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更何況…… 黃令曼嚴重懷疑弘歷現在到底有沒有生??! 這事老實說,黃令曼還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可從兩輩子以來的總總其他痕跡來看,黃令曼是真覺得弘歷現在是在裝病,或者的確是生病了,可生的卻是很小很小的病,至少沒有到祭太廟要換人那么嚴重的程度。 一來是因為黃令曼在上輩子是真見過弘歷生重病的時候,不想現在一點之前一點風聲和跡象都沒有。 弘歷這個年紀,又兩三天就被太醫請平安脈,而且他還一點都不信靈丹之類,也不愛什么刺激運動的,所以不存在得了能讓人突然暴斃的病。 這會兒突然就說自己病得不能起床祭太廟了,著實有些奇怪。 二來就是因為這個時間很敏感,沒過多久就爆發了“弘晳逆案”,弘歷通過這個逆案,把宗室收拾了一遍,讓宗室變得聽話了不少,至少明面上不敢在和他做對。 弘歷的集權之路,又踏實的往前邁了一步。 第124章 純嬪入旗 對于“弘晳逆案”黃令曼沒有什么好說的,這事一來她插不進去手,二來黃家也插不進去一腳,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另外無論是弘晳真想要造反,被弘歷發現,然后將計就計演了一出戲,最后技高一籌,搶先下手,讓其完蛋。 還是弘晳其實沒有這意思,只是因為廢太子胤礽長子的身份,以及以前被仁皇帝親自撫養的事情,讓弘歷對他進行斬草除根。 其實都一個意思——勝利者通吃,失敗者只能任人宰割。 對于黃令曼來說,現在乃至于未來很多年,朝堂上的大事她都插不了手,因為沒辦法插手。 黃家是包衣,哪怕因為她被弘歷提拔,管的也是鹽政織造,江南那邊的事,黃家有一定發言權,畢竟眾所周知鹽政和織造差不多都是皇上明著安插在各處的心腹眼線??沙蒙线€有邊疆打仗的事,黃家既不管,也沒那個本事。 再加上弘歷處理朝政的手段很高,黃令曼也不用擔心他翻車。 因此比起即將要到來的“弘晳逆案”,黃令曼更看重的還是如何在“弘歷病重”中表現自己,加深自己的恩寵。 說句時候,要不是有上輩子的記憶,黃令曼這個時候也不會想著要爭寵,畢竟她都邁入三十歲這個坎了。 可既然弘歷不嫌棄,那這寵,自然要爭。 黃令曼心里一點都不擔心弘歷生病的事,但抄寫經文的字跡卻有些潦草,她是故意的,故意如此,以表現自己的心慌,表現自己為弘歷擔憂的心情。 因為一直都沒有接到去侍疾的事,黃令曼就一直窩在了屋子里,天天不是抄寫經文,就是跪在佛前給念經祈求佛祖保佑弘歷。 黃令曼沒有去管其他嬪妃怎么做,反正她就這么做了。 又過了兩天,總算是收到了九洲清晏那邊的消息,說是弘歷已經開始接見大臣,尤其是祭太廟回來的和親王弘晝,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病了幾天,堆積的奏折太多,還是別的原因,之后的幾天弘歷都沒有進后宮,也沒有召誰侍寢。 然后弘晳逆案就發生了,這下子后宮更安靜了! 倒是皇后有些不安,因為弘晳逆案里面涉及到了莊親王允祿、怡賢親王允祥長子弘昌、第四子寧郡王弘晈。 之前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富察家也是和這兩家交好的。 嗯,從某種程度上講,雍正朝只有兩家人沒有明面上沒有和怡賢親王允祥交好,然而這“清流”的兩家,都沒有什么好下場。 哪兩家? 年羹堯家和隆科多家。 因為先帝太過信任和寵愛怡賢親王允祥的緣故,其他人都因為各自原因不敢在明面上和怡賢親王允祥交惡,有什么怨恨也只能藏在心里。 嗯,當年弘歷還是皇子的時候,也不敢和怡賢親王允祥交惡。但他心里對怡賢親王允祥也不是沒意見。 說起來也是好笑,除了皇后有些受到弘晳逆案的影響外,弘歷后宮其他人都沒有受到半點影響。 雖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可都知道發生了“逆案”弘歷心情肯定不好,所以大家都挺老實本分的,沒有一個人敢在這個時候作妖。 反倒是弘歷開始了“作妖”。 處理完弘晳逆案后,尤其是將之前宗室的領頭羊莊親王允祿,還有現在大清唯一的不降爵的鐵帽子王怡親王那一脈,給打壓下去后。 弘歷開始了自己的試探,試探現在其他人的態度——他給內務府下了一道圣旨,將純嬪的父母兄弟都入旗。 如果說對于八旗來說,比抬旗還要損害他們利益的,那就是入旗了。 在大清包衣也是旗人,生下來就有口糧。 讓非旗人入旗,也就代表著分東西的好多了,自己得到的就少了。 所以對于抬旗入旗的事,大家都十分關注,因為這確確實實的關系到自己真金白銀的利益。 也不知道是弘歷給得理由太充分——純嬪生了三阿哥永璋,對皇室有功。還是因為看著前面被收拾的人,其他人慫了,不敢和弘歷剛正面作對。 總之這事就這么成了。 此事傳到了后宮,原本有很多放在黃令曼身上的目光,放在了純嬪母子身上。 要知道這可是清朝第一例,純漢女嬪妃全家入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