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聽到杜甫“真是”了幾次都沒找到合適的形容詞,一側坐著的李長安忍不住撲哧一笑。 看來詩圣也跟普通人一樣,見到偶像心情激動也忘詞啊。 杜甫這才注意到李白身邊還有一位小娘子,他連忙拱手:“失禮了,我乍一遇到太白兄便喜出望外,唐突了娘子?!?/br> 李長安挑眉,笑道:“我也甚愛李十二, 第一回 見到李十二時表現也如子美一般呢?!?/br> 杜甫聞言看向李長安的眼神迅速帶上了親近。 確認了,是同擔! “子美喚我李二十九便可?!崩铋L安看杜甫的眼神跟杜甫看李白的眼神一模一樣。 杜甫身穿一身青衣,身形有些瘦削,脊梁挺得很直,眉眼修長疏朗,只是臉上的神情有些拘謹,看上去與普通官宦子弟家的郎君沒什么區別。 與李長安心中憂國憂民、落魄貧窮的詩圣截然不同。杜甫的父親于開元二十九年病故,此時的杜甫家境還算充實,年紀也輕,自以為天地浩大,他必回大有所為。 她熱切道:“我久聞杜甫大名,心中對子美也十分崇拜,不知子美可出了詩集?愿意贈我一本親筆簽名的詩集否?” “我的大名?”杜甫嚇了一跳。 他自己怎么不知道他還有什么大名???他雖說也作了幾首詩,可在大唐眾多詩人之中卻實在算不上出名。 李白卻大笑指著李長安:“子美有所不知,我這友人最好詩,但凡詩人,她就沒有一個不久仰大名之人?!?/br> 而后李白便與杜甫談論起了詩賦,李長安就插不上話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她那點文學水平就不拿到李白杜甫面前丟人現眼了。 不過說起來她老師呢?她最愛李白,沈初最愛杜甫,如今看到杜甫她老師竟然沒有直接沖上來? 李長安眼神在人群中搜索著沈初,沈初正拉著王維站在不遠處樹下,嘀嘀咕咕跟王維說著什么。 王維面露無奈,卻還是點頭應下了友人的囑托。 “你們聊什么呢?”李長安湊過來,好奇詢問。 不等沈初開口,王維就先向李長安交代了原委。 “成璋托付我幫他做幅畫?!蓖蹙S抬手遙遙指了指坐在花叢旁正論詩的李白杜甫二人。 他有些無奈:“我擅畫佛像、山水,卻著實不擅長寫貌?!?/br> 李長安看看王維,又看看臉皮厚的沈初,終于知道為什么沈初來洛陽還要帶著王維了。 王維繪制的李白杜甫相識圖,這不得是國寶級別的文物? 李長安扯扯王維衣袖,語氣真摯:“摩詰,我也想要一副,你看……” 上司開口要畫能不給嗎?不能。 王維無奈道:“公……二十九娘想要我便多畫一副就是了?!?/br> 臺上一陣歡呼聲打斷了二人的低語,另一側圍坐在桌案旁的李白杜甫也被這陣聲音吸引了注意,暫時停下了論詩,轉而把注意力投在了臺上。 臺上有幾個身穿麻衣的書生正在面紅耳赤爭論著,一個頭戴玉冠的書生正在念詩:“一枝秾艷露凝香……名花傾國兩相歡……這是李太白寫牡丹的詩,我認為此詩最好!” 原來是這行人正在賞花論詩,爭執了起來,既然是牡丹花節,爭論的由頭自然也是從寫牡丹的詩詞開始。 另一人卻不甘示弱道:“此詩乃是太白應和之作,寫的是牡丹還是宮中的貴妃?依照我看,寫花最好的應當是王摩詰?!?/br> 他大聲念道:“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此詩意境十足,且無關權貴,我看此詩更好?!?/br> 四月底,桃花已經漸漸謝了,可這花園中有專人養護,桃紅柳綠之景卻依然還在,高臺兩側邊栽種了許多桃柳,粉艷艷的花開得正好,柳枝在風中輕輕搖曳著,昨夜又正巧下了一場小雨,對上了那句“桃紅復含宿雨”。 倒是李白的《清平調》,好則好已,可在場這些人卻都沒有見過那傾城傾國的貴妃,不知什么樣的美人能與牡丹花一樣名花傾國。 臺下的李白笑著搖搖頭,問杜甫:“子美覺得我與王維的詩哪個更好?” 杜甫咧嘴笑道:“都好,都好?!?/br> “我在你面前,你該多夸夸我才是?!崩畎坠笮?。 他拍拍杜甫的胳膊,爽朗道:“說不準日后,后人也會將你我放在一同比較,到時候便有人問‘李太白與杜子美的詩誰更好些’了?!?/br> “我的詩卻不敢同太白兄以及王摩詰比?!倍鸥ψ焐现t虛,可面上的表情卻也帶著兩分狂妄。 他如今也是自持“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健親?!钡目癜燎嗄?。 “你單憑那一首《望岳》,足以與我和王摩詰齊名了!”李白朗聲道。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如今的大唐人讀不懂杜甫的詩,李白卻讀得懂他。 名聲易震,才思難得,李白才思最為敏銳,自然讀得懂杜甫詩中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敏銳才思。 李白回頭對著王維揮了揮手,提高了聲音:“王摩詰,此處仰慕你詩詞的后輩,速速同我等一起論詩!” “王維也在此處嗎?”杜甫驚喜道。 王維被李白一聲呼喊引了過來,臉上帶著溫潤的笑,他也喜歡杜甫方才在臺上所念的那首詩,自然不吝嗇交一詩友。 “這是杜甫,杜子美?!崩畎字钢鸥橥蹙S引薦,“方才我問他,李太白與王摩詰誰的詩更好,你猜他說了什么?” 王維坐在杜甫身側,笑道:“莫非是更愛王摩詰?若是更愛你李太白,你便不會喊我過來了?!?/br> 李白哈哈大笑,指著杜甫道:“他說‘都好,都好’,可是一個都不得罪啊?!?/br> 被李白手指著,杜甫不太好意思笑了笑,對著王維拱手:“在下杜甫,字子美,久仰摩詰先生詩名?!?/br> “王維,王摩詰?!蓖蹙S含笑贊了一句,“你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得極好?!?/br> 三人都是在詩賦上出類拔萃的人物,有著詩賦做話題,很快就談到了一起去。 李白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杜甫嘴角帶笑,神采飛揚;王維。穩重平淡,時不時插一句話…… “老師,你干什么呢?”李長安湊到沈初身邊,沈初已經找了一處距離李杜王三人不遠的桌案坐下了,從腰上系著的腰帶中掏出了一支炭筆并上一卷白紙,正在低頭猛畫。 畫的正是李杜王三人坐而論詩的場景。 他十分擅長速寫,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三人的輪廓已經栩栩如生出現在了畫卷上。 李長安扒著沈初的衣袖,垂涎欲滴盯著速寫道:“老師,我可是你唯一的親學生,你可不能吃獨食啊?!?/br> 沈初眼皮都不抬一下,手上三指握著炭筆,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夾著一團布擦拭線條。 “數日前是誰給我寄信炫耀來著?” 李長安哀嚎:“冤枉啊,我那是專門寄信提醒您,真不是炫耀啊……” 五日后,王維終于畫完了兩幅畫,他將畫送給李長安的時候,還是沒忍住道:“公主似乎并不著急讓我與沈御史返回長安?” 原本這兩幅畫只需要兩日王維便能畫完,只是李長安卻找到了他,讓他不必著急慢慢畫便是,這才生生將時間拖到了五日。 李長安沒有立刻回答王維的疑問,反而笑了笑,反問王維:“摩詰可有看上的官位嗎?你如今已經是五品官員了,再往上便到了四品,朝中的四品官職你可有喜歡的?” 王維:“……這不是才升官不到一年嗎?” 原先沒跟著壽安公主的時候,一路升升降降,一回首踏上仕途已經十年了,卻依然是微末小官?,F在跟著壽安公主仕途倒是順利了,可這未免也太順利了吧。 他才在五品官職上干了一年,又要升官? “害,你的升遷速度已經很慢了?!崩铋L安嘆了口氣。 楊國忠可是短短四年就從一個小員外郎升到了右相呢,王維跟著她都五年了,現在才剛五品…… 李長安又看了王維一眼,給他略微透了一點口風:“摩詰先安心在洛陽待幾個月,長安朝堂上局勢不太妙,你可以先在洛陽躲一躲風雨?!?/br> 王維心下駭然,這才后知后覺知道為什么李長安會說他又能升遷。 估計又會牽扯幾位位高權重的大臣,這些人把位子空出來了,自然就輪到后面的人升上去了。 王維嘆息一聲,似乎想要說些什么,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他已經不像李白杜甫那樣有著見不平而憤的滿腔熱血了,王維只想平安過自己的日子,保護好自己的弟妹。 走過水榭長廊時,王維遠遠聽到了杜甫對李白抒發志向。 “我打算先游歷一兩年,然后再到長安參加科舉,輔佐明君安穩社稷……” 如今只有二十四歲的杜甫聲音中還充滿著對仕途的憧憬,王維聽到也只是嘆息一聲。 杜甫性格太過單純,朝堂上的腥風血雨只怕會將他砸得頭破血流啊。 “右相,我找到了太子的把柄!” 楊宣齊興沖沖走入月堂。 他已經遵從李林甫的吩咐蹲守了大半個月了,終于抓住了李亨的把柄。 李林甫負手而立,聞言回過頭來,一雙眼睛中精光閃爍。 “說?!?/br> 終于,大魚入網,漁網要收網了。 第134章 楊齊宣氣喘吁吁道:“兒手下的人,終于跟太子府中養馬的馬夫搭上了話,那馬夫說太子本月十五要到景龍道觀夜游?!?/br> 他是李林甫的女婿,算是半子,再李林甫面前自稱“兒”也沒什么不對。 李林甫瞇了瞇眼,思忖片刻,道:“讓楊釗來見我?!?/br> 很快得到了李林甫召見的楊釗就氣喘吁吁趕到了李林甫府上,他叉手行禮:“下官見過右相……” “不必跟老夫說這些客套話了,你現在就去寫拜帖,讓人把拜帖送到韋堅府上,就說本月十五日想去拜見他?!崩盍指Σ荒蜔┐驍嗔藯钺摰膯柊?,毫不客氣命令道。 楊釗是楊貴妃堂兄,雖說已經一表三千里了,可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楊貴妃家中親姊妹四個,個個都生得國色天香,可能在朝堂出仕的兄弟卻不多,她沒有親兄弟,叔父家唯一一個堂兄楊銛也是個病秧子,所以楊釗雖說已經跟楊貴妃親戚關系甚遠了,可因著楊貴妃娘家勢力薄弱,他倒也能沾些光。 楊家在朝堂上可是香餑餑,楊玉環寵冠后宮,楊家其他三個姊妹也都被封做了國夫人,個個深得當今圣人的寵愛。更重要的是,朝堂內外所有人都已經心知肚明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圣人已經不能生了,所以楊貴妃不可能有她自己的皇子。 深得帝王寵愛,又沒有朝堂牽扯,這樣的好勢力誰不想拉攏? 正是因著楊貴妃的面子,所以楊釗往常想要拜見誰,只要一遞上拜帖,基本都能見到。 就連一向與李林甫不對付的太子李亨往日見到楊釗也是客客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