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因為良妃和德妃入宮年歲已久,往上再晉一晉也是應該的,珍嬪……珍嬪的資歷實在不夠,若是做四妃之首,會惹人非議。 皇帝自己倒覺得他想封誰就封誰,可前朝那些大臣總是唧唧歪歪,吵得他頭疼,更不想他們把珍嬪當成禍國殃民的妖妃。 良妃的父親是兩廣總督,是大燕朝九位封疆大史中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 他的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乃正二品。 身后還有朱皇后的朱家為靠山,實力不容小覷。 德妃身后更是有成國公,雖說成國公已經去世多年,但德妃的父親不僅繼承了成國公的爵位,還在朝中擔任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在朝中的名聲也極好。 要不是德妃性子佛系,不爭不搶,她早就是四妃之首了。 所以,不管皇后提的是誰,他都會同意的。 宣武帝深呼吸一口氣,第一次覺得后宮的女人太多了也是件麻煩事。 他揮了揮手:“好好照顧珍嬪,她性子天真,對人不設防,往后日子還長著,待到了年底她的禁足解了,估計還有更多的人想害她。你和向嬤嬤都是個中好手,別讓朕失望?!?/br> “老奴定不負皇上所托?!?/br> 就在李嬤嬤準備下去時,皇帝又道:“等珍嬪的孩子足月,朕就允了你出宮的請求?!?/br> 這下李嬤嬤眼睛里都閃出光來,跪在地上結結實實的磕了一個響頭:“老奴多謝皇上,謝主隆恩?!?/br> 李嬤嬤比吳太后的年紀還要大十來歲,她進宮之前就已經成親生了孩子,后來吳太后把她帶進了宮,她三年才能見一次自己的丈夫孩子,而且只有短短的半日。 宮中每三年選秀,秀女進宮那日,宮女和太監們也可以在儲秀宮和自己的家人見一面。 當年吳家敗落,男丁流放,女眷貶為平民,要不是她早就投靠了皇上,他的丈夫和兒子也在就當路上死掉了。 所以這么多年,縱使吳太后恨她背叛,她也從未后悔過。 離上次見到她的兒子和女兒,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若是珍嬪娘娘生下孩子足月之后,她就能出宮安享晚年,也是她最好的結局了。 這宮里,她見過太多的人不得善終了,她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能和自己的家人安度晚年。 于她而言,這就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 再說江川知道自家娘娘為了她,準備斷了良妃的晉升夢,感動得都哭了。 太久沒有人把他們這些奴才的命當命,忽然間接收到來自上頭娘娘的關愛,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爆發。 他一哭,受過姜昕玥恩惠的小軒子和霜降也跟著哭,喜鵲被她們的情緒感染,四個人抱著哭成一團。 向嬤嬤從未見過有哪個宮的主子奴才是這樣相處的。 珍嬪娘娘是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人,這樣的人,心地一定是很善良柔軟的。 見老無所依會哭,見幼無所養會哭,見被病痛折磨的人會哭,見老實人被欺負會哭,見有人風雨飄零還是會哭…… 有句話叫什么來著? 明明自己過得也很辛苦,卻還是見不得人間疾苦。 向嬤嬤不覺得珍嬪這種大戶人家的小姐受過什么苦,但她真的很體恤下人們的辛苦和可憐。 就連她這個剛來合熙宮不久的老人家,每晚酷熱難眠時,都能收到喜鵲和霜降丫頭送來的冰盆,讓她和李嬤嬤共著一塊兒用。 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是幾個丫頭和公公們從自己本就很少的冰盆里省出來的。 他們省出來,添補的人還不是珍嬪? 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也從來沒問過,只默默的往他們幾個的冰盆多撥了一些冰塊。 內務府的人可不敢短了珍嬪的冰塊,只能再給珍嬪多一些。 總不能讓主子娘娘短了這些用度。 第115章 野心 都說奴才似主,這些小宮女和小公公們都這么善良,珍嬪能是壞的嗎? 那肯定不能。 既然珍嬪是好人,那害她的人就都是壞人了。 所以當宣武帝召見她時,她也一五一十的說了,沒有任何偏袒,全是事實。 她自認為的。 原本就是珍嬪娘娘在寢殿中睡得好好的,江川只是不想才受驚過度的珍嬪娘娘起來應付皇后娘娘等人,做奴才的為主子著想,他有什么錯? 可良妃娘娘非說他不敬皇后娘娘,打了江川一巴掌不說,還踹了人家一腳,江川的額頭都在地上磕破皮了。 珍嬪娘娘知道以后,生氣害怕都是應當的。 孩子氣似的,還說怕以后良妃娘娘成了四妃之首,自己會經常挨巴掌。 可憐得緊。 兩個嬤嬤都這么說,宣武帝已經徹底信了。 這良妃平日里和珍嬪親親熱熱的,沒想到私底下是這樣的兩面人。 她也不顧及一點大公主對珍嬪的感情。 最讓宣武帝憤怒的是,區區后宮嬪妃,竟敢揣測圣意,篤定自己就是四妃之首了。 誰給她的自信? 他偏偏就不叫她們如愿。 “皇帝!皇帝!” 王得全才安排好人將淑妃的死胎送出宮,承乾宮門口就響起了吳太后悲亢的聲音:“哀家要處死麗貴妃,她殺了哀家的孫兒,你快點下旨處死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