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他有個錘子分寸!別的事也就罷了,只要一與婚事沾邊兒,他就全然不講道理,昨個兒非問我有沒有法子合情合理地將婚期提前,我說沒辦法他就胡攪蠻纏,您看,您看看我眼睛里的血絲!” 嬤嬤瞪大了眼睛往蘇公公面前湊,蘇公公早瞧見她血絲遍布的眼睛了,猛地懟到面前還怪嚇人的。 “您千萬體諒,淮西王再不近人情不也是個有血有rou的凡塵俗子,也會心急如焚地想與心愛之人在一起,那不是人之常情嘛,您放心,這事兒咱家一定在皇上面前念您的好……話說回來,淮西王此刻不在府里?” “去英國公府拜訪了,隔三差五地去,公公若要找他怕得提前讓人來傳個信兒?!?/br> 蘇公公笑起來,“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他不在那咱家就先回宮回話去了,嬤嬤也寬心,皇上讓您來是什么意思,您還不知嗎?” 他笑瞇瞇地離開,留下嬤嬤在原地站了半天,腦袋歪了歪,是什么意思?她不知啊。 …… 寧宴與白卿卿的婚事緊鑼密鼓地籌辦,他對朝堂眾臣如何看待自己被封王的事反倒不在意,這段時間登他的門來恭賀親事的,寧宴一律笑臉相迎,旁的,譬如說勸誡他拒絕皇命,再譬如說勸誡他拒絕皇命之類,寧宴連見都不屑見,他忙著呢。 不過寧宴不在意,不表示這事兒就消停了,從皇上賜封開始,朝堂就沒有一日不上演你勸我不聽的場面。 或許是皇上覺得朝堂還不夠亂,不夠刺激,他又當朝宣布了一件喜事,將懷福公主賜婚凌裴舒。 第661章 不甘心 朝堂上,皇上滿臉笑容,看著底下寂靜無聲的大臣,心里居然十分舒暢,“玄朝一下多了兩樁喜事,是不是眾卿也都樂壞了呀,哈哈哈哈哈?!?/br> 年輕君王爽朗的笑聲飄蕩在朝堂上,震得底下不少大臣腦瓜子都疼,半晌,才有人試探著站出來,“皇上,懷福公主金尊玉貴,親事不如再多斟酌斟酌?玄朝青年才俊輩出,不如讓公主好好挑一挑?” “臣附議,凌大人雖也卓爾不群,前途無量,但畢竟才入仕途,行事欠缺穩重,如今還奉命在家中自醒,作為懷福公主夫婿的人選,臣以為不妥?!?/br> 有了人開頭,底下陸陸續續又有其他人也站出來,或直白或委婉地反對,只不過反對的大臣大多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膝下都有適齡未婚配的兒子,皇上撐著臉頰垂著眼眸,看得興致盎然。 懷福在宮中的地位不必言說,先皇在世的時候便是如珠如寶地存在,那句“得懷福者得天下”,雖是皇家辛秘,世上卻也沒有不透風的墻,不過是無人敢將這話說出口罷了。 皇上登基后對懷福的縱容和寵愛亦是有目共睹,也多次放話,必會給懷福挑一個頂好的駙馬,讓懷福有所依仗。 有了這樣的保證,懷福的駙馬之位早就成了許多人眼里的香餑餑,為此,不少人家都會有意無意地留一個年紀合適的兒子不議親,就想著能不能有機緣落到自己家里。 反正皇上總不可能一直將懷福留在宮中,只要她未嫁,大家都有機會。 可誰知皇上忽然就直接給定了人選,這誰能甘心? 皇上頗有耐心地等底下的人挨個兒都說完了,才淡淡地笑起來,“朕已是斟酌過,論及容貌品行,性情才學,眾卿可能再提一個勝過凌裴舒的?朕要給懷福賜婚,那就要挑個最好的?!?/br> 底下一陣憋悶,別的不說,首先想要勝過凌裴舒那張臉就很難,聽說他從前在民間時就頗負盛名,有放鶴公子的美稱,引得許多小姑娘爭相追捧。 皇上好整以暇地看他們自以為隱蔽地互相使眼色,忽然覺出身為帝王的另一種樂趣,仿佛開啟了一扇特別的門。 好不容易有人吭哧吭哧地反駁:“凌大人雖好,只是成親是長長久久一輩子的事,講究的是一個琴瑟和鳴,未必就是最適合懷福公主的?!?/br> “是是是,臣也以為如此,皇上有所不知,凌大人在宣城中十分得人氣,是許多年輕小姑娘心中傾慕之人,臣擔心公主受委屈?!?/br> 皇上臉上于是露出一抹不理解來,“怎么你們是想要給懷福尋一個無人問津的丑八怪,還是胸無點墨的草包?如此便沒人跟懷福爭搶,她就不會委屈了?你們好大的膽子!” 底下呼啦啦跪了一片,皇上聲音里帶著怒意:“懷福是朕的meimei,籍籍無名之輩才沒有資格與她相提并論,朕好不容易尋到個合適的人選,你們卻歪理邪說著反對,到底是何居心?是想讓朕落一個不愛惜手足之名嗎?” 第662章 意猶未盡 這個帽子就有些太大了,扣得那些心有不甘的人瞬間清醒過來,一個個匍匐在地上直呼不敢。 皇上撒了一通邪火,語氣又慢慢鎮定下來,“朕這么做,也有別的考慮,凌將軍雖洗脫了冤屈,但凌氏一族就只剩下凌裴舒一人,朕不便評判先皇的過錯,只想著能多少彌補一些,也算是朕的一番苦心?!?/br> 也不知是不是有之前寧宴封王時激烈的針鋒相對做映襯,群臣發覺此次皇上竟然十分講道理,且說出來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腳,頓時讓人覺得很能接受。 白巖首當其沖地附議皇上的決斷,“恭喜皇上,恭喜懷福公主?!?/br> 其余大臣也就自然而然地順著接受了,那些不甘心只能深深地埋葬在心底,誰讓自家兒子不爭氣,不管是臉還是學問能耐都比不上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