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清穿]福晉已經三天沒打我了、九福晉鬧和離日常[清穿]
“您放心,我早就畫出來了?!敝皇侨眰€把地圖拿出來的理由。 知道富婆姐早已有了規劃,唐子歸就放心了,去廚房點了許多好吃的,胡吃海塞一頓,隔日一早提著新鮮出爐的包子回天津港。 林敬住在文華大酒樓,天剛亮他就叫小廝在門口盯著,小廝見唐廠長回來了,趕緊去請林敬下樓。 “喲,林少東家,用過早飯沒有?” “勞您過問,剛準備吃?!?/br> “那您嘗嘗我的包子,還熱著呢?!?/br> 唐子歸提了一食盒包子回來,他再大的肚子也塞不完。這幾日天氣熱,放到中午怕放壞了,碰到林敬,就給他了。 林敬也不嫌棄,就著唐子歸給的包子,再叫了一碗粥,一碟小咸菜配著吃。 唐子歸在林敬對面坐下,叫小二送了一壺茶來,他一邊給自己的倒茶一邊說朝廷的安排,待他說完后,他道:“總之,你們先等等吧,明年要開辟新南疆,歐洲等后年吧?!?/br> 新南疆啊,那邊那塊地林敬聽說過,好像是歐洲的荷蘭人常去那個島上,他以為只是葉家坡那般大的小地方,聽唐子歸說起來,竟然如此寬廣? 唐子歸笑道:“那塊土地上沒什么人,下南洋漂洋過海過去討生活的土著也不多,要不然當地生活的人也不會被坐船過去的荷蘭人欺負?!?/br> “你們老家若是有人想換塊地方過日子,等明年新南疆被咱們占了,叫他們跟船過去就成?!?/br> “我記得你們廣州有很多礦廠,前些年因為常鬧事打架,朝廷嫌難管,煤礦廠都給關了,這些人若是去新南疆開礦正合適?!?/br> “多謝唐廠長告訴我如此重要的消息?!?/br> “小事情,等到明年,這個消息定會傳遍,不用我說你們也會知道?!?/br> 林敬用商行去歐洲做生意作為試探,其實就是想知道大清后續對海軍、海疆有沒有什么新政策,林敬他們一直警惕著,生怕哪一日又要開始海禁了。 通過唐子歸從瑞親王福晉那兒聽到朝廷明后年的安排,林敬心里頓時安穩下來。 解決了心里的一件大事,林敬一定要請唐子歸吃飯,唐子歸哪里有空,船廠這幾日忙得很呢。 唐子歸多次拒絕,一邊拒絕一邊往外跑,林敬跟到門口,唐子歸利索爬上馬車,跟林敬擺擺手就趕緊跑了。 “少爺,葉氏商行的人真怪,從上到下,無論是葉家坡的大管事劉山,還是瑞親王府的大管家孫全,還有唐廠長他們,一個個都不愛跟外頭人吃飯,也不收禮?!?/br> 林敬笑道:“說奇怪,也不奇怪,畢竟他們有個大方的主子。比起跟咱們吃飯,人家好好干活得到的更多?!?/br> 更何況,林敬知道葉氏商行內部查賬查的厲害,若是拿了不該他們拿的銀子,以后就完了。對唐子歸他們來說,拿主子給的銀子才拿得最安穩。 林敬吩咐小廝:“你去點菜,把文華大酒樓有的菜都點三份,送到菁華船廠食堂去,就說我們林家今日提船,高興,請船廠兄弟們吃席?!?/br> “好嘞,奴才這就去?!?/br> 趕在午時前,小廝和文華大酒樓的小二們一起把宴席送到船廠,回去的路上路過菁華大學后門,看到一個衣著樸素的年輕人扯著菁華大學那位副校長王聞遠在說什么,王聞遠表情十分為難,好似叫那青年趕緊走。 “那邊在鬧什么呢?” 文華酒樓的小二道:“那位呀,是個奇人,他叫許禮,是四川來的一個秀才?!?/br> 說起那人叫許禮,小廝一下想起來:“他寫的文章被皇上夸獎那個?前幾日鋼鐵大船大海,還請他們去看了是不是?” “哎,就是他。前日去海上看完大船回來,就鬧著要去菁華大學當老師?!?/br> “那怎么能行,菁華大學的老師定然是進士吧?!?/br> 小二搖搖頭:“那你可說錯了,墨家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都是舉人,許耕耘老先生只是秀才,其他學院的老師也是秀才舉人居多。如今吶,菁華大學內的進士,我知道的只有副校長孔易,和數學學院的兼課老師年希堯?!?/br> “那怎么不讓許禮進去?他寫的文章皇上都夸呢?!?/br> 小二笑道:“咱們主子瑞親王福晉辦這所菁華大學本就不是教人寫文章的,許禮進去有什么用?咱們主子若是要找教人寫文章的老師,別說進士了,三鼎甲如今也能請來?!?/br> “小二哥說得有理?!?/br> 兩人有說有笑地走了,只留下許禮還在菁華大學后門處扯著王聞遠苦苦哀求:“王副校長,就算不能進學校當老師,我給您打下手也行。您若看不上我,您看食堂里缺不缺切菜的,學校里缺不缺掃地的,我都能干!” “學校食堂不缺人,掃地都是學子們的活兒,真不用?!?/br> 王聞遠無奈:“您如今也是聞名天下的人物了,雖是秀才之身,去哪兒任教別人都會迎您進門,何必來我們這兒歪纏?” “可別處不是菁華大學!” 許禮就是沖著菁華大學來的,他就想知道,菁華大學究竟能不能救民于水火,究竟能不能富民強國。 看著許禮,王聞遠想到了當初的自己,他當初也是沖著菁華大學的名聲而來,只要瑞親王福晉肯讓他進菁華大學,他當初也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王聞遠終究于心不忍:“行吧,我叫人帶你去京城去給咱們校長請個安,你想如何,就跟校長說吧,校長留不留你,看你自己的本事了?!?/br> “多謝王副校長!”許禮深深拜下! 王聞遠從后勤部找了個人,把許禮的情況告訴他,叫他帶許禮去見瑞親王福晉。 “王副校長,我跟您看法一樣,許禮這種除了寫文章之外一無所長之人,主子恐怕不會留他?!?/br> “先帶去叫主子見見吧,主要是他太過執著,心意難得?!?/br> 王聞遠想給許禮一個機會,許禮也知道,這個機會很渺茫,若是抓不住,他就只能另想辦法了。 許禮是個耿直人,見葉菁菁的時候直接把心里話說出來了,葉菁菁好奇地問他:“我若是不同意,你的另外一個辦法是什么?” 許禮咬牙道:“瑞親王福晉若是不答應,我預備去天津找點活兒干,等明年菁華大學招生考試的時候去參考,不能在菁華大學干活兒,我就去菁華大學讀書?!?/br> 葉菁菁撲哧笑了,坐在一旁陪福晉的胤禟多看了許禮好幾眼:“你就這么想進菁華大學?” “你懂什么,菁華大學是我心中圣地?!?/br> 許禮對葉菁菁這位校長十分客氣,對瑞親王胤禟,他完全展示出性格中的狂狷,一點都沒把這位位高權重的親王放在眼里。 胤禟冷笑,對福晉說:“這人爺不喜歡,把他趕出去?!?/br> 許禮據理力爭:“你喜不喜歡有什么要緊,我又不是替你干活兒?!?/br> “你現在腳下踩的是本王爺的地方?!?/br> 葉菁菁趕緊攔住胤禟:“你跟他計較什么,當初唐子歸來府上的時候你不也沒搭理他嘛?!?/br> “這人比唐子歸討厭!” 許禮冷笑:“我也不喜歡你,難道你以為你就討人喜歡了?” 胤禟咬牙切齒地瞪福晉,他沒張口,但是渾身都透出一個意思:這人說話這般難聽,你還要留著他? 葉菁菁拉著胤禟小聲道:“你又不是沒見過他寫的那篇文章,他罵人還少了?” “瑞親王福晉?!?/br> 許禮還等著葉菁菁的回復。 葉菁菁輕咳一聲,問他:“你最擅長做什么?” “寫文章?!?/br> 葉菁菁看著許禮有些為難,許禮身上的桀驁不馴的脾氣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是她喜歡的,但若把他留下來,他能干點什么呢? 寫文吶,葉菁菁突然想到了:“許禮,若是讓你辦一份校報,你可愿意?!?/br> “校報是什么?” “校報呀,你可以理解為定期印刷出版的文章合集,校報嘛,上面主要寫與學校、老師、學生有關的文章。比如把,你之前寫的那篇何為大學批判類的文章,就可以發表到校報上?!?/br> 許禮瘋狂心動:“我寫什么都能發表?” “那肯定不能,你若是去辦校報的話,你是副主編,主編就讓孔易副校長擔當,你編寫的校報出版前,必須孔易認可通過才能發。若是你跟孔易意見達不成一致,可以再轉交給我進行審核?!?/br> 葉菁菁想了想道:“學校里每個學院要印書、印刷卷子,每次送到京郊印刷廠也麻煩,回頭就在菁華大學內部修一家印刷廠吧,以后印刷校報也方便?!?/br> 葉菁菁看向許禮:“對了,還沒問你,你想不想做這個副主編?” “我愿意!我太愿意了!” 葉菁菁點點頭道:“你可以寫文章,學校的老師、學生也可以投稿,像是他們的研究進度,學校內的大事,優秀學子采訪,朝廷內政策調整等等,都要放到校報上去?!?/br> “采訪是什么意思?” 葉菁菁懶得跟許禮解釋,她道:“明日我叫你送人回去,隨后就去找菁華船廠的廠長,就說我說的,叫他教你怎么辦校報?!?/br> 葉菁菁交代:“校報一月發一次,咱們學校的學子可免費領取一份,外面的人若是要買校報,你和兩位副校長商量定個價吧,別太貴?!?/br> 許禮喜笑顏開:“校長,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我定然好好辦校報,讓菁華大學的老師和學子們都為咱們菁華校報驕傲?!?/br> 葉菁菁:“……” 一份報紙罷了,倒不用上升到如此高度。 許禮這個討人嫌的被請下去,胤禟十分不爽地輕哼一聲,葉菁菁趕緊哄他:“你是大清的瑞親王,跟他一個一根筋的秀才計較什么?!?/br> “爺就是要計較,偏要計較。爺是親王,難道碰到事兒了還不能生氣了?” “你想生氣就生氣嘛,我也攔不住,我只是怕你氣壞了身子,到時候傷在你身,疼在我心,我該多難過呀?!?/br> 胤禟一下樂了:“你這個油嘴滑舌的婦人!” 見他笑了,葉菁菁捧著他的臉親了一口,揉揉他的俊臉:“你呀,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以前都是你哄我,現在還要我來哄你?!?/br> “那你哄不哄?” “哄,你是我心肝兒rou,怎么敢不哄?!?/br> 胤禟痛快地大笑一聲,胳膊一使勁兒,把福晉抱在自己腿上坐著,他摟著福晉的腰:“我問你,那個校報是不是像朝廷的邸報?” “沒錯,都是類似的東西。只不過朝廷的邸報是給官員看的,旨在讓朝廷內外的官員了解朝中大事。校報么,是給學子們看的,旨在讓學生們知道學校內的大事,和他們學院有關的大事,校報便于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能讓學子們對菁華大學更有歸屬感?!?/br> 便于管理,有歸屬感,胤禟道:“朝廷能不能辦個面向整個大清的校報?” “面向整個大清的就不叫校報,那叫大清報?!?/br> 葉菁菁笑道:“若是大清對民間發報也是好事。首先,便于朝廷宣傳政策,比如朝廷給海軍增加軍費,這對沿海百姓來說是件大事。其次,便于統一民心,比如朝廷查貪,什么人犯什么罪被罷免,多少人砍頭等等,百姓若是看到這些消息,定會夸皇上圣明吧?!?/br> 胤禟道:“還有一個好處,若是百姓知道朝廷收稅多少,官員想加稅貪污就會被百姓知道?!?/br> “是呀,百姓舉報貪官蔚成風氣,百姓對官員的監督加強,這就意味著朝廷對外官的控制力就相對加強?!?/br> 胤禟連忙道:“這事兒要趕緊告訴四哥?!?/br> 葉菁菁笑道:“這會兒倒是不用急,不如等到年底,到時候你們戶部又要查賬、又要推行新的做賬法子,到時候正好用報紙宣傳宣傳。百姓們通過大清報知道他們每個一年要交哪些稅,各地具體是多少。還有,朝廷給哪些地方免過稅,也得讓百姓知道?!?/br> “福晉,還是你想得周到?!?/br> “呵,還有更周到的,開年不是要實行養廉銀制度么,四哥做了好事,該讓全天下都知道。那些官員再敢明目張膽貪污,看他們怎么有臉皮?!?/br> 康熙主要靠平衡官場治國,雍正想打壓貪官污吏,靠得民心穩住愛新覺羅家的皇位。既然如此,繞過中間的官員,直接和百姓對話,是個好選擇。 說起皇阿瑪,胤禟冷笑:“皇阿瑪就愛藏著掖著,生怕百姓變聰明了不好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