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影帝閃婚后上戀綜、太刺激了!滿級宿主被瘋批強制愛、我等星辰落入懷、逃離永無島[無限]、圓謊、路人甲任務失敗后,被瘋批強制愛、喪尸與狗,我越過越有、惡龍怎么不能是治愈系了、天生萬人迷、總被和諧的美人受[快穿]
那會兒每逢休戰時,將軍精力旺盛也是心中不服,就帶著他們偷著去打西狄駐軍點,偷偷干了多少驚天大事,回來后軍棍都不知挨了多少。 不同于這些七嘴八舌的兵卒,一旁的楊變雖沒說話,眼中卻也有光芒。 他知道怎么割北戎的rou了!. 就在楊變帶著人在城外,神出鬼沒四處劫掠北戎搶來的財物時,此時的內城卻并不平靜。 那日北戎打進城時,無數百姓朝內城涌來,等守城門的禁軍反應過來,已經涌進了許多百姓。且上面的命令下來的太遲,禁軍們也不好真跟百姓動手,尤其他們也慌,總之擠進來不少人。 再加上后續進來的外城潰兵,以及被調進內城的禁軍,加起來十多萬人不止,這么多人都擠進了內城。 如今這逼仄的內城,就宛如一個即將被點燃的爆竹,只差一個火星就要爆。 人是進來,住在哪兒? 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都露宿在街頭上,禁軍們也沒地方住,只能露宿。 可現在是數九寒冬,這么住會死人的,于是宣仁帝下命,內城中有房屋之人,必須接納人數不等的百姓和禁軍,進入自己家中居住。 首當其沖的就是那些達官貴人們,畢竟普通百姓的家都小,只有這些勛貴皇親們家中的宅子大。 由于蔣家有先人一步的消息,于是權蔣兩家先擇了熟悉之人,譬如神衛軍那些以前在楊變手下的將士兵卒,還有蔣尚認識的禁軍。 至于其他人,就沒這么好了。 有權有勢還好說,至于那些相對權勢不夠大的人家,只能捏著鼻子任那些臟臭的平民和兵卒住進自己家。 明明已經塞夠了,還要強行往里塞。 宣仁帝說了,務必做到無一人露宿街頭。 這也就罷了,糧食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這些人都是沒帶口糧跑進內城的,所以這哪是解決這些人的住宿問題,明明把吃食問題也一并攤派了。 富貴人家自然在家中設有糧倉,但他們存的糧也不過僅夠家中之人以及奴仆們吃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 每家在京郊都有莊子,富貴人家每日吃的rou菜都要新鮮的,平時都是在菜市現買,或是京郊的莊子上往城里送,所以沒幾家會囤大量的糧食,現在卻一下添了這么多吃飯的嘴。 這還指的是那些富裕人家。 那些普通的官員之家,平時自己住都逼仄,哪里有什么糧倉。如今菜市關門,米鋪糧鋪見勢不對,也關門了,光靠家里的糧食根本撐不了多久。 現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家都在以粥食裹腹。 自己都快吃不上了,偏偏還要供一群人白吃白喝,可惜想象那些被攤派的人家心中有多么憋屈憤怒。 心中有怒怎么宣泄? 那就卡糧食唄,不給這些人吃,或是克扣頓數。 怎么著,如今都吃不上了,少吃兩頓會死? 就因為吃食,鬧出了不少事。 宣仁帝甚至又下了一次命令,責令所有家中被攤派了人的人家,務必每日提供兩餐飯食。 飯食內容不定,打底也是稀粥。 為此,他甚至下命開了宮里的儲糧,給各家都分了些糧。 而那些住進別人家的百姓和兵卒,起先還覺得打擾了人家,甚是不好意思??呻S著時間過去,這些黑了心肝的給自己吃糠咽菜,自己卻還是大魚大rou。 還有取暖問題。 主人家燒炭燒地龍,他們只能躲在逼仄的屋子里,靠衣裳御寒。 人就是怕比較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當把最底層的人和最富裕的那群人湊在一起,尤其還是當下這種局面,可以想象會是什么場面。 總之,天天都有鬧事的。 住戶和主家鬧,被攤派了住戶的官員跟朝廷鬧,命婦們日子不好過,就進宮跟皇后哭。 平時上京城內的防火治安等,都是由京兆府、巡檢司以及軍巡鋪管轄,如今京兆府沒了,巡檢司廢了一半,軍巡鋪倒還在,人數卻有限。 為了管理如今混亂的內城,三衙那給軍巡鋪一再加人,皇城司如今也被派出去了,專門負責調解借住之人和主家的矛盾。 并且上面還下了死命令,無事之人不能在街上流竄,一旦被禁軍抓了,若無必要緣由,則軍棍加身。 所以如今權家人是不能出門的,全靠借住的熟悉禁軍和蔣家人傳遞消息。 明明兩家一開始并不熟悉,卻因為楊變和元貞的關系,成了親近之人。甚至因這一場變故,愈發緊密聯合起來。 “因為內城如今的窘境,圣上和那些人愈發想要和談了,之前那些主戰的官員如今都被責令在家,無事不得外出?!笔Y旻道。 堂上除了他外,還有蔣拯、蔣尚,以及權簡、裴淼,還有沐家父子。 自打內城門封閉以來,三家心中焦慮,經常會在一起互通有無,互相商量。 權簡一拳頭砸在桌案上,道:“北戎那些人倒是好算計,逼著人往內城跑,就是為了給內城增添壓力,這么多張嘴,又是這么冷的天,就算圣上把皇倉里的糧都拿出來,又能堅持多久?恐怕不用北戎強攻,內城自己就要先亂,到時候不攻自破?!?/br> 上京本就是個人口稠密擁擠的大都城,光在冊的人口就有近三百萬之數,每天上京要消耗的糧食難以計數,卻得力于運河漕運,每天都有無數糧、物從天南地北運進來。 可如今城封了,什么都進不來,偏偏上京的糧倉官倉都設在外城和城郊。而內城之中,只有皇宮有個皇倉,這是供禁中這么多人日常食用。 度支司也有一個,卻是個小型庫倉,用于平時給官員發放祿米俸祿的轉運之地。平時都是從外城的大官倉調運,所以根本也存不了多少糧食。 如今內城人口激增,怕是有近六十萬之巨,這么多張嘴,把兩個糧倉都開了,也堅持不了多少時日。 “現在我們什么都管不了,只能保存己身,幸好公主和楊變都在襄州,倒是省了一份擔憂?!?/br> 蔣拯嘆著氣道:“至于宮里和朝廷那,他們愿意怎么談就怎么談吧,誰又能阻止什么?!?/br> 看似這話充滿了喪氣感,實則能讓蔣拯說出這些話,何嘗不也是一種絕望。 “當初我就應該讓你們兄妹幾人,帶著家眷,隨元貞去襄州去。如今都被困在城里,動彈不得。當初貞兒一再叮囑,見勢不對就走,偏偏我…… 蔣旻忙勸道:“爹,當初誰也沒想到局勢會轉變如此之快,我們都有差職在身,怎可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沐父也勸道:“何嘗不是如此。幸得蔣兄你和兩個侄兒,一個在皇城司,一個在親從官,還有一個在禁軍里。雖是官銜不高,到底能落到實處的才是真好處,我們幾家能暫時落得幾分安穩,也多虧了你們。 沐辰也道:“可不是,我姨母家中被分派了一些平民住進去,之前內城沒戒嚴,街上還能行走時,姨母日日來我家哭。光哭又有什么用,之前瞧不上我家,覺得我們一家都沒出息,如今倒好。不過哪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如今只能看上面人怎么辦了。 權簡也深吸了一口氣道:“你們也不要太過憂心,楊變還在外面,他總能弄出一些事來,指不定正在外面想著怎么救我們出去。 不過這話,幾人都沒有放在心上。 怎么救? 現如今這內城就像包扁食一樣,一層里面還有一層,最里面才是餡兒。 北戎人如今守著外城城墻,無疑就是在關門打狗,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還投鼠忌器。 “等吧,如今只能等上面和北戎談出個名堂,才能說后續如何了。 最終,是蔣拯的嘆息為今日的碰面畫下句號。. 殊不知此時在京郊的楊變,最近可是快活得不得了。 說是如魚得水,如蛟龍入海也不為過。 北戎人不是城里城外搶昊國的東西嗎?搶完了還不敢多留,都往北面送,他就盯著北戎往北面送的車隊搶。 一邊搶東西,一邊殺人,日子過得不要太暢快。 最近他們甚至分兵幾路,甚至穿上北戎人的鎧甲軍袍,一邊渾水摸魚,一邊搶物殺人。 搶來的東西莊子里實在放不下了,就往襄州那邊送。 怕中間還隔著一個京西北路從中阻攔,楊變還給手下發了‘手諭’,拿著手諭通行。 另一頭,元貞已經收到楊變傳來的消息,還收到他辛辛苦苦在外面搶來的東西。其中糧食占多數,楊變也知道當下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元貞甚是哭笑不得,也有些感嘆這廝真是在哪兒都能找到自己的用處。 一時進不了城,就在外面搗亂,順便給自己囤糧囤物。 可他能如此‘肆意妄為’,她卻不能,她處在大后方,要考慮要籌謀的事太多太多。 結合收到的消息,經過一番斟酌后,接下來該怎么做,元貞已經有思路了。 作者有話要說: 楊變:好嗨喲,我搶我搶我搶搶搶 元貞:放不下了真的放不下了 慕容興吉:我的東西呢,人呢? —— 有紅包 第80章 80 從權府出來,蔣拯還要回皇城司,沐家父子和蔣旻蔣尚兩兄弟各自歸家。 如今糧食緊缺,平時都是以馬代步,如今連馬都不敢騎了。 兄弟二人緩緩往回走。 蔣旻早就看出弟弟有些魂不守舍,已經這樣好幾天了,他也一直沒抽出空與他談談。 “怎么?在想詹家那位小娘子?” 誰也不知道蔣尚是何時和詹瑩瑩有了來往,也許是蔣尚去將軍府時,碰見了同樣去將軍府找元貞的詹瑩瑩。 也許是詹瑩瑩想學騎馬,一直找不到人教自己,跟元貞說了,元貞提了蔣尚。 總之,前陣子蔣尚一直神神秘秘的,蔣家人還玩笑說怕是過陣子家里就要辦親事了,誰知突然出了個這樣的事。 “大哥,瑩瑩家人丁單薄,她爹她兄弟都是讀書人也文弱,如今內城都亂成這樣,我就怕外城更亂?!?/br> 蔣旻拍了拍他肩膀:“你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也沒辦法出去……” 蔣尚打斷道:“其實還是有辦法出去的,我聽手下禁軍說,安遠門這幾日在偷偷往外扔平民?!?/br> 蔣旻長眉一挑。 蔣尚急于想說服大哥,將自己這幾天打聽來的消息,都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