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又把男主攻掉了[快穿]、在老公墳頭口嗨的下場無限流、穿進玄學文,他只想生存、穿書:王爺他只想寵自己的小暗衛、被讀心后,渣男反派悔不當初[穿書]、快穿:綠茶美人乖又撩、穿書后拯救虐文清冷美人、穿進abo后病嬌大佬們成了我的玩物、重生之金戈鐵馬、滿級經紀人捧紅妖怪日常
還有沒有天理了! 蕭震廷不在,在場所有人中,蕭二爺是除鎮國公外,看起來最鎮定的男子了。 雖然他袖中的雙手死死握成拳頭,顯然也在強自隱忍著,但他眉宇緊鎖,眉梢眼角間沉凝著肅殺之色的樣子,看起來確實是最冷靜的一個。 越是大禍臨頭的時候,越是不能自亂陣腳。 “燕帝自昏迷醒來后便一直體弱,恐怕是時日無多了,父親是擔心燕帝會將幾年后的計劃提前,趁此次魏國來攻,欲對蕭家不利?” 和孫輩及女眷沉浸在前世的悲痛中不同,蕭二爺一開口便是向未來展望。 過去的已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唯有未來。 蕭二爺的話讓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來,一個個忐忑不安的看向鎮國公。 第146章 “并非沒有這種可能?!?/br> 鎮國公看著自己的二兒子, 輕輕頷首,聲音雖輕,話語間的分量卻極重。 肖氏更是一顆心揪成一團,悲慟到差點昏過去。 剛剛才聽聞蕭家滿門的悲慘, 現在就告訴她, 全家人頭落地的恐怖結局已經在向她招手了, 她還能臉色蒼白的坐著,沒有全身癱軟到地上已是不易。 不可以, 不能那樣。 肖氏在心里哭喊著,喉頭卻發脹哽住, 一個字都喊不出來。 “那此次……不止此次, 往后每一次蕭家兒郎出征,都不能全部出去,必須有男丁留在京城?!?/br> 蕭二爺很謹慎, 哪怕是防患于未然,也不能讓蕭家女眷在京中無人護。 “二哥說得對, 不能全家男丁都上戰場?!笔捜隣斠残某脸恋母胶偷?。 “此番魏國來戰, 父親準備帶幾人去北疆?”蕭四爺神色凝重的詢問著鎮國公。 若是以往大燕有戰,蕭家一般是能上戰場的全都去。 軍不軍功的倒在其次,主要是為了歷練。 蕭家祖訓,蕭家兒郎不能養在溫室里,成為混吃等死的紈绔子弟,就算不能成為以一敵百的猛將, 再不濟,也要有自保的能力。 “以往鎮國公府不論老少, 全家男丁皆出征,此番又有圣上的暗示在前, 不可留下太多人,絕大部分人還是隨我去北疆?!?/br> 鎮國公出宮的這一路上都在思索,留誰在京中。 留下太多人太反常,會引起燕帝的懷疑和警惕,所以只能留一兩個人,至多三人,不能再多了。 且留下的都必須有正當理由才行。 鎮國公此言,眾人聽了倒也沒有異議。 穩妥起見,鎮國公府的行事作風理應和以往保持一致。 畢竟,要暗害蕭家的是宮里那位,是翻手云覆手雨的天子,蕭家再怎么謹慎都不為過。 “小九最小,小九留在家中?!辨倗捑爬煽慈?,語重心長的叮囑道,“小九你雖小,但年歲再小也是男子漢大丈夫,你在京中要護好家中女眷?!?/br> 蕭九郎身為鎮國公府最小的孫輩,得到的長輩疼愛亦是最多的,他是鎮國公第一個定下的人選。 最幼的孫子,該多照顧一二。 戰場兇險,眾多孫子齊上陣,鎮國公擔心自己照顧不過來,私心里便將最小的幼孫留在京中。 可在京中也并非就安全無虞,京中的兇險亦不少。 蕭九郎迎視著鎮國公鄭重其事的目光,頓覺肩上擔子千斤重。 “祖父放心,孫兒一定拼盡全力護好鎮國公府!” 身子骨單薄的蕭九郎出列,站在廳中鄭重恭敬的行禮。 “父親,只留小九一人嗎?小九畢竟年幼了些?!笔捤臓斂粗约旱膬鹤影櫨o了眉頭。 留下蕭九郎,他沒有任何的意見,但他擔心家中長輩一走,蕭九郎扛不起鎮國公府的門楣。 一個十二歲的小小少年郎,平日里又多在長輩、兄長們的呵護下長大,蕭四爺并非小看自己兒子,只是事關重大,擔憂自己兒子瘦弱的肩膀承受不住這份重擔,反倒誤事。 “阿瑜也留下?!辨倗庖晦D看向蕭南瑜,“大燕并非到了亡國之際,你又剛成親,新婚燕爾留你在京中也無可厚非?!?/br> 鎮國公想著,雖說戰事緊急,但也僅僅只是魏國來攻打而已,燕國遠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用蕭南瑜昨日才成親的借口留下他,應該不會引起燕帝懷疑。 現在落入生死存亡危機的是蕭家。 鎮國公自己不能留下,四個兒子留在京中也太過惹眼。 孫輩中,不把最出色的長孫留下,他是萬萬不放心的。 鎮國公深眸中的凝重,蕭南瑜看得懂,他猶豫片刻,沒有拒絕。 “請祖父放心,阿瑜定護全家周全?!?/br> 三皇子那邊,一直是蕭南瑜在暗中聯系。 換了蕭家其他人,倒不至于讓三皇子不信任,只是事關重大,在鎮國公一定要奔赴戰場的情況下,留其他弟弟在京中蕭南瑜也確實不放心。 且,蕭南瑜還有另一個私心。 新婚妻子剛從轟然倒塌的姜家嫁過來,兩個從天而降的小家伙又有隨時離開的風險,眼下蕭家又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態,他也狠不下心在這時候離開妻子兒女。 姜沐言看著站在自己身旁的蕭南瑜,唇瓣不自覺的抿了抿,慌亂的心卻是安定了下來。 現如今,蕭南瑜就是她的主心骨。 若蕭南瑜離京,她可能會跟個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如何自處了。 蕭三爺看看蕭南瑜,又看看蕭九郎,眉頭依然皺著。 蕭南瑜是鎮國公府的嫡長孫,蕭家傾盡全族心血栽培的繼承人,他留在京中撐起鎮國公府的門楣,蕭三爺沒有意見。 可蕭南瑜也不能沒有幫手。 蕭九郎在長輩們眼中太年幼,心里終歸不太放心。 “父親,只留下阿瑜和小九嗎?”蕭三爺遲遲沒等來鎮國公點名第三人,轉而朝鎮國公看去,“再多留幾個吧,阿瑜在京中也得有幫手,不能讓他孤立無援?!?/br> 蕭二爺也跟著點頭。 眾人都看向鎮國公,等待著他的抉擇。 鎮國公從一雙雙眼中看出,大家都認為只留蕭南瑜和蕭九郎在京中,太少了。 “留太多會引人懷疑?!辨倗氲窖嗟?,不得不謹慎,但他還是稍稍松口道,“最多再留一人,你們覺著誰合適?” 眾人登時你看我,我看你,都在思索這個問題。 留誰在京中和蕭南瑜一起護住蕭家? 年紀較小的幾個,比如蕭八郎幾人,全都不在眾人考慮之內。 太小的擔心不頂事,還是得留成熟穩重些,能獨當一面的,否則蕭南瑜一人難以支撐。 沉默的沉思中,最后是蕭二爺先開口。 “父親,不若就讓四弟留下吧?!笔挾斂戳搜凼捤臓?,對鎮國公道。 蕭四爺和九個孫輩都沒應聲,蕭三爺倒是點了一下頭,表示他贊同。 但留下蕭四爺的提議,直接就被鎮國公否了。 “不行,老四不能留,你們四個都不行,圣上本就多疑,你們四個誰留下都會讓圣上起疑心,留孫輩較為穩妥?!?/br> 鎮國公反駁的毫無商量余地。 燕帝想對鎮國公府出手,他和四個兒子不論誰在京中,燕帝都不會動手。 只有留下半大不小的孫子輩,才能讓燕帝放下戒心。 此番北疆之戰,燕帝想誘鎮國公攜帶全家男丁奔赴戰場,鎮國公也有誘燕帝對鎮國公府出手的意思。 若燕帝真有斬盡蕭家血脈的心思,這便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鎮國公不想打無準備的戰。 能預料到的出手,總比猝不及防的應戰要好。 隨著鎮國公的話語,眾人的視線在孫輩幾個兒郎身上轉悠。 只能再留一個。 現決定留下的蕭南瑜是大房子嗣,蕭九郎則是四房子嗣。 蕭三爺想著,還有一個名額就留二房或三房的好了。 戰場再兇險,去北疆的蕭家人多,大家相互照應,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就強一點,年紀小點也還行。 留在京中的還是要年長些比較好。 二房最年長的郎君是蕭南源,蕭三爺幾個兒子中最大的則是蕭南章。 他目光在蕭南源和蕭南章臉上轉了一圈,心下已有了人選。 蕭南源更沉穩些,留他下來助蕭南瑜一臂之力更為妥當。 “父親,不若讓阿源留下?!笔捜隣斦f完看向肖氏,“二嫂,聽聞你想讓阿源下個月成親?親事正好可以成為阿源留下的正當借口?!?/br> 肖氏心里亂的很,突然提到蕭南源的親事,她有些反應不過來一樣,神情顯得有些呆滯。 “我、我是這樣想過,可你們全都走了,阿源的親事還怎么cao辦?”肖氏吶吶道。 她急著想讓蕭南源成親,黃歷翻了不知多少遍,未來一年的好日子早就爛熟于心。 得知蕭南瑜突然要成親后,她忙著幫宋令貞張羅婚事時,喜不自禁的提了一嘴,蕭南瑜成親后,蕭南源就能成親了,下個月就有一個好日子什么的。 她當時真就只是順嘴提了一下而已,還沒有和蕭二爺、蕭老夫人商議,更沒有和蕭南源未婚妻那邊商議過婚期。 且蕭家男丁五分之一全上了戰場,蕭南源要在父親、祖父都不在京的情況下成親,這不太合適吧? 鎮國公思索片刻,頷首道: “便讓阿源以下月要成親的借口留下,至于下月成不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