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第一回 看到裴素笑,笑起來倒是好看,就是感覺有點……僵硬。 李長安驟然就被安上了“投資人”的身份,懵了一下。 行吧,這事的確得她來干,李長安摸摸自己目前還很濃密的頭發,憂愁嘆息了一聲。 又多了一樣活,不行,她活實在是太多了,這事她得交給別人去做。 不過此事也不是李長安的主要目的,李長安到別業來也不是找裴素的,只是她發現了這個隱患過來提醒裴素一聲罷了,她的目的是裴蕓。 “真香!”李長安手里扯著雞翅膀,吃得滿嘴流油。 裴蕓身上系著圍裙,又端上來一只烤得流油的烤鴨,這是她用炭火手工烤制的,油滋滋,用匕首劃開鴨肚子,還滾出來一小把野果,野果的甜味都滲進了鴨子中,配上烤得焦黃酥脆的鴨皮,李長安吃得險些把自己的手給吞下去。 “慢些吃,不夠還有?!迸崾|比起前幾日又圓潤了一小圈,她和裴素雖然是雙生姐妹,可性格全然不同。 裴素社恐秉直,眼中除了田地什么都沒有,裴蕓則是愛好廣泛,最好吃,據說當年上學的時候讀的還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最近還在研究微生物改良,立志在大唐吃上松軟的饅頭。 李長安每次和裴蕓一起吃飯總會被塞的肚子鼓鼓,她覺得裴蕓雖然年紀還輕,卻已經有了奶奶輩的技能“奶奶覺得你沒吃飽”。 “裴老師,我來是想托您個事……” 吃飽喝足了,又拿上了裴蕓塞給她讓她兜著走的小零食,李長安這才說出了她來找裴蕓的目的。 荊州靠著江,境內江水的支流多,湖泊也多,還有許多小山,都不算太高。寧村還靠著一大片竹林,所以寧村人家家散養雞鴨,雞鴨鵝的數量很多。 李長安考察了很久,最后決定趁著冬天帶著寧村村民一同辦個鹵味鋪子賣鹵味。 一開始她想的是做些竹編竹制品,可后來去江陵城內調研了一番發現竹制品行不通,如今不同于以后,現在生態環境好,遍地都是竹子,花錢買竹制品的人很少。 若是在長安賣竹制品還有點搞頭,長安百姓有錢,開元全勝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江陵城的百姓雖然也不窮,可比起長安百姓就窮多了,不會把錢花在竹制品上。 李長安又在江陵城逛了幾日,發覺吃才是這片土地上百姓永遠有興趣的東西,正好她又在裴蕓這吃到過鹵鴨貨,用茱萸代替辣椒,味道也很香,李長安一頓能啃六個鴨翅三個鴨鎖骨。 而且鹵味還好保存,也不需要鋪子,可以每次制一大堆一次性運到江陵城去賣,優勢明顯。 裴蕓聽說了李長安的來意之后十分痛快就應下了此事,讓李長安派人過來學鹵味方子就行。 “不急,這事情不是一兩日能辦好的?!崩铋L安道。 現在她雖然在寧村有了些名望,可就這點名望還不足以讓保守的唐朝百姓將家中的雞鴨和錢財拿出來和她一同辦鹵味鋪子。 李長安一開始就沒打算她出本錢組織人手。 她出錢容易,幾貫錢幾十貫錢甚至千金她都能拿得出來,可這些都是屬于外部資金扶持,就算做成了事也只是她的個人本事而沒法當作普適經驗。 不過這事情也用不了等太久。 荊州山多,雖然沒有高山,但是小山不少,山上有野獸,盡管不是每一座山上都有老虎和豹子,可大部分山上都有野豬。 這個季節正好是野豬狂吃狂喝積累脂肪準備過冬的時間,山上的東西不夠吃了,野豬就會跑到村子里偷東西吃。 野豬什么都吃,谷場上堆積的糧食,村民家里養的雞鴨鵝,菜地里種的菜,甚至是他們家里的籬笆,被發現了也不逃跑,若是人少,它們還會追著人拱。 寧村旁邊的山上就有一大群野豬,隔三差五就跑到寧村搶東西吃。 尤其是今年,野豬的數量比去年多許多,還有母豬帶著小豬崽子來偷吃,要是不處理,說不準餓急了眼的野豬冬天會進村吃小孩。 寧村村民怨聲載道,早早就找上了村正希望他找人打豬,至少也應當讓野豬數量少一些。 村正卻根本不管此事,甚至還攛掇這些人來找李長安,他早就看這個縣衙派來的特使不順眼了,更重要的還是她居然敢勾結寧成,給自己難堪。 他非得讓這個小娘們知道什么叫做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李長安卻順勢就接下了此事,第二日就喊來寧成準備組織人手準備抓野豬。 “咱們先在山下野豬必經之路上設陷阱?!崩铋L安指揮著寧成和幾個同他親近人家的漢子挖陷阱。 “這能抓著野豬嗎?”一個男人邊挖陷阱邊嘟囔,“某還沒挖過陷阱哩?!?/br> 這時候獵人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手藝活,就跟木匠鐵匠一樣,世世代代在家族內部傳承,輕易不往外透露。 挖陷阱這手藝還是李長安從孟浩然那學來的,孟浩然年輕時曾在鹿門山隱居,山中野獸多,他跟友人學了一手挖陷阱的技能。 寧成對李長安很有信心,他瞥了那人一眼:“過幾日你就知道李娘子的本事了?!?/br> 三天后,李長安就帶著寧成等人從陷阱中抬出了三頭又肥又壯的成年野豬和七只小豬崽子。 一共挖了七個陷阱,只有三個里面有野豬,另外四個里有兩個里面是野雞和兔子,另外兩個被不知道什么動物弄塌了,那七只小豬崽子是和一只母野豬在一個陷阱里發現的,估計是母野豬先掉了進去,小豬崽子不知道逃跑,一個接一個跟了下去。 這一堆野豬抬回村子頓時引起了轟動。 李長安讓人把其中兩頭大野豬拉到縣上賣了換了六把弓弩,那只母野豬與小豬崽子則是分了讓參與挖陷阱的幾人各自拎回家吃。 羊rou那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好東西,普通人也不介意野豬rou臊,反正只要是rou就比糧食好吃。 到了第二日,李長安再次組織人手抓野豬的時候,七個人已經變成了二十多個人。 這回李長安讓家中有兵器的人帶上兵器。 因為府兵制是良家子自備武器參軍,所以唐朝并不禁止私藏兵器,寧成就提了一根鐵槍,另外還有五個人也各自拿著刀劍。 這次李長安指揮著他們直接上了山,卻沒有去捕殺野豬,而是分組去找野豬的腳印糞便,確定野豬經?;顒拥姆秶?。 然后再挖陷阱,陷阱上放上青菜和糧食當成誘餌。 順路還挖了一波山貨。 二十多個人,下山的時候就沒有空這手的,各個興高采烈。往日他們不敢自己上山,山中危險,一個說不好人就回不來了,可現在有人組織,二十多個帶著兵器的成年人一同上山還能有什么危險呢? 又過了幾天,李長安在組織人上山去把陷阱里的獵物抬下山的時候,已經是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了。有男有女,最小的才十幾歲,大的已經四五十歲了,一個村子三百來個人,站在這的就有五十多人。 他們每一個都信服地跟在李長安身后,李長安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絲毫不覺得一群成年人聽李長安這個小孩的話有什么不對。 這一次他們抬下來了十三只大野豬和三窩豬崽子,其中七只是從陷阱里挖出來的,另外六只則是李長安指揮著他們用弓箭和刀槍殺死的,殺了大豬之后,又順藤摸瓜把小野豬崽子也給一網打盡。 這座山上已經沒有野豬了,至少三五年內不會有大規模的野豬到村里搞亂了。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高興,這么多只野豬就算是他們這些人人數多每家也能分到一大扇豬rou哩,更別提還有他們從山上帶下來的其他山貨,算一算這些東西都夠過年了。 李長安在村里的地位又一次發生了變化,以前村民看到她只是對她表示友好,如今這些人看她的眼神已經從友善變成了尊敬。 沒人覺得李長安發號施令有什么不對。 你要想辦法讓所治理的地方的百姓愿意聽從你的命令去做事,要讓他們相信跟隨你是正確的事情?!痘鶎庸芾硎謨浴さ诙隆肪幷?,李長安。 然后李長安就開始準備找人一起辦鹵味合作社了。 現在已經沒有農活需要做了,寧村的村民們都閑了下來。 大好的時光怎么能就這么浪費呢!李長安每次看到躺在谷場上曬太陽的年輕人都咬牙切齒。 勤勞才能致富,在這躺著難道是指望從天上掉開元通寶下來嗎? 李長安又把寧成喊了過來。 “娘子的意思是我拉幾個人一起做生意?”寧成撓撓頭,心里有點想拒絕。 “那不就成了商戶了嗎?” 在大唐商戶可不是個好身份,李白就因為是商人之子,所以根本沒法參加科舉,只能想辦法通過舉薦入仕。 李長安給寧成解釋:“用不著你們每個人都變成商戶,只需要有一兩個人做商戶去賣貨,其他人只負責投資和做鹵味?!?/br> 好一通解釋,寧成才明白了李長安的意思。 就是他們把自家的雞鴨拿出來做成鹵味,然后交給旁人讓旁人去賣貨,得來的錢所有人一同均分。 從前是他們自家地里種出來糧食,然后再把糧食賣給糧商,糧商再將糧食運到其他地方去販賣,而后再有其他商人買了糧食把糧食做成酒水販賣。 如今是他們一個村子里的人直接將這些事情都做了,賣得的錢財也是他們分。 盡管寧成還有些迷惑,但出于對李長安的下意識信任,寧城還是乖乖去找人手了。 李長安則是去了寧村東邊的那戶寡婦家,這個寡婦名叫馮娘子,長相清秀,先前就是她被村里的幾個無賴sao擾,幾個月前李長安警告了一番那幾個無賴,她才得了清凈。 馮娘子見到李長安找她,連忙把家里的凳子搬出來招呼李長安,又洗了幾個果子。 “家中清貧,李娘子莫要嫌棄?!瘪T娘子輕聲細語,把洗好的果子遞給李長安。 如今已經十月了,可她穿的依然是夏天的那一身衣服,腳上的鞋子還又多了兩個補丁,頭發也干枯的像雜草一般。 她家里還有二十畝地,只她一個人卻種不完,家里的兩個女兒又年紀還小,幫不上什么忙,她家算得上是寧村最窮的幾戶之一。 李長安開門見山:“你可愿做個商戶?你若愿意做商戶,那便跟著我做活?!?/br> 做商戶對寧成這樣的良家子來說不是好出路,寧成家算小康之家,他會想著日后若有了孩子可以讓孩子去考科舉,可對窮困潦倒的馮娘子來說卻是頂頂好的事,尋常人想做,還沒有門路呢。 馮娘子自然是愿意的。 “只是我什么都不會做?!瘪T娘子揪著自己的衣角,看了李長安一眼,“村西的趙娘子娘家就是縣中的商戶,她嘴巧,許比我更合適些?!?/br> 馮娘子怕自己做不好拖累了李長安的生意。 “趙娘子家里又不缺錢?!崩铋L安嘀咕了一聲。 “你不適合務農,你自己身子骨弱還帶著兩個孩子,就是種地也種不好,屬于寧村的需要幫扶人口?!崩铋L安給馮娘子解釋。 “我的目的不是讓這個生意給我賺多少錢,而是要讓寧村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你也是寧村的一員,但是現在明顯你憑借自己都沒辦法保證溫飽,所以就需要我來幫你一把,幫你找個能保證你溫飽的活干?!?/br> 馮娘子還是不懂,這自己過不好是因為她自己沒能力過好日子,又和旁人有什么關系呢?李娘子是大善人,她愿意幫自己一把,自己應該感恩戴德。 最后馮娘子終于理順了她自己的邏輯,把李長安做的事情歸結于李長安是個大善人,然后心滿意足了。 李長安也沒有再跟她往下解釋。 先把寧村治理好,日后有了實踐經驗才能再把荊州治理好,最后再把大唐治理好。 第33章 十月,荊州的天還不算冷,清晨,太陽從朝霞中冒出小小的一角,路上有些小風,帶著雨后的濕氣微微地吹。 村路上幾個人高馬大的漢子抬著盛滿活雞活鴨的竹筐往村東頭走。 這兒用石頭和茅草壘了一個小院,遠遠就能看到院子內殺雞鴨的蒸汽往外冒。 推開門,走進院子,幾個年紀已經不小了的男女正在給雞鴨拔毛,一個男人踩著鴨脖子,左手按著鴨頭,右手高高舉起屠刀,刷一下就將氣管砍斷,鮮血染紅鴨毛。 再拾起鴨子,連同身體一起遞給他身后的婦人,婦人放完了血,再往guntang的沸水里一扔 “李娘子呢?”寧成指揮著人將竹筐放在空地上,隨手拿起一塊麻布抹了把臉上的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