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黃令曼聞言笑著說道:“本宮不查才說明本宮有問題了,那兇手連皇上都敢害了,也未必不會害本宮。你下去只管去查,不單單是本宮這里,還有底下的奴才那里都要查?!?/br> 聽到黃令曼這么說,如錦才應道:“嗻,奴才這就去?!?/br> 等如錦離開后,黃令曼繼續趴在榻上,回憶今天發生的事情,看看自己有沒有哪里做錯了,好及時查漏補缺。 回憶了一番后,黃令曼發現自己也就是在指著李太醫的時候,痕跡過重了些,其他的都還好。 雖說有些話搶了皇后的話,可那些話都是為了弘歷的身體著想,符合自己的人設,最多就是被皇后記恨一下而已。 在黃令曼心里,皇宮的生存之道就是:人設第一,弘歷第二,宮規第三,皇后皇太后排后面。 不管如何,自己的深愛弘歷的人設是不能塌的。 所以在這方面上和皇后頂嘴,插嘴皇后的話,都沒什么大問題。 畢竟弘歷的龍體為重呀! 明知有人算計了弘歷的龍體,自己還無動于衷,不搶先開口說話,不著急,這完全不符合黃令曼的人設,那樣反而在弘歷事后回憶的時候,會認為黃令曼有問題。 積極沒問題,不積極才有問題! 想想看,黃令曼之前的人設可是連兒女都不如弘歷重要,結果對上皇后卻慫了,這明顯就是愛弘歷,不如皇后權勢,不符合人設。 反而是因為擔心弘歷龍體,搶了皇后的話,和皇后頂嘴,更符合黃令曼以往深愛著弘歷的人設。 至于皇后那邊,黃令曼覺得皇后還是有一點容人之量的,當然如果皇后沒有容人之量,那記恨就記恨唄。 有了這一出事后,就算沒有查到幕后黑手,想來弘歷也會讓人監視后宮,黃令曼身邊又有如錦在,在天天讓如錦給自己請脈的情況下,皇后想要算計她,沒那么容易。畢竟弘歷可以輕松的讓后妃病逝,可皇后卻沒這樣的本事。 就算永壽宮里有皇后安插的釘子,想要誣陷黃令曼,也要真憑實據才行,不是一個奴才隨便說幾句話就能成的。 而且比起黃令曼的這一點點的“不敬”,想來皇后現在的更多心思還是在八阿哥和找到這事真兇身上吧。 至于弘歷那邊。 無論他怎么查,都肯定查不到黃令曼的頭上。 一來這事本就不是黃令曼干的,二來無論是李太醫還是趙太醫,都是黃家在宮外面,利用丟小紙團的方式透露了信息給對方,黃令曼和這兩人根本就沒有什么交集,平日里給黃令曼請平安脈的太醫也不是這兩人。 且不說兩位太醫未必會多事將小紙團的事情說出來,就算說出來了,那是幾天前讓人扔的,行動的人早就不在京城,去哪里查?弘歷和皇后再怎么查,也不可能通過兩位太醫查到黃令曼的頭上。 黃令曼唯二的嫌疑有兩點:第一她之前小產了,很有可能是黃令曼知道有問題,所以故意小產了。第二捅出這事來的源頭,是黃令曼發現了李太醫臉色不對勁。 這兩點如果多疑的人想多了,或許會因此懷疑到黃令曼的頭上。 但問題是,比起這兩點,在這事上半點事都不沾的嫻貴妃、舒嬪,還有大阿哥永璜,嫌疑不是更大? 尤其是嫻貴妃,明年她就是30歲了,這年紀擱在這個時代,加之她前面一直沒有爆出喜訊過,大家都默認嫻貴妃已經不可能再懷上孩子了。 會不會就是她因此一個想歪,不但仇視后宮嬪妃,還仇視了弘歷,覺得是弘歷沒有給她生子的機會,然后…… 這種事情,也不能說沒有。 不是每一個后妃,都只會將矛頭指向其他后妃,還有人會指向皇帝。 舒嬪也是同理。 至于大阿哥永璜,看似不可能,其實細想起來也有可能。 在端慧皇太子病逝,到去年皇后懷上,這么幾年里,肯定是有人看好永璜這個庶長子的身份,在他身上押寶。 巧合的是,這一次事件,所有有子的嬪妃都被絞進去了。 黃令曼這里雖然說小產了,沒有生下天殘的孩子來,可到底懷過,沾染過這事,或許也會因此讓人覺得她不祥,進而失寵。 這種事情可誰都說不好,全看弘歷的一念之間。 這么一看,這最大贏家不就是大阿哥永璜? 不過,疑點就是疑點,弘歷是皇帝,他懷疑人又不需要證據。 黃令曼現在也就盼著,弘歷的暗衛給力一點,早點把“真相”查出來,這樣就算自己有點疑點,弘歷和皇后也不會去深究,仇恨都會朝著“真兇”涌去。 至于說,因為能找到真兇,所以純妃不會因此被弘歷覺得不祥,因此失寵,導致后面弘歷遷怒在皇后的喪儀上大罵三阿哥永璋,絕了他繼位的可能。 老實說,黃令曼考慮過這一點,而且的確是有可能發生。 但比起一個三阿哥永璋,黃令曼更看重的是嘉妃母子,以及上輩子舒嬪生的那個小阿哥。 把這事捅出來,絕了嘉妃母子的上進之路,并且還讓舒嬪沒機會懷孕,畢竟弘歷要調理身子五年,這五年里肯定不會讓后妃有孕,五年后,舒嬪就算懷孕生子,也礙不到黃令曼最后的謀劃了。 黃令曼這一次,表面上看是針對嘉妃母子,其實是針對現在后宮所有想要懷孕生子的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