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唐子歸,你給朝廷上封折子,求皇上下旨,火車沿線就別等了,各條路段同時開工建設,各自負責自己省份那段路,爭取盡快把鐵路建好?!?/br> “嗯,我今日就上書?!?/br> 唐子歸前幾年就已經是菁華大學的博士后了,他如今也領著內閣閣臣的津貼,有隨時給朝廷上書的權力。 唐子歸回去寫折子的時候,菁華大學的海外報和菁華校報聯合起來,他們要寫一篇文章譴責沙俄背信棄義,撕毀合約。 大清報畢竟是官方報紙,要臉,向來言辭都比較溫和。菁華校報可不在乎什么臉面。 在許禮這個大清最強嘴炮王者主編的帶領下,菁華校報一直以言辭鋒利著稱,菁華校報中一代代編輯全是大噴子,連朝廷的政策他們敢批評,其他被菁華校報罵了的,你也就只能聽著。 對內不嘴軟,對沙俄這個未來敵手,那自然有多難聽罵多難聽。 “咱們聯合發一期特刊,把咱們當初和沙俄簽的邊境條約前因后果報道清楚,叫大清百姓都知道事情始末,等咱們真跟沙俄打起來時,咱們大清肯定是占大義這邊?!?/br> 弘晟道:“許主編,沙俄跟瑞典戰爭的內容也該添一些?!?/br> “添,你是海外報的主編,這段內容就由你來主筆。咱們這期特刊就一條主旨,要全天下人都知道沙俄不是什么好玩意兒?!?/br> 許禮成為菁華校報的主編已經八年了,他該噴的時候比誰都沖在前頭,但該給朝廷鋪路的這種時候,菁華校報也走在前面。 當年為了辦校報方便,菁華大學后門處專門開了一家印刷作坊。許禮和弘晟上午才編寫完,下午菁華校報和海外報的聯合特刊就從菁華大學印刷作坊送去大清各地書鋪。 京城肯定最先看到這期新鮮出爐特刊,書鋪、茶坊、酒樓等地,到處都是討論沙俄的聲音,連碼頭上干活的力工都能有理有據地罵兩句沙俄不是東西。 衙門散衙,朝臣們下值回家,路上買一份報紙,回家看完后都嘆了聲,這官兒真是越來越不好當了。 以前只有他們這些朝臣知道的內部消息,如今天下皆知,靠科舉的門檻攔不住普通百姓了,為了坐穩自己的位置,以后還得繼續努力,別跟不上皇上的步伐,被扔下了。 一晚上的工夫,天津港的快船把特刊運到江南,再擴散到兩廣地區,到云貴川,到了云南開化府鋼鐵廠。 年羹堯看完報紙,臉色一下冷了:“朝廷從今年上半年開始,一直在全力修鋼鐵廠,建鐵路,為了運礦,把民間的商船都借用了,甚至海軍的船都調動起來了,有些人還說朝廷太過浪費民力,如今看到這期特刊,不知道他們又該如何辯駁?!?/br> 鐵道副總督朱軾看完特刊后對小廝說:“幫本官去把今年三月那期《海外報》找出來?!?/br> 三月的《海外報》,主要報道了沙皇彼得一世親自訪問西歐的消息,海外報編輯推測彼得一世要去法國,商談讓法國放棄繼續支持瑞典。 年羹堯也記得這期報道,他道:“若是推測沒錯,今年夏天的時候法國應該已經和沙皇達成協議了?!?/br> “等等吧,現在已經十一月了,不管有沒有達成協議,歐洲的消息很快就會送回來?!?/br> 他們大清和歐洲相距太遠,菁華大學外語學院的學子去了歐洲后,把獲取的消息從歐洲傳回大清,幾個月就過去了。 胤禩也看到了這篇特刊,他心里已經篤定法國已經放棄支持瑞典了,瑞典陷入了孤立中,等過完這個冬天,瑞典將無力反抗,只能割讓土地給沙俄。 快的話明年秋天,遲的話后年夏天,沙俄一定會調轉向東,對大清出兵。 北線火車鐵軌還沒鋪好,大清的北境防線還沒形成,明年最好別打,最好的法子,就是想辦法把戰爭拖過明年。 一旦北線火車鋪通,無論沙俄從西北入侵準噶爾,還是從東邊入侵黑龍江,大清都能以逸待勞,支持八旗將士打一場大戰。 康熙在葉家坡待了大半年,從歐洲送來的消息,菁華校報和海外報聯合特刊幾乎同時到達康熙手里,康熙看完兩邊的消息,親自寫了封信。 “梁九功,把信送去海軍駐地,用最快的船送去京城?!?/br> “奴才這就去?!?/br> 海參崴。 琿春的貝勒街這幾日被戒嚴,除了海軍的人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原本住在貝勒街的百姓,這幾日也閉門不出。 從白日到夜里,十四爺府上的哭嚎聲,大到住街對面的百姓都能聽到一兩句,百姓嫌聲音吵鬧,若是半夜被吵醒,還要罵幾句毛子怎么還不死,海軍都是吃干飯的之類的話。 臨時被抽調過來的菁華大學外語學院的師生們,他們這幾日一直在十四爺府上,他們最清楚,海軍可不是吃干飯的,一個個都是刑審的好手。 “我的娘耶,嚇死我了!” “我才叫嚇死了好不好,我翻譯的時候聲音都在抖,那個負責審案的大人還笑著安慰我,叫我不要怕?!?/br> “老天爺啊,他越對我笑,我越怕,我生怕他笑著笑著,突然就把烙鐵貼我嘴上?!?/br> 外語學院畢業的學生,要么去朝廷當官了,要么去葉家坡了,還有些去歐洲了,他們這一批臨時叫來的翻譯,都是沒見過世面的學生,頭一天來的時候人都嚇傻了,這幾日膽子大了點,但也只稍微大了那么一點點。 lt;a href= title=西涼喵 target=_blankgt;西涼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