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面具之下是更美的面具!我總覺得有什么迷霧籠罩在尖耳精靈身上,或者說我們可能迷失了方向?!?/br> “尖耳精靈馬上就要下場了!很好,我要去睡覺了!” “哈哈哈哈哈撤了撤了,剩下的這些人已經沒有什么值得我留戀的了?!?/br> 蒙面猜猜猜尖耳精靈在的片段,播放率直逼千萬之數! 特別是到了猜評提問的階段,更是直接突破了千萬! 然而尖耳精靈一下場! 收視率立刻恢復了往常兩三百萬的樣子! 其中的落差,不足為外人道矣! 但是能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后面幾場的彈幕都不那么熱鬧活躍了。 離開了蒙面猜猜這個舞臺。 尖耳精靈的新歌身騎白馬,播放率直線走高。 尖銳高昂亢奮的戲腔更是幾度以碾壓的勢頭,沖上微博熱搜詞條。 第92章 之前是不是藏拙?! 身騎白馬這首歌更是直接在薇博熱搜上響當當掛了三天。 無數網友都在那條薇博底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我cao,誰懂啊,一早上起來看新歌榜又刷新了,我還以為怎么回事呢,原來是我們尖耳精靈,又又又又出新歌了!” “我宣布尖耳精靈和江逸老師簡直是娛樂圈的兩大勞模??!” “我之前還想著能不能讓兩位老師多接兩檔節目,慰藉我寂寞的心!但是現在看來,兩位老師平均每個月出兩首新歌!這效率也是很棒很炸裂了??!” “沒錯,兩位老師輪番上陣,等于每周我們都能聽見一首高質量新歌,已經很幸福了,我知足!” “雖然只參加一檔節目量不多,但是耐不住質量高??!” “誰懂啊,自從兩位老師出來之后,我已經半個月沒聽過從前的那些吵耳朵的rap了,耳機里循環的除了兩位老師的作品之外都是以前的那些老戲曲!” “樓上的你不是一個人,我現在常聽歌曲里都是黃梅戲了!” “原來黃梅戲這個東西到了一定年紀會自動解鎖啊哈哈哈哈!” “你們不懂黃梅戲是真的上頭!太絕,太好聽了!” “我每次聽黃梅戲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抖腿!就差沏盞茶了!” “好活真賞,照這個進度下去過年回家,我都能跟我爺一起去聽戲了?!?/br> “我以為黃梅戲已經很絕了,直到聽見京劇和閩南戲腔的結合!” “身騎白馬那個調調真的很絕??!這是只有咱們華夏人民才能懂得浪漫!” 閩南歌仔戲和京劇聯合碰撞出來的火花非同小可。 長期被內娛那些流量小生哼哼唧唧嬌喘式唱歌折磨的群眾來說,無疑是一場視聽盛宴。 尖銳高昂的戲腔,更是讓無數人耳目一新。 隨著尖耳精靈新歌持續發布。 更是帶領著國風樂曲的興起。 不少短視頻博主,直播平臺甚至開始翻唱黃梅戲! 各種音樂人又或是原創的古風樂曲,更是如雨后春筍一般綿延不絕。 讓不少網友直呼見證了文化復興! “當我的抖音連續刷到女駙馬這幾部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號算是練成了?!?/br> “聽戲多好啊,有故事,有內容,還有節奏和旋律!簡直就是有聲書和音樂的結合體,老祖宗實在是太棒了!” “以前的歌沒有內涵,有內涵的小說沒有境界,戲曲簡直就是兩者之間精華的結合?!?/br> “自從開始聽戲之后,我居然和我爸媽爺奶都有話題聊了??!” 江逸這只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帶來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他讓不少年輕人領會到了國風的奇妙意蘊。 讓不少群眾感受到了國風的美妙。 戲曲國粹的迷人。 現在走在大街上或是公交地鐵里,時不時都能聽見身邊人哼兩句戲曲。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大爺下至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無一不被這高昂尖銳的戲腔洗腦。 好似刻在基因里的記憶被激活了一般。 高昂尖銳的戲腔,極具沖擊力的音調,轉變了國民一直以來對音樂的追求方向。 戲曲國粹,國風甚至成為某種風潮。 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自信! 對于這一現象,央視那是樂見其成! 甚至兩次點名稱贊這種重視文化復興的行為。 以及對尖耳精靈的個人成就表示了褒揚。 尖耳精靈這層偽裝身份頂多瞞一瞞不知真相的網友,自然是逃不過央視的耳目,所以沒過多久江逸就接到了來自葉團長的電話。 電話剛一接通,對面傳來的語調,那叫一個喜氣洋洋,跟過年似的。 “人家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br> “小江,你還真是每次都讓我刮目相看??!” “我一直都知道你基本功很扎實,唱高音輕輕松松,但以前怎么都不知道你戲腔居然唱的這么好!” 之前的戲曲和流行音樂結合,雖然唱的也很不錯,但是遠遠沒有這一首身騎白馬里,戲腔部分專業,高難度。 葉團長也是有見識的。 身騎白馬里戲腔部分搬的就是薛平貴和王寶釧里原本戲曲的那段。 極其考驗演唱者自身的功底,沒個三五十年根本練不出來! 這才是讓她驚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