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弘歷今年也不過46歲,他現在身邊伺候的奴才,不超過50歲,遠不到乞骸骨的時候,更不要說在20年前,大家都還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了,鬼才會提拔新人。 也因此想要在弘歷身邊安插釘子,很困難。 弘歷身邊的舊人,根本就不會給新人上位的機會。 而對于弘歷來說,既然舊人伺候的好,他們又沒有犯錯,又為什么要換新人了? 換新人還要重新調查底細了,確定對方是不是對自己忠心,麻煩。 所以,這釘子的人選也要很是慎重。 要選一個聽話的,能控制得住的,不能選一個野心勃勃的,那樣對方在弘歷那里得勢后,肯定會反過來直接賣了黃令曼。 除此之外,還有要伺候人的能力。 養心殿的奴才可是有很多工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弘歷身邊伺候。 像之前的程彬,他雖然也在養心殿當差,但主要是管內庫的事情,絕大多數是在養心殿守著,并不知弘歷身邊伺候,尤其是弘歷去圓明園或者是北巡南巡的時候,幾個月都見不到弘歷一面。 哪怕就是結合了上輩子的記憶,黃令曼還是挑選了很久才挑選中這個袁忠。 首先,他有家人,父母建在還有三個兄弟三個姐妹,符合宮里潛規則中主子身邊伺候奴才的家庭要求。 其次,袁忠對父母不埋怨,當年是因為家里吃不起飯了,才送他入宮,因此他很是孝順父母。 有軟著,這就讓他很好控制。 袁忠是為了家人入宮的,也不存在什么抱怨的問題,而且經得起弘歷那邊的審查。 其三,袁忠有真本事,所以才會從別處被調到養心殿來。 但這人有些老實,不懂向上阿諛獻媚,一直做著小太監的活計。 這說明他野心不大,不是那種非常有主見,有一點本錢想要搞事搏一個大的,然后一下子就暴富的人。 有真本事,那就不容易被人擠下去。 最后一點就是,袁忠無意中得罪了程彬這個大太監,遭到了對方的記恨。 程彬當時可沒有對袁忠手下留情,反而是想要斬草除根,同時也沒人敢冒著對著程彬這個內庫總管的風險去幫他。 袁忠能活下來,全靠黃家在暗地里救了他一命。 救命之恩呀! 從利益和感情雙面使勁,這樣才能有把握控制住袁忠。 畢竟這個時代,小人物的觀念很樸實無華:你救我一命,我還你一命。 但黃令曼還是一直等到,得到了袁忠的發誓效忠后,才讓黃家將程彬的事情告訴了袁忠。 讓袁忠趁著皇上因為走水案大怒的時候,告發程彬,幫助程彬混到弘歷身邊去。 程彬這事,不是黃令曼故意陷害程彬的,也不是她故意去誘導的程彬走上了不歸路。 黃令曼沒那么大本事,偷盜這事其實是程彬自己干的。 上輩子程彬偷盜的事情,是在乾隆二十三年事發的,當時也是有奴才在弘歷面前狀告了程彬。然后這個奴才,被弘歷認為忠心細心,就放在了身邊負責伺候他。 之后這人對弘歷忠心耿耿,弘歷也回報了這份忠心,在吳書來老了后,就提拔他為總管太監。 也就是因為有成功的例子,黃令曼才選擇了這個方案。 招數不怕老,只要對弘歷有用就行。 如今袁忠混到了弘歷身邊,黃令曼的最終計劃又埋進了一步。 只是袁忠這個人實在是太重要了,黃令曼根本就不敢對身邊的奴才說,黃家也只有三個人知道:阿瑪、大哥和三弟,在不同時期,在京城的黃家當家人。 連她額捏管佳氏都不知道,都是靠把事情寫在紙上,說情況。 而紙上,也只會顯示袁忠的代號——綢緞。 為什么給袁忠取這么一個代號了,自然是因為未來黃家會讓他“背刺”弘歷。 歷史上最出名的幾位“背刺”名人,有兩位的名都叫“布”,所以就給他取了一個布料的代號。 就算紙無意中被人發現了,也有理由解釋,蒙混過關。 因為上面寫的是綢緞呀! 如果有人硬要理解為其他,那黃令曼還可以反過來反咬對方一口,說對方故意曲解事實,想要誣陷自己。 不過暫時這段時間,黃令曼和黃家都不會聯系袁忠,因為至少未來的兩年,弘歷都會帶著審查試探的態度看向袁忠,不會完全相信,更不可能重用袁忠。 弘歷可不是傻子。 所以絕對不可能讓任何人發現袁忠和黃家有聯系。 好在黃令曼不急,她有時間等,讓袁忠通過弘歷的慢慢審查。 有些事情可不能急,越急就越容易出錯,這可是關乎性命的事情,絕對不能急。 第280章 轉了氣運 弘歷又讓人去查了查皇宮庫房,這一次沒有在發現什么問題。 就此皇宮庫房被盜兩案,終于落下了帷幕。 不過這事剛剛落下帷幕,景仁宮的首領太監來報揆常在薨了。 揆常在已經在病床上纏綿病榻快一年了,現在薨逝了,也不讓人意外。 但問題是,她薨逝的時間還是有些不妙。 又來一個壞消息,讓弘歷心情更壞了,也沒給揆常在恩典,只是讓內務府按常在的位分準備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