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清穿]福晉已經三天沒打我了、九福晉鬧和離日常[清穿]
“福晉,你如何說?” 胤禟習慣地看向葉菁菁,胤禎也看向九嫂。 “岱布,前些日子你問我多要的那批糧食就是給漠北的吧?!?/br> “正是?!?/br> “我叫人拒絕你的時候也說明白了,并不是我不想幫你,葉氏商行的船就那么多,就算我從其他商行那兒借船運糧,也達不到你要的數目?!?/br> 岱布不慌:“你有解決的辦法吧?!?/br> 岱布認識這位皇子福晉兩三年了,她是什么人,他多少了解一些。不得不說,比她阿瑪齊世更精明。 葉菁菁微微一笑:“要想達到你們要的數目,必須跟海軍借船才行?!?/br> “如何借?” “你們寫封信,我叫人快馬送去京城交給四貝勒,四貝勒進宮找皇上商量借船之事?!?/br> “能成?” “大概率吧,蒙古對大清如此重要,若有法子,朝廷不會坐視不管?!?/br> 袞臣一點猶豫都沒有,當場寫了信交給葉菁菁,岱布也寫了封信陳述草原今年的慘狀。 胤禟和胤禎都寫了信給四哥。 一共四封信,葉菁菁當著袞臣的面把信交給葉淮,叫他快去快回。 葉淮正要走時,袞臣叫住他。 “貴客有何吩咐?”葉淮問道。 袞臣目光如炬:“你告訴四貝勒,若是他促成此事,我們漠北蒙古,記他的情?!?/br> “貴客之言,我等記下了?!?/br> 葉淮一刻都不敢耽擱,十人二十匹馬,一路輪換著騎,早上出發,傍晚就到了京城。 胤禛剛下值回府,見完葉淮等人后,匆忙坐馬車進宮。 沒有選擇騎馬,是因為他需要一點空檔好好想想,該如何跟皇阿瑪提這事兒。 九弟和九弟妹,真是給他送來一份好大的人情! 胤禛到乾清宮殿外求見皇阿瑪,他略站了片刻就被傳進去了。 “這么著急前來,所為何事?” “稟皇阿瑪,為漠北蒙古冬日缺糧之事?!?/br> 康熙突然坐直身子,眼神銳利:“你要向朕稟報漠北蒙古之事?” 胤禛跪下,舉起手中四封書信:“漠北蒙古車臣汗部烏默客長子袞臣到海參崴找九弟買糧?!?/br> “梁九功!” 梁九功忙上前取過四貝勒手中的信,送到御前。 康熙手有些重,信紙被翻得嘩啦啦作響。 胤禛跪著,一聲不吭。 “呵,老九福晉如今越發能耐了,朕只當她跟草原上做點小買賣,她竟然都開始倒賣糧食了?!?/br> 半晌,康熙把四封信丟御案上:“老四,你說該如何辦?” “滿蒙是一家,且漠北那邊已經來人了,兒臣認為,如今咱們既然能幫得上忙,于情于理,該幫?!?/br> “呵,也是,朕要是不應,漠北漠南該埋怨朕了?!?/br> 胤禛磕頭:“皇阿瑪乃天子,您對蒙古各部向來親近有加,皇阿瑪多想了?!?/br> “站起來?!?/br> 胤禛猶豫,懷疑自己聽錯了。 “老四,站起來?!?/br> 胤禛這才慢慢站起來。 “頭抬起來?!?/br> 胤禛抬起頭,直視皇阿瑪,他頭一次看清皇阿瑪的臉,威嚴、蒼老、陰沉、疲倦。 “你認為,蒙古是敵是友?” “現在是友,以后或許可能是敵?!?/br>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當前事情若不解決,這個友立刻就會變成敵。這是陽謀。 康熙似笑非笑,他身體往后微微一仰:“梁九功,給海軍傳朕旨意,借船給蒙古運糧?!?/br> “是?!?/br> 胤禛心里微微松了口氣,這件事,算是成了。 胤禛原地站了許久,見皇阿瑪沒說話,他行禮退下。 “胤禛?!?/br> “兒臣在?!?/br> “不要試圖越過朕跟蒙古來往?!?/br> “兒臣不敢!” 胤禛心里一凜,九弟那兒,皇阿瑪是不是對九弟不滿了。 葉菁菁如今不怕康熙對她不滿,反正又不是頭一回了。再者說,對于康熙這樣精于算計的人來說,說不好處有時候也好處,只要你沒過線,只要他覺得你還有用。 這次她事先稟報了,做了她該做的,答不答應康熙說了算。好歹是個皇帝,這點承擔責任的本事還是有的吧。 兩日后康熙的旨意到達海軍衙門,海軍全力配合,四大商行的商船也都調動起來,趕在入冬前,浩浩蕩蕩的船隊運著東南亞的糧食到了海參崴,再從海參崴運到漠北。 忙完這些,草原上剛好迎來今年初雪,凜冬已至! 入冬后,北方草原糧食的事情平息,朝堂上因為賑災之事鬧起來。 今年從入春后,山東、浙江、安徽、四川、廣西等地,先后鬧旱災、蝗災,水災等,夏收、秋收的稅糧較之往年收上來的,不過六七成之數。 康熙給受災各地免了地丁錢糧,賑災之事也不能停,戶部快撐不住了,戶部尚書當朝上書。 “皇上,國庫虧空,入不敷出,明年若是再遇天災,恐難以為繼啊?!?/br> “竟有此事?” 康熙當朝大怒:“查,給朕查!朕要知道國庫的銀子都花哪兒去了?!?/br> 戶部尚書如何敢接話,只跪在地上發抖。 八阿哥不敢開口,太子只得出聲:“皇阿瑪,戶部賬冊繁雜,這要清查起來要些許時日,不如等年底總賬時再跟您稟報?” “等到年底?若是年底查不出來,明年開春鬧災,朝廷該如何應對?” 康熙目光落在老四身上:“既然戶部查不了,老四,你去查,誰拿了,誰欠了,誰貪了國庫的銀子,一個都不能錯漏掉?!?/br> “兒臣,領旨!” 第56章 國庫虧空已經是朝堂之上人盡皆知的秘密,三年前四貝勒、九貝勒去山東查倒賣賑災糧,牽扯出浙江貪污大案,浙江官場被掀翻,無數官員被砍頭抄家,抄家得來的銀子比國庫一年的稅銀還多,這么多銀子填進國庫,只才三年,國庫竟然又見底了? 皇上的話說得很清楚,誰拿了,誰欠了,誰貪了國庫的銀子,一個都不能錯漏掉。 有腦子的朝臣都知道,已經到了不得不查的時候了。 早朝散后,胤禛去刑部衙門,剛坐下來就有人來送食盒,食盒的底層擺著一旁點心一張條子,胤禛只看了眼,就蓋上食盒。 “送錯了,拿回去吧?!?/br> 送食盒的小太監連忙道:“沒錯,奴才是毓慶宮的小太監,劉公公吩咐奴才給四爺送的食盒?!?/br> 胤禛把食盒推回去:“真是給爺的,爺也不要?!?/br> 胤禛對身邊人道:“非我刑部官員,請出去?!?/br> “是!” “哎哎哎,別推我,我自己走?!?/br> 毓慶宮的小太監被刑部小官強行請出去,他帶來的食盒也叫他一并拿走。那小太監被推到門外還不忘大喊:“四爺,奴才真毓慶宮的,不信您可以叫人問問?!?/br> 刑部尚書王掞進門,蘇培盛去門口守著。 屋里,王掞規矩行禮:“臣見過四爺?!?/br> “坐吧,有事吩咐你?!?/br> 王掞坐下:“您說的是今日朝堂上之事?查國庫虧空?” 胤禛頷首:“這幾年天災不斷,沒個消停的時候,若是戶部、國庫爛掉了,朝野都將亂起來,咱們的任務很艱巨?!?/br> 胤禛跟王掞表達此次國庫之事必須嚴查的態度,王掞坐直身體:“臣想過了,咱們先封了國庫,再查賬冊,這樣避免有心人提前安排使壞?!?/br> “封國庫不難,難的是查賬。若想查明白,用戶部的官員查戶部的賬,肯定不妥?!?/br> 胤禛抬眼:“康熙四十二年冬,九弟查工部賬本沒用戶部的官員,也把賬冊查得明明白白,咱們這次也可以?!?/br> 九貝勒當年查工部賬本的時候王掞還在吏部任職,具體細節他不清楚,他只知道,九貝勒好似用的外頭的人? “九弟妹手里的葉氏商行你應該也知道,我已經跟九弟妹去信借人了,最遲明日就會收到九弟妹的答復?!?/br> “那咱們今日先把國庫封起來,把賬冊保護好?!?/br> “就按照你說的做吧?!?/br> 胤禛提醒王掞:“要查別人,先把自己屁股擦干凈。告訴刑部上上下下的人,若是查賬查到他們頭上,有誰借了國庫銀子沒還,別怪爺拿他們開刀?!?/br> “臣回頭就跟他們說,保準不會拖四爺的后腿?!?/br> 王掞走后,胤禛低頭沉思,這次事情只怕有些難辦,欠銀追繳不上來,皇阿瑪那兒也會覺得他辦事不力,無所不用其極地追繳欠款,朝廷上上下下欠賬的官員都會被他得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