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元頌抬頭看了簡黎一眼,眼中煩亂的思緒瞬間被清散,他抿唇笑了一下,此時正好吹來一陣風,銀發微微浮動,他緩緩靠在了簡黎肩頭,繼續道:“這場瘟疫死了很多人?!?/br> “藥物緊缺,瘟疫的傳染速度又快,很多人沒等到藥就徹底沒了命,尸體處理的速度根本比不過產生的速度?!?/br> “等人死得差不多的時候,溫度已經高到不適合生存的地步,瘟疫似乎也怕懼怕高溫,漸漸的也沒了。但除了高溫之外,水資源的急劇蒸發,同時又爆發了干旱,沒有水,硬生生渴死的人不計其數?!?/br> 元頌說著,思緒已經回到了那一幕。 烈日灼灼,天空中看不到一朵云,這個時候還活著的人類已經轉移到了地下。地下一層的溫度依舊灼熱,到地下三層才勉強能夠生存。 人雖然已經死了很多,但是活下來的基數依舊龐大,地下活動的范圍并不大,導致人們擠在這地下三層,靠自身的熱度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溫室。 因為高溫和干旱,地面已經看不到任何的植物,缺水缺糧,每個人都瘦骨嶙峋,像是難民一般,窩在角落里保存體力,他們嘴唇干裂,可手里的瓶子里只有幾口水,還得防著其他人搶走,個個眼神都有些空洞,是對未來的迷茫。 那個時候元頌并不在地下三層,他在地下第六層。這一層都是為國家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研究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們。元頌是被他老師帶進來的,那時的他還是個不到他老師膝蓋的小孩兒。 他聽到老師和其他人在爭吵。 “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這群老百姓的命,而不是你們那些天馬行空的假想!” “現在的情況你也知道,我們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現在地表的溫度已經超過七十了,全世界的動植物大面積的滅絕,我們也沒有辦法……” “那你們就能……” 聲音隨著門關上越來越小,當時的元頌不懂他們是什么意思,等老師回來,第一時間就是將他抱起,老師的眼眶有些紅,短短幾個月,他的頭上就已經長了幾根白頭發,老師摸了摸元頌的腦袋,表情和藹。 “別怕?!?/br> 那時的元頌當然不怕,他被老師保護的很好,偶爾老師在研究所加班趕不回來,也會安排一位師兄或者師姐來照顧他。 元頌是在愛里長大的。 后來他憑借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老師所在的研究室,才得知上層制定的計劃——“火種”。 那時是末世第十年。 火種計劃還有另一個名字——諾亞方舟。 意味著保存僅少數的火種,集聚全部力量讓火種離開藍星,尋找新的家園。 這同時意味著,他們放棄了藍星絕大部分的生命。 老師是火種計劃的堅決反對者,他制定了“未來計劃”,規劃著藍星的未來,加上元頌,他們的團隊一共十一個人,十一個人面對天災、人禍,想要找到藍星的未來,談何容易。 上層也在這兩個計劃中糾結不已。 然后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徹底打破了人們對藍星的希望。 因為持續多年的極熱和干旱,人們早已在地下定居,那場地震來的突然,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盡管地下被加固過多次,可是這場地震帶來的地面塌陷、地裂,還是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喪生。 上層毫不猶豫地選擇繼續執行火種計劃。這在那時,是最佳的選擇了。 地震不是一場兩場就結束了,一天內能產生至少兩次大地震,人們本就疲憊的心再一次被瘋狂折磨。 他們不知道地震什么時候來,強度多大,地下的建筑還能不能堅持,他們每一秒都在煎熬。很多人懷有希望的人再次被打擊,承受不了這樣的折磨選擇了自殺。 地震整整持續了一年,那一年被稱為地震年,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在這一年內喪生。當時元頌所在的地下基地存活的人口僅有80萬。聽起來似乎很多,可在十年前,地下城里的人口足足有九百多萬。 十不存一。 “火種計劃”已然刻不容緩。 然而這個決定剛下達不久,就有研究員監測到地表的溫度在持續下降。溫度下降的幅度不是很明顯,可是那呈現出來的數據又確實表明,極熱在緩慢結束。 一個月后,地表溫度降低到五十度。 兩個月后,地表溫度降低到四十度。 等到第三個月結束,人們已經可以離開地下,踩到地面的土地上。 地面上一片廢墟。 人們還來不及為這被毀滅的家園感慨,天空就降下了大大的雨滴。 “下雨了!” “是水??!” “啊啊啊啊?。?!” 人們瘋狂在雨中吶喊,干裂的唇瓣迫不及待的張開,不放過一絲一毫的雨點,人們在雨中哭泣、擁抱,飛奔。 大家都在想,是不是末世結束了。 - 元頌沉默了很久。 簡黎心里也清楚,很顯然,末世不會這樣簡單的就結束,如果結束了,現在的藍星就不會是一個游離在星際之外的廢棄荒星了。 “那不是雨?!痹灳従彽?,“那是海水?!?/br> 水是循環的,他們干涸的河道、湖泊里的水,化為海浪,一瞬間席卷了整片大陸。 元頌的目光落到海面上,“就像現在這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