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在這期間,朝堂中的局勢越發風云變幻了起來。 曾經醉心于詩詞歌賦的皇帝,不知何時起,開始鉆研起了修仙之術。 原先只是初有了解,但后來,在皇后的推波助瀾下,他漸漸對這修仙之術起了興趣。 為了修仙,他派人從民間請了很多修煉丹藥的道士,還有很多自稱是得道高人的半仙,從他們口中學到了不少歪門邪道之術。 格外能說會道的這些人,一來,就直接把他哄騙得團團轉,像是著了魔一樣,完全沒了思考的能力。 先是去蓬萊求仙,大張旗鼓修建山祠神所,耗資巨大,又是從各處搜尋童男童女,強制把他們抓來,要煉神丹。 甚至于,有一個半仙說,用一千個至陰體質的孕婦誕下的嬰童胞衣與嬰童的心血雜糅在一起,文火煉制個七七四十九天,與人參,茯苓,蒼術一同服用,就能夠得到延年益壽,滋養氣血的功效。 被騙得腦子也不會轉的皇帝一聽,也不懷疑真假,大手一揮,馬上就要派人去抓孕婦。 最后,還是聞訊而來的裴庭聞,強制截斷了他那簡直瘋魔了一樣的要求。 皇帝失智,臣子有權替天行命。 情形嚴重,裴庭聞下令所有皇軍鎮守,清捉所有假道士,就地格殺,一個不留。 手段強硬,雷厲風行,推進了整個清肅過程。 皇帝由此大怒,斥責他的大逆不道。 君臣之間有了裂縫,這時,皇后有了可趁之機。 她不停地在皇帝耳邊吹枕邊風,引導他往裴庭聞是個亂臣賊子,意圖謀取皇權的方向去想。 原先從來不搭話的皇帝,在這般的影響之下,與裴庭聞間的裂縫更是加大。 尤其是,在裴庭聞能夠強制收了他的命令,叫皇宮內外庭衛全都聽從他一人,而不聽他的時,他終于反應過來—— 自己已經放權太多給一個外戚了。 放權太多,叫自己的皇威已經消失,所有人都能無視他這個皇帝,無視他的皇令。 疑心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快速生根,發芽,最后長成參天大樹,再也砍不掉。 但皇后的枕邊風下,脾氣變得越發暴躁易怒的皇帝,每日每日在宮中大發脾氣。 像是個失智的孩童般,無能狂怒著,不停地折磨著宮里的下人們。 他妄圖奪權,將權力重新奪回。 但已經被人拿到手里的東西,哪有這么容易奪回來? 更何況,對象是兵權在手的裴家。 有兵權,就有根子在,朝中臣子即便是不認同裴家,也不敢明面去抵制反抗。 所以,哪怕是皇帝在朝堂之上,當著上百朝臣的面,斥吼裴庭聞是亂臣賊子,應當立即誅殺—— 在場也無人敢動,無人應聲。 死一般寂靜。 守候在朝堂外的士兵們,更是表情漠然,宛若失了聽力,聽不進任何東西。 而當事人裴庭聞,一身緋紅朝服,手持笏板,直立于朝官之首,面色平靜冷淡,聽著龍椅上的人斥責,依舊不改神色。 強娶(45) 直立于朝官之首,面色平靜冷淡,聽著龍椅上的人斥責,依舊不改神色。 仿佛被罵的人,不是他,而是旁人。 多難聽的話,于他而言,也是不痛不癢。 待他罵完,他也不說什么,只淡淡一句——陛下累了,該休息了,旁邊的公公便立刻上來拉他。 要把他拉走,留下一個沒有皇帝的早朝,也能照常如舊進行,沒有受到一絲影響。 已經失去了羽翼的皇帝,比落水的鳳凰還不如。 落水的鳳凰至少還有翅膀,還有再次騰飛的機會,但他,已經快要沒有價值了。 裴庭聞知道這一點,皇后也知道。 眼瞧著他馬上就要成為棄子,裴庭聞正在著手準備扶持四皇子上位—— 皇后用出了最后一招——傳位。 這是皇帝僅剩的最后一點價值,他親筆寫下的傳位詔書,親口指定的繼承人,才是天命承認的,是合法合規,順理成章的。 而旁人,未被指定的繼承人,一旦即位,奪走了被指定繼承人的權利,都會被認為是篡逆。 篡逆是大罪,十惡不赦的大罪。 一旦被貼上了篡逆者的標簽,背上千古罵名是小,得來的皇位不穩,民心不順,難以服眾,更是災難。 皇后是打算拿到傳位詔書之后,聯合朝中所有看裴家不順眼的大臣,將詔書大告天下,順勢扶持三皇子上位。 有了詔書,三皇子的登基便是合法合規的,列祖列宗承認的。 旁的人若是再想做點什么,便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其定為謀逆者,也就有了圍剿誅殺的機會。 為了此,孫慕貞特地寫了書信,派人送去那相隔萬里,鎮守在南蠻之地的哥哥處。 想叫他舉兵北上,助她一臂之力。 此番計劃完美,她早早就為此做足了準備。 只不過,她沒想到—— 那常年被罵作jian臣小人的裴庭聞,比她還狠,比她還能下得去手。 對已經快要失智的皇帝,她也只是想著柔方子,哄騙著,叫他自愿寫下傳位詔書,卻不想—— 裴庭聞率先一步,直接叫人拿著筆,強壓著皇帝寫下他想要的東西。 皇詔一拿到,幾乎是同一時間,皇帝突發惡疾,暴斃身亡的消息傳出,傳遍宮中內外,絲毫沒有給人反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