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皇帝清楚,若是皇室不控制住,只去管束世家勛貴,那怕是管不了太多,哪怕他在時可以管住,后面怕是也管不住。 可不給封地,皇帝看著眼前的厲王,有些不忍心,也不舍得,一個親王沒有封地那算什么親王。 更何況,沒有封地,這子孫后代要如何過呢,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就算他給的賞賜再多,那也是無源之水,不能長久。 皇帝突然沉默下來,厲王有些不解,可是看皇帝陷入思考的樣子,厲王也沒有開口驚擾,而是安靜地坐在一邊。 為了這件事,皇帝愁了好些天,越發感覺遏制土地兼并這事極其難辦,他要先管住了自己,才好去管住別人,可這管住自己何其難也。 可同時,皇帝也越發地清楚,這事恐怕也只能從他手中控制住,若是拖到了下一代,太子怕是管不住的。 若是他動手,一些親王是他兒子,做老子的怎么安排,就算他們不滿,也不敢做什么,可要換了太子,那就麻煩了,多少會心里不服氣,指不定就是一場禍亂。 更別說太上皇的那些子嗣了,他們算是太子的叔叔,長輩名分在這里,太子要做點什么就更加不容易,也容易被人指指點點,而換作是他 這些子嗣都還小,而太上皇的身體雖然也不錯,可也撐不到他們長大,那封地的事就有說頭了,長兄如父,他怎么安排,其他人還不得乖乖聽,誰敢有怪話。 越是想得明白,皇帝就越感覺肩上的擔子極重,如果他不想讓太子日后為難,也就只能在他這一代解決問題了,越拖到后面問題越難解決。 因為過于心煩意亂,皇帝也略微表現出了一點,不過被他喊過去的大臣都以為是在為小冰河期煩躁,都沒有太在意,只有鄧元隱隱猜出了一點,無奈之余也有點好奇裴清這次又是說了什么。 不過很快,鄧元就沒有心思去想這些事了,科舉一事公示天下,從京都開始朝著大盛國土傳播開來,天下響動。 一些有點權勢富貴的人,其實一開始就聽說了朝廷的動靜,只是還不確定真假,也不確定是否真的會推行。 畢竟人都不傻,自然清楚這個新政是從一部分人手中將利益搶了過來,既然是搶,那肯定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敗的可能,盡管他們是很希望能成功的,可隨著時間推移,這說著科舉的事卻一直沒有成,也不由得讓他們有些忐忑了。 雖然這些人也是想要在其中幫扶一把的,事關自己利益,只是他們想要摻和到國家大事上還沒有這個能力,只能敲敲邊鼓,寄希望于皇帝能夠做成這事。 孟家是商戶人家,靠著行商也算是賺了些家資,和普通人相比日子是過得輕松愜意了不少,可歸根結底也是普通人家,若是遇到有心刁難的小官小吏,也不得不掏出銀子去平事。 若只是如此也就還好,可偏偏本地還有一個小世家存在,雖說落魄了,也用經商為生,可也有點官場上的人脈,盡管沒有什么大本事,可是狐假虎威一番,欺壓孟家倒是能行的。 對方若是欺壓的太狠了,如今官場還算清正,鬧得過分被報官后確實不好壓住,可偏偏這小世家拿捏分寸恰到好處,雖然挖rou,可給孟家的傷又不是很重,還不至于讓孟家和他拼了,只能一忍再忍,不好起紛爭。 而后隱隱聽說了科舉的事,孟家就一直關注著這事,期待不已,還勒令族中子弟專心讀書,為以后做準備,只是這讀書都讀了許久了,還沒有見朝廷有下文,最近就又有些松懈了。 畢竟讀書也是個苦差事,真心熱愛念書的人還是少,更別說孟家雖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可家中子弟的日子也是舒舒服服的,如果不是孟家族長強行要求他們念書,也沒有幾個人可以堅持下去,而看到孟家族長松懈,自然也就放松了要求。 可現在,孟家族長聽到從京都傳回來的消息,一蹦三尺高,難得激動到這般模樣,掉頭就去了族中的私塾,一看孟家子弟念書的憊懶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抄起戒尺就是一頓抽,抽的孟家子弟嗷嗷叫。 一開始孟家子弟還有點不服氣,畢竟這些天都是這樣松懈著過來的,孟家族長之前沒說什么,怎么現在就變了。 可等他們從孟家族長口中得知了科舉的消息,一個個的都瞪大了眼睛,也不敢再質問什么,他們都清楚所謂的科舉到底是有多重要。 而負責教導孟家子弟的教書師傅也是瞪大了眼睛,激動得不行,激動之余看看手中的書本,當即就和孟家請辭,他要去看看這科舉的要求。 雖然對方沒有說若是自己也符合科舉要求,就要辭工走人,可孟家族長也是看出了這種可能,換作是他,若是得知自己能參加考試去當官,自然也不愿意被不想干的事情打擾。 得到了孟家族長的應允后,教書先生匆匆離開,按照孟家族長的說法匆匆趕到縣衙門口的公告區,想看看朝廷告示到底是如何安排這科舉的。 孟家小輩激動了一陣,忽然看到桌案上的課業,忽然又平靜了下來。 孟家族長有些不解,這剛才不是還挺振奮的樣子,怎么一下子就萎靡了。 族長,我們這課業不過是最近才開始學的,也沒有學多少,哪怕現在拼了命地學也比不過那些一開始就刻苦努力的學子吧?孟長遺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