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還有就是,在高氏死后不到一個月,弘歷就將高氏生前的貴妃儀仗,降到了妃位。而貴妃儀仗往前提高了一節,可高氏卻沒有享用到。 可是偏偏還有另外一件事——高氏在皇宮里死后,弘歷才下令皇貴妃及以下的人,包括皇子公主在內,在臨死之前都要搬出皇宮去吉安所等死,不能死在皇宮里。 這件事其實就能看明顯看得出來,弘歷對高氏的矛盾之處。 你可以說是弘歷覺得高氏死在皇宮讓他覺得晦氣,所以才下了這么一道圣旨。也可以說是弘歷寵愛高氏,不愿意讓其他人享受到和高氏一樣的待遇。 事實上不單單是高氏,弘歷對后宮數得上號的嬪妃,都是這樣。 能說得出弘歷對她們獨一無二的寵愛,甚至于破例的事情,可也能說得出弘歷對她們不怎么的事情,甚至于惡心她們的事情。 黃令曼想了兩輩子,才慢慢的理清楚了到底弘歷對她們是寵愛還是不寵愛,以及弘歷為什么要這么做——按照后世的說法這是pua! 通過在某件事情上打壓你,但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贊美你,這樣反復之后,達到pua你的目的,讓你不自覺的為了得到他的夸贊,去討好他,按照他的喜好而活著,心甘情愿被他利用。 并且還將責任仇恨甩到別人身上,如果他關注你的目光不多,不是他的錯,而是有其他妖艷賤貨不要臉的去爭寵。 在后宮嘗到了甜頭后,弘歷開始了自己對整個朝堂pua的行動,自然如高氏這樣,阿瑪是朝堂上的高官,她的喪儀也是一個弘歷對高家pua的工具。 讓高家對弘歷更忠誠,有什么小心思恨意之類,大概八成全部都朝著皇后和哲憫皇貴妃那邊去了,還有嫻貴妃和自己。 而且這種pua,影響的還不是當下。 在后世,還有不少人,為了一個弘歷到底喜歡誰而爭論不休。 現在黃令曼可以給出肯定回復:弘歷只愛他自己。 上輩子嫻貴妃恐怕就是因為讀書讀多了,明理了,看出來了弘歷的做法,等嫡子長大后有了底氣,不愿意按照弘歷的喜好行事,所以才…… 嗯,也可以是因為,嫻貴妃之前就看出來了,不過是將計就計,因此才懷上了嫡子,但在嫡子長大后,弘歷回過味來了,發現自己被嫻貴妃耍了,因此才…… 之前黃令曼一直覺得當時的嫻貴妃是中了后宮的什么招數,可仔細想想,為什么讓嫻貴妃中招的人不能是弘歷了? 自從那之后,弘歷可就算是放飛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也沒人攔著。 因為攔著他的人,都死了。 想到這里,黃令曼一邊跪在靈堂前,一邊開始在腦子里回憶這幾年弘歷對自己的態度。 弘歷都把這手段用到朝堂上了,黃令曼不信弘歷沒有pua自己。 仔細想了想后,黃令曼還真回憶起了一些事情來。 這幾年黃令曼侍寢的天數呈現直線下降,之前黃令曼沒有在意,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而且哪怕保養得再好,黃令曼也承認自己眼角已經有了些細紋。 可現在想想,弘歷減少來自己這里的次數后,來自己自己的時候,總是會不動聲色的提到其他嬪妃的好,偶爾說起永璠永瑾功課的時候,還會夸贊永璜永璋和永珹…… 也就黃令曼因為知道未來的事,所以心里不慌,便從不接嘴發表自己的意見。要么是裝做沒聽見,要么是就是裝瘋賣傻糊弄了過去。 可…… 現在仔細想想,這聽不符合弘歷之前的動作,不管暗地里的算計是什么,弘歷對后妃尤其是之前對自己還是挺“暖男”的。 這種當著面,挑起雙方嫉妒的事,可不是他之前會對自己做的。 之前黃令曼只看見了弘歷對皇后和高氏這么做,弘歷總是有各種各樣不經意間的辦法,挑起皇后和高氏之間的仇恨。 但這多數時候都是在弘歷登基前,已經登基后的兩三年內,等弘歷坐穩龍椅后,就沒有這么干過了。 是當了皇帝后,失去了謹慎,還是對自己本人很有信心,覺得他已經把自己pua成功了,所以在自己面前露骨一些也不怕暴露出來? 如果是后者……黃令曼覺得弘歷低估了女人,難怪他會在嫻貴妃身上翻船,甚至于上輩子之后也在魏氏那里也翻了船。 不過既然已經明白了弘歷的意圖,黃令曼也不打算改,突然改了自己的性子,會讓人覺得自己以前都是裝出來的。 人設翻車可是大忌。 因此倒霉死得慘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黃令曼雖然之前是沒想明白,但事實上她也依照趨利避害的本能在這么做,只是她是在反過來pua弘歷,讓他認為‘自己真愛他,凡事以他為重,孩子都沒他重要’。 或許弘歷已經信了自己這一套,所以才會在自己面前格外露骨。 至于說如果弘歷是希望自己出手對方后妃皇子,自己不動手,會不會惹怒弘歷。 黃令曼也有應對方法——她可太愛弘歷了,愛到愛屋及烏,愛弘歷身邊所有的人,包括后妃和皇子,自然不會對他們動手,相反還會護著他們。(才怪) 想到這里,黃令曼心里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乾隆十三年皇后薨逝的事,或許就可以靠這個平安順利的度過。 畢竟弘歷罵永璜和永璋太狠了,即便是兩人的確在皇后薨逝后不是特別悲傷,但也沒笑出來,所以弘歷當時那樣,誰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