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鄔思道心里一動:“主子,難不成九貝勒他……” 胤禛微微頷首。 鄔思道頓時大喜過望,好事,天大的好事啊,若是九貝勒那邊幫著主子,漢臣這邊就穩妥了。 “以前如何,以后還是如何,少說,少問,且等著看吧?!?/br> “主子說得是?!?/br> 萬壽節后,胤祥去吏部當差,他上任第一日就遇到一件大事。 吏部郎中陳汝弼受賄三千兩銀子,被都察院彈劾他婪贓恣縱,陳汝弼不服,堅持上奏,康熙打回去重審。下九卿詹事科道復查重審后上奏贊同都察院審議,以行賄作弊之罪,判陳汝弼絞刑。陳汝弼喊冤,李光地、姚元景等漢臣紛紛上奏皇上,請皇上明察。 康熙下旨,案子轉到刑部,陳汝弼還是那句話:“臣無辜抱屈,請皇上還臣清白?!?/br> 胤禛交代刑部尚書王掞嚴審。 審問陳汝弼那日,胤禛、胤祥都在隔壁房里聽著,給陳汝弼定罪的三封書信陳汝弼一封都不認,說這不是他親手所寫。 “只有三封真假不知的書信,都察院那邊就給人定罪了?還上奏要判陳汝弼絞刑?”胤祥氣得不行:“他們這是誣告?!?/br> 胤禛叫他坐下:“十三弟別急,且聽王掞慢慢審問?!?/br> 陳汝弼是何人? 陳汝弼是康熙十八年的三甲進士,任知縣時,因他推行善政,在地方頗有官聲,后擢升為刑部主事,后提拔為員外郎,幾年后又轉到吏部,在吏部文選司任郎中,專管地方官升遷、改調之事。 王掞審問軟硬兼施,不放過一絲嫌疑,陳汝弼知便說知,不知便說不知,苦熬三個時辰后,對陳汝弼的審問進入尾聲,墻那邊的審問還在繼續,墻這邊的胤祥忍不住苦笑。 “這樣一個剛直不屈的好官,竟然因為不愿和那些貪官合謀,就被栽贓貪污受賄,簡直太可笑了,滑天下之大稽!” “他們是不是覺得九哥走了,我這個十三阿哥是擺設,我剛上任他們就敢拿吏部的郎中出氣?” 胤禛按住十三弟:“別生氣,誰有罪誰無罪,總有查清楚的一天,只要你四哥我還是刑部主理,黑的就不會變成白的,白的也不會變成黑的?!?/br> “四哥,你不明白!” 胤祥不只是生氣那些人誣陷陳汝弼,他更氣的是,為了吏部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兒,都察院、九卿詹事科道他們竟然敢聯手幾次三番地對陳汝弼下手。 “這可是京城啊,他們膽子這么大嗎?不怕被查出來嗎?不怕皇阿瑪的怒火嗎?” “四哥,太荒謬了,天子腳下,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我不敢想象,若是叫他們得逞了,下回他們還敢蒙蔽皇阿瑪,cao縱朝廷,那以后大清各地的官員調任是不是得他們說了算?” 胤禛安撫地拍拍胤祥肩膀:“你說的我都知道,相信四哥,總有一日,朝堂會變?!?/br> 胤祥直直地看著四哥,半晌,他仰天長舒一口:“四哥,我只盼著這一日早些來?!?/br> 陳汝弼貪污之事查清,陳汝弼并未貪污瀆職,他只犯有微小失察之過。他無罪,有罪的自然是給他定罪的那些人。 陳汝弼因個性耿介,不愿意跟收受賄賂得罪了給事中王原等人,才被王原等人結成團伙彈劾。 康熙知道審問結果后大怒,把牽扯此案的所有官員全部下獄,經刑部嚴審后,被罷官、免職、追責等多達四十多人。 康熙召見陳汝弼,對他道:“愛卿受苦了,你之品性如今滿朝皆知,朝廷正需要你這樣的能臣!” 陳汝弼苦笑,他磕頭不起:“臣如今已年近六十,望皇上準老臣告老還鄉?!?/br> 康熙再勸,陳汝弼跪地一言不發。 康熙勸不動,提筆寫下一首詩:百草千花一時新,此君林下始知春。雖無令色如嬌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陳卿,不必因小人作祟就退避三舍,你之德行,自有幽香傳世人。留下吧,大清需要你?!?/br> 康熙親自把這首詩送到陳汝弼手上,陳汝弼顫抖著聲音道:“臣,謝皇上賞賜?!?/br> 康熙微微一笑:“胤祥年輕,你們這些老臣多教教他,李德明年近六十能入閣,朕瞧著陳卿也有閣老之姿嘛?!?/br> 李德明笑道:“皇上向來慧眼識人?!?/br>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陳卿近日辛苦,準許回去歇息三日再去衙門當差?!?/br> “謝皇上!” 受冤者申冤,有罪者受罰,這是最好的解決,但胤禛、胤祥都知道,若是不割掉爛rou,這只是潰爛的開始。 陳汝弼之事來得快解決得也快,還未掀起多大的風浪就平息了,外官若不是消息靈通都不會知道。 年羹堯年紀輕輕就能得皇上看重擔當大任,如今又在云南任巡撫,統管政事,他的消息自然十分靈通。 “看來本官出來得正是時候?!?/br> 年羹堯的貼身小廝笑道:“主子您可別自夸了,要說最有先見之明的,應該是主動求退的九貝勒吧?!?/br> 年羹堯笑道:“你這小子倒是沒說錯,九阿哥是聰明人?!?/br> 太子爺位置還算穩固,就算太子爺位置不穩,九阿哥這樣的性子服不了眾,上位的希望渺茫,既然如此,還不如退得遠遠的,等以后時機成熟了再回京,那才好呢。 年羹堯往椅子上一靠,懶洋洋地蹺起二郎腿,端著春茶喝了口,微微閉著眼,哼起了青樓里最受花娘喜歡的小調。 lt;a href= title=西涼喵 target=_blankgt;西涼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