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良妃氣得呼呼直喘氣:“挑釁,這就是挑釁,金貴嬪已經是大燕后妃,怎么可能讓他們帶回高句麗去?開了這個先例,大燕的威信何存?” 淑妃也贊同的點點頭:“他們就是以此為借口,讓咱們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咱們拒絕,他們就用這個借口與大燕決裂。咱們給了,大燕顏面盡失不說,還不知道他們會在遺體上做什么手腳,到時候又栽贓在娘娘您的身上?!?/br> 這從古至今,哪有和親來的公主遺體不入妃子陵,而是 給附屬國帶回去安葬的? 葉貴人愁眉苦臉的:“皇上還在東山祭祖未歸,宮里卻出了金貴嬪這檔子事,要不是高句麗的王上和她是親兄妹,又向來關系親密,臣妾都要懷疑是高句麗自導自演的這一出大戲了?!?/br> 不然怎么說得通金貴嬪一出事,高句麗就找上門來要遺體? 不是提前知道是什么? 姜昕玥坐在最上首,最近被那些朝臣吵得腦袋都要發暈了。 皇帝不在,所有的折子都到了她這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酸腐的老臣彈劾她,直接在折子里罵她。 大概是覺得這些亂子都是她引起的。 只一味的捂他們的嘴,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姜昕玥沒有去懲罰那些罵自己的人。 世人對女子的偏見,不是靠一張嘴去解釋的。做的事情才是關鍵。 施若君脾氣火爆,腦子里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陰謀詭計的聽得她頭都大了。 “娘娘,干脆您下旨讓驃騎大將軍家的晏三郎帶兵去剿了高句麗,嬪妾聽聞晏家這位嫡三子智謀無雙,從前是他哥哥最的得力的軍師。娘娘,您封他為主帥,封嬪妾為副將,嬪妾定能為娘娘分憂?!?/br> 驃騎大將軍有三子,嫡長子晏道明八歲就已經跟隨大將軍上戰場,如今二十五歲,極少在京中現身。 六月里與汝陽王的女兒成親之后,又回了邊境,衛姝郡主也同去了。 第440章 完美受害人 主要姜昕玥不是“本土人”, 他對驃騎將軍府不熟,都是從皇帝那里聽來的消息。 晏二郎好像是沒有參軍,閑云野鶴慣了,到現在還沒個定性,也沒成家。 晏三郎就是和她的meimei姜昕妍定親的,驃騎大將軍的嫡三子,施若君口中智謀無雙的軍師。 她的意思應該是,她想上戰場殺敵,但又怕朝中那幫老臣不同意女子上戰場,所以才提議讓晏三郎掛個主帥的名頭。 但真的上場殺敵,她這個副將會沖在最前面,絕不會讓晏三郎有危險。 “為何你不能做主帥?” 姜昕玥:“如果本宮做這么多的努力,改變女子的現狀,如果還不能讓你們堂堂正正的靠自己的本事在這天地間立足,需要依附于男子才能發揮所長,那本宮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 施若君眼睛亮亮的看著她:“娘娘的意思是……” 要封她做女將軍? 這可是她從小到大的夢想??! “不過是遲早的事?!?/br> 姜昕玥霸氣道:“我們女人也能頂半邊天的時代,不會太久的?!?/br> 但不是現在。 高句麗明顯是小看姜昕玥,覺得她一介女流之輩,沒辦法越過皇帝做主,才故意選在這個時間,讓他們的使臣發難。 姜昕玥保持沉默,其他附屬國就會認為他們依附的大燕天朝膽小怕事,將來他們出事求助大燕,還不知道能不能獲得幫助? 這種信念一旦動搖,就很難再讓他們死心塌地的響應大燕的各種新規新法了。 說不定還會步扶桑和高句麗的后塵,投靠敵國。 姜昕玥不保持沉默,怎么合理的處理,他們又會找到其他的借口,反正就是要找茬。 既然如此,姜昕玥為什么不先下手為強? 煽動輿論、無中生有、利用百姓隨波逐流的心理,這都是姜昕玥玩剩下的。 她不但可以無中生有,她還可以把自己偽裝成完美的受害者。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罵她的人,誣陷她的人越多越好。 大理寺和刑部聯合抓人,大街上蕭條到連一個閑逛的人都沒人。 幾個街邊擺攤的商戶三三兩兩圍在一起聊天吐槽:“這高句麗的細作到底抓到沒有???這樣亂下去,我們都沒法做生意了?!?/br> “我今年還想過個好年呢!這樣下去是沒戲了?!?/br> 鴻臚寺的大門口走出來幾個風格各異的官員,他們穿著代表著自己母國的朝服,臉色難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天朝皇帝陛下必須給咱們一個交代,麗華公主不能死得這么不明不白?!?/br> '“聽說現在宮中是天后娘娘做主,她還實行什么新法,皇上怎么由著她胡來?” “哎?” 鴻臚寺負責接待他們的官員正色道:“我理解各位迫切知道真相的心情,但天后娘娘是大燕的一國之母,你們應該如同敬重皇上一樣敬重她,若是你們做不到,妄議天后娘娘,少不得各位使臣也要去刑部住幾日?!?/br> 那幾個使臣臉色一變:“我們不是那個意思,請不要報官抓我們,是他口誤了,一般的女子怎么能與天后娘娘相比?” 聽說大燕刑部的那位尚書大人是個煞神,殺人不眨眼的,他們可不想像麗華公主一樣客死他鄉。 那大燕的官員臉色這才好看一點:“那你們也要謹言慎行,一般的女子又是什么女子?你們應當一視同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