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家都在埋頭苦吃,有空瞟一眼就算不錯了。唐子歸被晾在那兒有點尷尬,葉舟拉著他去打飯,還叫他快點吃。 葉舟知道要去南方,在路上肯定沒有這么好的伙食,他埋頭猛吃,又是拌面又是油條,最后還要來半碗小米粥溜縫,最最后,拿了兩個白白胖胖的包子塞包里帶走。 他也不是個例,葉舟他們也拿了包子,葉舟指點唐子歸:“你要喜歡吃辣口的可以帶一罐楊大廚炒的rou末香辣醬,特別好吃,唯一不好在罐子上,你要小心裝著,否則木罐子里的油容易流出來?!?/br> “蓋子上弄個橡膠圈就不會漏了?!?/br> “你說什么?” “沒啥,咱們趕緊走吧?!毕鹉z圈回頭再說。 唐子歸跟在葉舟身邊,他們騎馬去東直門兒,然后走水路南下。 唐子歸翻身上馬,等了會兒,包養他的富婆jiejie沒來,那個脾氣不怎么滴的九阿哥來了。 唐子歸薄薄的身板兒在侍衛里太顯眼,胤禟看了他一眼,上馬。 “出發!” 一行人騎馬到東直門,唐子歸看到好幾個衣著富貴,容貌俊秀的高中生騎馬過來,嘴上都喊九哥。 這些都是皇子?這幾個誰是誰? 唐子歸眼睛不夠看,到處打量,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九阿哥和其他幾個阿哥迎過去,他們喊那人大哥。 大哥,那就是康熙的大兒子胤褆?mama耶,我看到書上的真人啦。 唐子歸還想再看,葉舟帶著他上船,他們跟那幾個皇子不在同一條船上,看不著了。 一條一條大船排開,唐子歸滿心滿眼都是這些大船,他問葉舟:“我能進里頭看看嗎?” “這會兒不行,等會兒船開了我帶你去?!?/br> 他們乘坐的這艘船是葉氏商行的船,自家的船,想怎么看怎么看。 兩刻鐘后,開船。 葉舟帶唐子歸去看船,船老大親自前來引路給唐子歸介紹,船老大對大船非常自豪。 “順治朝的時候咱們全面禁海,不許片帆入海,我爹那輩兒就沒看到過大船?!?/br> “到咱們康熙朝,臺灣收回來后一口氣開了閩、粵、江、浙四大海關,大船咱們也能用了,也允許咱們打造雙欖商船,但是粱頭不能超過一丈八尺,載重不能超五百石,船上舵手不能超過二十八人?!?/br> 唐子歸昨兒還在長福莊和計量單位做斗爭,此時他心里默默計算,船高不能超一丈八尺,那就是不能超過六米,五百石約三十噸,最大載重也太小了點吧。 “那些洋人的船大不大?” “大著呢,我在海關見過,遠遠看著就跟一座大山一樣,聽說洋人的船最大能裝一萬石的貨物,每次他們來咱們海關買東西,那真是大場面?!?/br> 一萬石,也就是六百噸左右,比起朝廷規定商船最大不能超過三十噸,這個差距太大了。 “小年輕別嘆氣嘛,我們的商船雖然比洋人小,朝廷出海的船比洋人的船大?!?/br> “多大?” 船老大道:“能有一萬五六千石,比洋人的船大好大一圈,聽說是明朝時期傳下來的寶船?!?/br> 哦,那就是兩千噸的船,現在看確實不小了。但是要和以后比的話,就有些不夠看。 按照現代的規定,載重噸級在三千噸以下的船舶都叫小型船舶。遠洋航行的船至少幾萬噸起步,多的有三十萬噸。 富婆jiejie如果要搞遠洋航行的大船,任重道遠。 唐子歸回過神來,朝廷不允許造超過三十噸以上的大船,富婆jiejie一個勁兒地叫手下人研究大船,聽說在廉州府弄了個海灣已經開始建了,真不怕被抓?富婆jiejie勢力這么大了? 負責船廠的劉山和唐子歸在同一條船上,唐子歸不懂就問,劉山得了主子的吩咐也沒有瞞他。 “四個海關都在南邊,大船一旦造起來十分顯眼,根本隱藏不住。所以我們在廉州府的那個船廠如今主要是試試那個冒煙兒的大東西能不能裝到船上,大船根本就還沒開始建造?!?/br> “那到底建不建?” “建,但是不能在南方建?” “去哪兒?” “海參崴?” “我艸,海參崴咱們能做主?不跟俄國商量?” “怎么不能做主?”劉山感覺這話說的奇怪。 “康熙二十八年的時候咱們就和俄國人簽了尼布楚條約,烏第河以南都是咱們大清的土地。何況,海參崴西南方向就是大清的龍脈長白山,再如何也不可能把海參崴給外人吧,除非大清……”要亡了。 劉山和唐子歸對視一眼,唐子歸明白他沒說出口的意思,唐子歸輕哼,可不是要亡了么,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也就一百四十年左右。 劉山的兒子才十幾歲,他和他兒子應該看不到了。不過如果劉山的兒子五六十歲老來得子,也就是劉山的小孫子如果活的夠長,說不定能碰上大清滅亡的開端。 左不過,也就是兩三代人的事情。 一百四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要是現在開始努力,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唐子歸突然覺得,老天見不得他被車撞死,一定要他穿越來這里果然是對的,他就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命運的男人吶! 怎么辦,感動的好想哭! 唐子歸頓時覺得渾身充滿力氣,他忙問:“海參崴就不會被朝廷查?” lt;a href= title=西涼喵 target=_blankgt;西涼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