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這有什么不愿意的?白卿卿有些懊惱,原本該是她這個做晚輩的來準備,之前也想到的,結果被寧宴的事給岔忘了。 白卿卿立刻給回了話,說自己一定到,她還花了心思給陶大人準備了禮物,知道他喜歡喝茶,特意尋了一套珍品茶具,又包了上好的茶葉,符逸悄悄透露給她,陶大人喜歡吃春意樓的三品蓮花酥,赴宴那日,白卿卿一早讓人去排隊買著了。 只是出府赴宴的時候,因為繞不開,白卿卿的馬車從寧宴面前經過時,她坐在車里不知為何屏住呼吸,發覺到的時候不由皺眉,真是莫名其妙。 宴請的地點選在了天香樓,原本陶大人的意思是去燕來樓,那兒景致更好,但后來因為沒能訂到位置才作罷,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委屈了白卿卿似的。 第587章 片面 白卿卿表示一點兒都不委屈,天香樓也很不錯,要真定在燕來樓,她怕是還會有些不自在。 到了地方,白卿卿見到陶大人的時候真心誠意地高興,她打從心底里敬佩這位老者。 “哈哈哈哈,老夫不喜講究虛禮,坐吧,老夫呀總是能聽到小友的一些傳聞,今日總算能見上一面?!?/br> 陶大人很平易近人,雖滿腹學識卻并沒有凌駕于人的高傲,和藹得仿佛鄰家老爺爺,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把符逸都冷落到一旁,沖著白卿卿笑得像朵花似的。 “早聽符逸總是提起你,我就想著,這小子眼光素來不低,能讓他另眼相待的人定不會差,今日一見果然如此?!?/br> 符逸給陶大人倒茶,打斷他的話,“大人,您說這些做什么……” “哈哈哈哈,行吧,不說就不說,今日就只是一塊兒吃頓飯?!?/br> 但哪兒就真的只是吃飯而已?陶大人想見一見白卿卿,也并非是因為城中傳聞,而是他察覺得到了符逸的心思。 他當真十分看好符逸,覺得他是個難得的,有真才實學又為人正直,能夠真心為了國家社稷做事的人,這樣優秀的苗子,他甘愿排除萬難做這個伯樂。 陶大人對符逸的經歷也很唏噓,但覺得那些并不是符逸的錯,身份地位不該成為他的拖累,符逸也很爭氣,能夠抓住出頭的機會,不過他這個年歲了都沒成家,陶大人不得不擔心,是不是因為符逸的過往讓他不被女子青睞? 后來,陶大人才發現自己弄錯了。 符逸就算只靠著他那張臉,都能迷到小姑娘,更別說溫潤的性子和有禮的談吐舉止,再加上真才實學,過往和地位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他自己不愿意,對那些傾慕他的小姑娘始終保持著距離。 這可還行?他難道是打算出家不成? 再后來,陶大人才終于發現,符逸如此,是因為心里已經放了個小姑娘的身影,因此他才看不到其他人。 等再知道這個小姑娘是當年與寧宴鬧得沸沸揚揚的英國公嫡長女時,陶大人內心不是不復雜的,他聽說過白卿卿的傳聞,貌美如花,有宣城第一美人之稱,能讓寧宴那樣的人都心動,符逸該不會是也被迷住了吧? 然而今日一見,陶大人覺得自己還是淺薄片面了,他不該以傳聞來衡量一個人。 白卿卿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但她身上更加亮眼的,是她周身從容的氣質,言談舉止優雅得體,不卑不亢,大大方方地展露自己的美好,這樣的小姑娘,被人放在心上理所當然。 “其實今日還真有一樁事情,想請小友也幫著參謀參謀,符逸這孩子,覺得在宣城施展不開拳腳,想要外放出去,只是以他如今的資歷,外放的話也只能去一些偏遠之地,對入仕之人來說都是些吃力不討好的地方,很難做出功績,到時候再想回宣城,怕是就難了,我勸不動他,就想請小友幫這個忙?!?/br> 第588章 笨死了 白卿卿聞言轉頭看向符逸,眼里卻并沒有吃驚的情緒,而是含著淡淡的笑意,“你曾經的想法,如今總算是可以如愿了?” 符逸眸光微閃,“你竟還記得?” “我記性一向還算好?!?/br> 白卿卿淺淺地笑著,那是在前世的時候,她與符逸很少有推心置腹的交談,只有一次,符逸在外應酬多喝了兩杯,她留在屋子里照顧他,也不知是不是酒意讓符逸放下了成見,還是王府里只有白卿卿愿意聽他說荒謬的話。 他說他的志向一直是福澤百姓,飽讀圣賢書便是為了惠澤于民,哪怕只是個地方父母官,他也相信自己可以施展拳腳,做些真正有用的事。 而不是只在宣城中以平親王世子的身份參與權勢相爭,機關算盡身不由己地攪入權利的漩渦中。 但他是平親王嫡子,平親王不會容許他行差踏錯,他身上肩負著王府的擔子,由不得他不去爭,那會兒的符逸,就好像一個注定得不到想要的糖果的小孩子,只能趁著醉酒不甚清醒的時候吐露一絲心聲。 “我覺得這也不是什么壞事?!?/br> 白卿卿沒有去勸符逸的意思,“人各有志,符逸的心性確實也不適合詭譎多變的朝堂,他更適合做一些實事,他若去外放,去哪里,哪里的百姓都是有福氣的?!?/br> 陶大人微微挑眉,“你這樣相信他看好他?” “大人不也一樣?” 白卿卿和陶大人對視了一會兒,忽而雙雙笑起來,笑的符逸在旁邊看著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