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她想要看看,容貴妃面對戴嬪這樣新鮮出爐的寵妃,能不能穩住。 “穩住”這個詞,就是說起來容易,坐起來難。 歷史上可是有無數人,離勝利只有臨門一腳了,卻因為沒有穩住,最后功敗垂成。 愉嬪現在不能說已經把寶全部壓在了容貴妃身上,可任憑誰,或許是連皇上、皇太后在心里都認定了她和容貴妃是一伙人。 事實上,兩人不能說是一伙人,只能說交情比其他人厚一些。 但就目前的局面,愉嬪也不準備跳槽,不管怎么說,容貴妃母子獲勝的幾率都要大一些。 哪怕戴嬪得寵,可要等她懷孕生下兒子,兒子還要長得到皇上能放心的將江山社稷托付給她兒子,最少,最少,也要十五年。 不然皇上肯定會選擇立長,不會考慮小兒子。 十五年,甚至于不一定是十五年,這時間太漫長了,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皇上自己或許會覺得他還能活過十五年,可愉嬪對其卻沒有什么信心,所以她并不準備下容貴妃的船。 既然不準備下,那愉嬪自然是希望容貴妃母子成為勝利者,那樣靠著和容貴妃這么多年的關系,自己晚年自己的家族也能日子過得好一些。 也就是因為心里抱有野望,于是愉嬪選擇了試一下容貴妃。 當然如果容貴妃穩不住,那愉嬪的心思或許就會發生變化。 最開始肯定會勸說容貴妃,可萬一勸說不了,容貴妃一意孤行,那愉嬪就會想辦法盡快下船,以免連累都到自己和家族身上。 也別說她不義氣。 從某種程度上講,愉嬪也不欠容貴妃什么。 容貴妃并沒有幫她爭寵,晉封嬪位,從婉嬪那里看來,也不是容貴妃為她說了好話求的,而是皇上按資歷給的。 既然如此,她也犯不著為了容貴妃母子押上全家人的性命,能在容貴妃發昏的時候勸說幾句就夠意思了。 不過就目前來看,容貴妃還是挺穩得住的,這也讓愉嬪放心了不少。 至少這代表著容貴妃不會沖動,不會干出那種讓人一查就露餡的大蠢事來。 那么容貴妃母子這艘船,她還能待著。 *** 黃令曼是不知道愉嬪的心思,就算知道了也不以為然,這后宮沒有誰是傻瓜,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情仇。 有些時候基于利益的聯盟,其實比感情更牢靠。 不過她也沒騙愉嬪,她的確不準備對戴嬪等人動手。 沒必要! 只要那兩次機會能夠成功一次,戴嬪就算現在立馬懷上,明年生下一個阿哥來,并且平安長大,也無濟于事。 因為時間不夠。 等到那個時候哪怕就是十阿哥也還沒到指婚的年紀了,皇子沒有指婚,就沒有妻族的助力,天然少了一半的權利。 到時候自己兒子背靠鈕祜祿氏一族,還有履親王府,哪怕弘歷沒有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留下立她兒子為新帝的圣旨,黃令曼也能有七成把握她兒子能上位。 所以,戴嬪、祥貴人、如貴人三人再得寵,對于黃令曼來說也無所謂。 或許有人會說,萬一人家得寵,盯上了她這個舊寵妃怎么辦? 這里依然要說的就是大清特色國情了。 等到戴嬪三人真能得寵到威脅到黃令曼的地位,她們又不是傻子,就算她們是傻子,她們背后的家族也不是傻子。好吧,就算都是傻子,黃令曼也不會讓他們成為傻子。 到時候比起干掉自己這個貴妃,還不如干掉皇后,讓自己直接成為三繼后,自己的兒子不就成了嫡子,直接完成對黃令曼的兩個兒子進行彎道超車。 根本就不用玩什么,干掉貴妃后,還要辛苦干掉皇后,才能安心的戲碼。 直接一步到位干掉皇后不就行了。 一箭雙雕。 所以黃令曼現在對戴嬪三人真的一點都不慌,她要是真對戴嬪如臨大敵,之前也不會故意拉著那貴人不讓她去救駕,故意留了一個嬪位給戴佳氏。 黃令曼現在更在意的還是自己三個兒女過得如何,還有弘歷那里。 隨著弘歷當皇帝的時間久了,再加上現在和上輩子的情況已經完全面目全非,黃令曼也猜不準弘歷的心思。 但她一直防著弘歷殺母立子這一招,也因此戴嬪得寵,最好是盛寵,黃令曼才高興了。 當然,黃令曼也吸取了孝敬憲皇后和孝賢皇后的經驗教訓,現在每日都會讓如雪給她暗中請脈,確定自己身體健康,沒有早逝的跡象。 黃令曼可不想,自己什么都算好了,什么都算成功了,最后自己卻自然患病早逝。 那樣,黃令曼絕對會死不瞑目。 至于皇后那里。 黃令曼又不是圣人,皇后今日對她的所作所為,黃令曼也看透了,知道皇后打著什么主意。 不過只是這種嘴上的小打小鬧,黃令曼還能無視,因為在后宮這種打嘴仗太多了,反而是那種悶聲不說話,在暗地里搞事的人少。 黃令曼并不準備對皇后動手,一個無子的皇后,對他們母子來說才是最有利的。 當然,其實沒皇后,對黃令曼母子才是最有利的。 只是,黃令曼可沒有把握,皇后死后,弘歷不會立三繼后。 上輩子的事情只能當參考,黃令曼不會去賭這種一旦輸了,就會引發特別大的連鎖反應,甚至于她都沒辦法挽回局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