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等真和大金川打起來,已經是明年三四月的事了。 而且到了乾隆十四年三月,根本就沒打起來,被清兵圍困了近兩年的大金川,早就已經彈盡糧絕兵馬疲困,無力把戰爭繼續下去。 大金川土司色勒奔細直接來了一個投降。 第226章 弘歷病重 聽上去像是傅恒白撿了一個功勞似的。 其實傅恒倒是想真槍實戰的干一場,但奈何弘歷不許,這個“圍困”大金川的戰略是弘歷親自制定下來的,傅恒上了好幾次請戰的奏折都被弘歷按了下去。 弘歷也是被之前的戰事給嚇著了,打了兩年多,一直沒有大下來,萬一傅恒在輸,那就有些……所以采取了這種開支很大,但百分之百能勝利的辦法。 對方投降了,那肯定是自己勝利了呀! 戰爭打贏了,弘歷很高興。 可皇貴妃就不怎么高興了。 前朝的事情,皇貴妃原本就插不了手,她家族在這種事情上也插不了手,所以對于傅恒成為主帥的事,皇貴妃雖然心里有些不爽,但也沒辦法阻止。 皇貴妃之所以會不爽,也是因為九阿哥病逝的時間,實在是太巧了,太打她臉了。 如果只是這樣,皇貴妃雖然對富察家不爽,但也不會仇視,可記下來弘歷的做法就讓皇貴妃很是生氣了。 傅恒領軍離開京城后,弘歷就開始擺出一副深愛孝賢皇后的架勢。 對此,皇貴妃雖然心里有些吃味,但還能忍。 她是一個聰明人,不會和死人計較。 可等到了二月,明明去年冊封圣旨上說好了,二月讓皇貴妃自己親自去舉行蠶禮,但到了時間弘歷卻臨時變卦,不許她去,而是派遣官員代行。 這什么意思? 弘歷要臨時變卦,到底是顧忌富察家,還是覺得她不配為后,后悔了,不想封她為后了? 皇貴妃突然有些心慌。 她的冊封禮是在四月,那個時候傅恒應該已經班師回朝了,到時候…… 事實上皇貴妃猜對了。 原本弘歷去年下的圣旨,皇貴妃的冊封里一切按照董鄂妃當年的來辦,其實董鄂妃當年的冊封禮是按照皇后的規格來辦的,一應都是皇后的規格。 但等傅恒班師回朝后,弘歷又另外下了一道圣旨,將四月皇貴妃正式的冊封禮的規格,變成了按照孝懿仁皇后當年的來辦。 孝懿仁皇后當年的冊封禮,自然不是皇后規格,降低了不少。 什么外命婦朝拜,直接取消。 皇貴妃怎么有資格接受外命婦朝拜呀! 圣旨下來后,皇貴妃臉色都變了,變得難看極了。 這么明顯的差距,是個人都能察覺得到。 不少人都覺得會不會是皇上對皇貴妃有了意見,對她不滿了。 于是,原本后宮對皇貴妃恭恭敬敬的嬪妃和奴才們,不少人心里也多了一些小心思來。 不單單是這些人這么想,皇貴妃自己也有些擔心,如果是因為富察家勢大還好,如果不是,那么…… 原本皇貴妃還想在行冊封禮之后,做些手腳,現在立馬偃旗息鼓,安分老實了起來。 對于她來說,還是封后的事情最大。 只要她成為皇后,怎么著,未來也有一條后路在。 隨著皇貴妃安分了起來,黃令曼等人也不是愛搞事的主,后宮越發趨于平靜。 這也主要是,弘歷現在身子有問題,大家爭寵的積極性不高。 不過卻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件事是去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十月的時候,和敬公主生下一女,因為給孝賢皇后哭喪的原因,這個孩子有些體弱。 第二件事是嫻貴妃在成為皇貴妃后,除了給新晉的幾個嬪位安排了新的住處外,還把原先她自己宮里的兩個嬪妃挪了出來。 那貴人被挪到了永壽宮的東配殿,陸貴人被挪到了承乾宮的西配殿。 皇貴妃并沒有收買兩人,這么安排,主要就是為了惡心黃令曼和舒妃而已,分散黃令曼和舒妃的精力。 黃令曼雖然心里有不樂意,但也沒辦法,誰讓現在永壽宮就她和愉嬪兩人住了,配殿都是空著的。 好在那貴人是個聰慧的主,不是那種會惹是生非連累到自己身上的人。 隨著果親王弘瞻大婚迎娶嫡福晉范佳氏,乾隆十五年大幕拉開序幕。 今年至少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孝賢皇后三年孝期已滿要出喪,第二件是皇貴妃的封后大典,第三件是一年一度的大選又要來了,這一次可是有兩位皇子要選嫡福晉。 和黃令曼有關的事主要是第三件,另外兩件事雖然她會參與,但不是主角,像之前行皇貴妃冊封禮一樣,跟著大家混過去就行了。 不過,誰也沒想到,先來的竟然是——大阿哥永璜病重。 大阿哥永璜自從在孝賢皇后靈堂前被弘歷大罵后,就一直郁郁寡歡,尤其是在得知自己被剝奪了繼承權后,更是大病了一場。近十年的奮斗目光,一朝被毀,猶如信仰破滅,痛不欲生。 雖然去年夏天隨弘歷去了木蘭圍場,可弘歷也沒給大阿哥永璜好臉色瞧,這增加了大阿哥永璜鉆牛角尖的想法——他這輩子完了。 可大阿哥永璜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想著兩個兒子也會被他連累,大阿哥永璜更加痛不欲生郁郁寡歡,終于年初的一場風寒,直接侵入大阿哥永璜肺部,讓他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