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皇后在這件事上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而弘歷考慮到的也是他自己的利益。 和皇后通氣后,弘歷在正月二十三日正式下了圣旨晉封病重的高氏為皇貴妃,晉封嫻妃為嫻貴妃,晉封容妃為容貴妃,之后擇吉日行正式冊封典禮。 至于晉封李氏、陸氏,只是口諭,不是圣旨,她們位分太低還夠不著圣旨。 “恭喜主子,賀喜主子?!?/br> 永壽宮的奴才都跪在了黃令曼的面前向她道喜,不僅如此海貴人和莞答應也向黃令曼道喜。 黃令曼滿臉笑容的說道:“都起來吧,兩位meimei也不必多禮?!?/br> 海貴人笑著說道:“jiejie大喜?!鳖D了頓又說道:“jiejie還要去向皇后謝恩,meimei就不打擾jiejie,先告辭了?!?/br> 莞答應聞言也連忙附和。 今日的旨意一下下來,可為是開創了大清后宮一個先例,創造了一個歷史。 黃令曼是第一位以包衣身份被冊封為貴妃的女人。 啥? 你說高貴妃? 高貴妃當年是先被抬了旗,還是抬到的滿洲鑲黃旗,然后才被冊封為的貴妃。 所以高貴妃當時被冊封為貴妃的時候,身份是滿洲鑲黃旗的旗人,不是包衣! 根本就不用多說其他,只憑這一點,所有人都能斷定,容貴妃甚是得寵。 自然沒人會傻傻的在這個時候去觸容貴妃的霉頭,試一試對方到底是有多得寵。 黃令曼的確是要去向頭上的三個“上司”謝恩,所以也并沒有挽留海貴人和莞答應,等兩人離開正殿后,黃令曼就連忙讓奴才伺候自己更衣梳洗。 如錦如霜等人都喜滋滋的伺候著黃令曼更衣梳洗,這種大喜事自然是不能倒在最后一步,很快身邊的奴才就伺候完畢,黃令曼連忙坐上轎輦朝儲秀宮走去。 黃令曼不是第一個到的,離得更近一些的嫻貴妃和陸常在先到,好在后面還有一個李貴人,黃令曼來的稍晚一些倒也不起眼。 “妾給主子娘娘請安,主子娘娘萬福金安?!秉S令曼走進去后很是規矩的行禮道。 雖然心里很不爽,但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的皇后,面上一片平靜笑著說道:“起來吧,坐?!?/br> “謝主子娘娘?!秉S令曼起身,在嫻貴妃對面的椅子上坐下,然后笑著說道:“妾承蒙皇上、皇太后和主子娘娘的恩典,不甚欣喜,特來聆聽主子娘娘教誨?!?/br> 皇后聞言笑道:“你為皇上生育了三位皇嗣,于大清江山社稷有功,這貴妃之位你當得,本宮能教導你的也只是一句本分而已?!?/br> “是,妾定當恪守本分,不讓主子娘娘失望?!秉S令曼低眉順眼的說道。 嫻貴妃聽到皇后和黃令曼的對話后,雙眼眸光微閃,雖然沒有說話,可原本勾起來上揚的嘴角,平復了下去。 這貴妃之位…… 褪去了高興勁后,嫻貴妃坐起來比高貴妃都還沒底。 再怎么說,高貴妃當年是先帝特意指給弘歷的,其阿瑪高斌官居一品有權有勢,冊封之前還抬旗了。 而她…… 總之就一句話——她沒親生兒子,父兄又不給力沒有在朝堂上一展拳腳,嫻貴妃心里很是不安。 畢竟貴妃之位,坐穩了才是高高在上的貴妃,坐不穩那也就是死在沙灘上的前浪而已。 等李貴人從承乾宮趕到儲秀宮后,皇后對四人進行了統一的訓話,然后又派人去了皇上和皇太后那里,詢問兩人是否有時間接見四人。 弘歷沒時間,但皇太后卻有。 于是皇后就領著四人去了壽康宮。 黃令曼不是第一次見皇太后,搬進后宮后,她們每個月都會去拜見皇太后,以示孝道。 皇太后雖然前面爭權,和弘歷和皇后鬧得都不怎么樣,但她對后妃其實態度還行,不親熱也不會故意找茬,更多的是無視忽略。 畢竟她想要的東西,不是折磨后妃就能得到的,更多的還是弘歷的態度,以及皇后的態度。為了這個折磨后妃,那有點掉價,反而會給自己搞出一個“不慈”的名聲來。 所謂母慈子孝。 是不是母不慈了,子就可以不孝了? 沒人敢試。 包括皇太后也不敢真試,畢竟前面就有一個真試的結果——孝恭仁皇后還沒拿到正式的皇太后之寶了,就病逝了。 具體怎么一回事,皇太后自然是不清楚。 但當年孝恭仁皇后為難先帝嬪妃的事,皇太后可是親身經歷過的,當然清楚當時孝恭仁皇后的情況。 最初孝恭仁皇后人是好好的,結果為了小兒子鬧了幾場后,因為敦肅皇貴妃懷著身孕被孝恭仁皇后為難導致她早產孩子生下來就夭折這事,先帝從此也像是真對孝恭仁皇后冷了心,不過十幾天沒有管,孝恭仁皇后就薨逝了。 要說先帝殺母,皇太后自然不信,但要說有人渾水摸魚謀害了孝恭仁皇后,或者是敦肅皇貴妃為子報仇,皇太后覺得很有可能。 所以皇太后在前幾年試探了弘歷幾次,都被弘歷“打”回去后,也就暫時歇了那心,沒有在明面上來了。自然也不會搞出為難后妃這么掉價的事情。 這一次也一樣,皇太后笑著接見了皇后和四人,鼓勵了四人幾句,又問了問嫻貴妃七阿哥的情況后,就讓皇后領著四人跪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