到,弘歷會進一步讓永璠和永瑾入朝辦事。 雖然知道永璠和永瑾現在入朝,肯定不是真去辦事,而是當吉祥物在一旁旁聽,可也遠比之前強。 黃令曼是真沒想到,弘歷會如此。 畢竟上輩子弘歷乾隆三十八年冬立下儲君,可對儲君的待遇卻并不好。 不但,依然沒有讓其入朝聽政。反而是給對方選了一個家世最低的嫡福晉。一直到弘歷退位做了太上皇,儲君才摸到了奏折,但即便是這樣,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由弘歷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