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多活些時候不好嗎? 皇后搖了搖頭:“臣妾不想日日對鏡看著這張臉,臣妾怕自己帶著對這個皇宮的怨恨而離世?!?/br> 續命又能活多久呢? 三天?五天? 還是三個月、五個月? 有什么意義呢? 不如趁著皇帝心中有愧,用自己的死為五皇子和賢妃爭取最大的利益。 “臣妾這輩子謹守著做皇后的規矩和責任,從未讓皇上為難,臣妾這一生能嫁給您,成為您的皇后,臣妾從未后悔過??沙兼兼挥幸皇?,悔不當初……” 皇帝看著她:“是為五皇子?” 皇后流淚點頭:“臣妾不該去母留子,從蘭采女身邊奪走五皇子,他還那么小就沒了娘親,臣妾……臣妾求皇上……求皇上讓賢妃撫養五皇子好不好?” 她用盡自己最大的力氣反握住皇帝的手,那半邊完好的臉已經覆滿了眼淚:“在這個后宮里,只有賢妃是真正大愛之人,只有她會真的對五皇子好,皇上……臣妾可以交出長安朱家意圖謀反的證據,只求皇上答應臣妾這唯一的請求?!?/br> 朱家意圖謀反,這件消息如同平地一聲驚雷炸在宣武帝心里。 他是知道朱家人向來桀驁不馴,不聽朝廷調遣,但他們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來搪塞皇帝,所以皇帝也沒有正面和他們發生過沖突。 他從不知道,朱家不僅想做長安的地頭蛇,還想做這天下之主。 皇后沒有心力去解釋,為什么朱家可以瞞天過海,躲過朝廷密不透風的監視來密謀造反。 但她是朱家女,手里有實打實的證據,皇帝不可能不想要。 第222章 皇后薨逝 她只要把證據交給皇帝,剩下的,她這死人管不了,也沒法管。 朱家當年把她送進宮就不管她了,好像只是送了一個人質進宮似的。 父親和母親口口聲聲愛她,卻在皇上讓父親來京做官時斬釘截鐵的拒絕。 她活得戰戰兢兢,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前不久,父親還來信,讓她與朱家人里應外合,除掉皇上,讓這江山改姓朱。 她雖為朱家女,但也是沈家媳。 宣武帝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但絕對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好皇帝。 大燕朝越發繁榮昌盛,四方臣服,百姓安居樂業,過得富足安定。 這樣的皇帝,為什么要反?憑什么來反? 皇后表面上答應,背地里卻在收集證據,她是朱家嫡女,朱系一派的官員對她從來不設防的。 原本想著,把這個留為自己的籌碼,將來若是被誰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她就拿出來和皇帝談條件。 現在,她自己用不上了。 但姜昕玥還用得上。 得到皇帝肯定的答復后,皇后將證據放在哪里告訴了他。 她眼底的光一點點熄滅下去,透過皇帝的身影,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和皇帝大婚的那天。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皇后娘娘——薨了!” 一場大火,要了這位一生要強的皇后娘娘的命。 她還沒有看著五皇子長大,為他娶妻生子。更沒有成為她理想中的一代賢后,就死在了這個波譎云詭的后宮,死在了陰謀詭計和皇帝的涼薄之中。 延慶宮—— “娘娘不高興嗎?” 綠茵不解的看著坐在窗邊悶悶不樂的德妃,替她打著扇子:“這宮里頭的高位嬪妃,如今便只有娘娘您和賢妃了,賢妃入宮時間短,人心不穩,根本沒有和娘娘您相爭的資本,這皇后之位,已經是咱們的囊中之物了?!?/br> 德妃卻不像她那樣樂觀:“你真的覺得,是榮妃放了那把大火燒死了皇后嗎?” “難道不是嗎?” 綠茵回憶起昨日看到的:“火折子是從榮妃手里掉出來的,刺傷紛紜的簪子也是榮妃的,還有賢妃手里的玉扣,從景仁宮一路到翊坤宮的宮人們也都親眼說看見榮妃去翊坤宮的?!?/br> 又沒有人把刀架在榮妃脖子上逼她去,這難道還能造假不成? “皇后娘娘她能召見賢妃,就能同時召見榮妃?!?/br> 只要把時間一前一后錯開,讓賢妃先進皇后寢宮,再將寢宮附近的宮女太監全部調離,那么榮妃到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去偷聽皇后與賢妃的秘密談話。 寢殿的大門離談話的地方遠,想要全部聽清,就要繞到寢殿后面去。 榮妃或許是為了偷聽她們說話才去的后面,卻正中了皇后與賢妃的下懷。 在那看不見的地方,誰知道發生了什么呢? 沒有看到榮妃親自放火,沒有看到了親手扎傷紛紜,德妃說什么都不相信。 綠茵完全想不通:“那難道是賢妃放的火嗎?也不對??!那皇后娘娘為什么說是榮妃?” “是??!” 德妃瘋狂的轉動著手里的佛珠:“皇后娘娘,為什么說是榮妃呢?” 明明就是,她自己放的火吧? 如果不是她自己放的,翊坤宮的宮人怎么會那么配合,在那個時間齊齊失蹤,方便了榮妃偷聽? 紛紜也這么配合,臉都被劃爛成那樣了,竟還能追著榮妃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