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到了這時候,知道這事的所有人心里都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想法——八阿哥永琮怕是熬不起了。 果然,臘月二十九日這一天,太醫宣布八阿哥永琮出痘失敗,病逝,上奏皇上請罪。 皇后接到這個消息后,當場哭著哭著,就暈倒了過去。 弘歷也是心情大壞,雖然已經心里有個這個想法,雖然對永琮沒有對端慧皇太子那么有感情,可到底是自己的親生骨rou呀! 永琮在臘月二十九日這一天殤,還引發了一個問題——喪儀怎么辦? 按照民間習俗,正月是不辦喪事的,哪怕是在正月死的,都得拖到正月后,在舉辦喪事。如果是在正月前死的,那么就要在臘月三十日這一天結束全部喪事。 可問題是永琮是臘月二十九日亥時死的,都大晚上了,換句話說只有明天一天舉辦喪事的時間。 那也太寒磣了一些。 這可是嫡子。 軍機處、禮部、內務府都不是傻子,都不敢擅自做主,只能上奏弘歷,讓弘歷拿主意。 永琮活著的時候,弘歷雖然因其是嫡子,對他高看一眼,并且有意識的減少對庶子的感情??蛇@并不代表弘歷真選定了永琮是繼承人,兩歲不到的年紀,能看出什么資質來。 不過是有個隱形儲君,擋在自己和眾皇子中間,能夠讓自己將龍椅坐得更穩而已。 當然除此之外了,這也和弘歷其他幾個皇子不是包衣嬪妃就是漢女嬪妃所生有關,大清的根基是八旗,不給八旗實際好處,那臉面上的東西總是要給足的,這樣人家才會為你賣命不是。 那面對八旗,弘歷不抬舉皇后所生嫡子,還能抬舉誰呀! 可如果未來永琮平安長大,弘歷最后會不會選他做新帝,其實是不確定的。 但現在永琮不是殤了嘛,自然弘歷滿腦子都是永琮的好,甚至于還有些端慧皇太子的寄情在。 除了感情到位外,現在大金川那邊還在打仗,要用到八旗,也要用到富察家。 皇后的二哥傅清,現在任著駐藏大臣,負責監視藏區那邊。 要知道大小金川位于四川西北部,也是藏民的聚居區。從地圖上看,大小金川往上抬頭一看,就是藏區。 如果藏區和大小金川合流,反了大清,未必不會形成吐蕃當年之勢。 作為清朝的皇帝,弘歷對此有很清楚的認識——治藏必先治川! 藏區那邊,必須要心腹,并且還需要不怕死的心腹去看著。 綜上考慮,弘歷直接下了明旨,說自己十分看重永琮,之前想要選擇永琮當繼承人,沒想到天妒英才讓永琮早逝,自己痛惜萬分,永琮的喪儀要按照皇子的最高標準來舉辦。 至于喪儀,臘月三十和大年初一,可不是單純的吉日節日,弘歷還要去四處祭拜,這事是不能省的,也不能讓人代勞。 所以弘歷下令,正月初二開始正式舉辦永琮的喪儀,那一天在讓永琮入金棺。 至于說民間習俗,那都是漢人的習俗,關他這個滿人皇帝什么事呀! 這道圣旨一下,滿張圣旨都寫滿了對皇后的看重,于是就有人為了拍皇后和富察家的馬屁,上書弘歷,讓永琮的喪儀從端慧皇太子例來舉辦。 弘歷拒絕了這事,畢竟永璉是真秘密立儲過,而永琮沒有,但卻額外給永琮上了謚號——悼敏皇子。 悼敏皇子永琮的喪儀可以說是極盡哀榮,不但在正月里辦,導致這個新年沒人過得好,而且喪儀還極其隆重。 按照之前的規矩,皇子去世27日后士兵可以剃頭,城守尉和爾錦就按舊例照做了。但沒想到各省將軍大臣看見弘歷如此看重皇后,于是皆上奏稱:“官兵皆過百日之后剃頭?!?/br> 于是和爾錦坐蠟了,不但被革職,還被兵部拿解至宗人府圈禁60日,又折罰一年之俸。 除此之外,弘歷在去承乾宮找舒嬪,要她多多安慰皇后的時候,看見林貴人在嬉笑,當下一怒,將林貴人降為了常在,還罰了她俸祿,林常在身邊的奴才也被弘歷仗責一百大板。 表面上看是仗責一百大板,實際上卻是沒一個活下來。 然而這卻更讓弘歷看重皇后、寵愛皇后的流言蜚語更上一層樓,不但在宮外傳,宮里也流傳著。 對此黃令曼沒什么感覺,永琮人都死了,喪儀再盛大又能如何?他自己又看不見。 再盛大,也只是一個皇子而已,永遠變不成皇帝。 至于弘歷對皇后的感情,黃令曼不信是非常單純的寵愛和看重,不然為什么皇后之前十多年都沒有懷上了,而且弘歷還直接將高氏初封為貴妃。 說真的,弘歷剛剛登基的時候,給高家和高氏加恩,這沒毛病,屬于理智正常的皇帝該做的事。 誰讓高斌既有能力,又是先帝心腹,能在江南這個錢袋子的地方震得住場子。 可既給高家抬旗,又讓高氏越過那拉氏成為貴妃,這就有些過頭了。 讓高氏和那拉氏一樣封妃,再加上抬旗,已經是非常大的恩寵了,畢竟高氏當時無子。 至于說試探朝臣的態度,弘歷其實還有其他辦法的,并不是只有這么一個辦法。 比如先帝謚號,加恩母族,提拔自己的伴讀……等等,都可以。 這也是歷史上不少新帝用的招數,不一定非要在后宮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