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所以太子不愿意將裴清扯進他的這片泥潭中來。 太子以往也看過不少史書,知曉作為太子,盡管地位在諸皇子中格外尊崇,可真想登基,可能性卻不高,而太子在儲位爭奪中失敗,下場更是難言。 太子之前不覺得他會變成這樣,尤其是和厲王合作后,更是覺得或許大盛朝會不一樣,可是這些天,他發現當其他人在厲王這邊下注得不到回饋后,就轉向了三皇子,甚至是其他的皇子,盡管他們年紀尚幼,可依舊有人支持。 只不過這些支持還不算是朝堂上的支持,畢竟他們年紀還小,在朝堂上是沒有什么話語權的。 而三皇子那邊,支持力度則是格外的大,要論年紀,三皇子也只不過是比太子晚出生了一年,若是太子進入朝堂,三皇子同樣也可以。 而太子在注意到這點后,也注意到了三皇子這個他平時不怎么多關注的弟弟,恍然間發現隨著他慢慢長大,盡管和皇帝依舊親近,可年紀漸長后,一些撒嬌賣俏的行為也不好意思做了,畢竟他是太子,三皇子則不同。 而皇帝則是因為最寵愛的兩個孩子也長大了,不能再當孩子看待,一腔父愛也落了不少到三皇子身上。 雖說和以前的太子厲王沒法比,可和如今的太子相比,太子恍然間感覺皇帝對三皇子似乎更加寵愛,而對他則是更為嚴厲了。 其實太子也能理解,只是眼看著因著皇帝的寵愛,三皇子的勢力變大,讓太子有些茫然了。 *** 太子不說,裴清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選擇了自己調查,而有了上次的經驗,裴清這次查的就不是太子的動向,他知道查這個很敏感,主要還是查查看太子身邊的變化,這些就比較好查。 而這一查,就查出了些什么,看著面前的信息,裴清長嘆一聲。 裴清一直覺得太子還小,不至于想到這些,可在古代,十六歲已經不小了。 對于三皇子,裴清也有些印象,不過這個印象就是原文中的了,也是被世家扶持,扶起來和太子厲王爭斗一番,而現在之所以聲勢會有些大,全是因為厲王完全不搭理世家,導致世家選擇了三皇子。 清兒,怎么?謝云煜坐在一邊,聽到裴清嘆氣,問道。 裴清沒說什么,只是將他查到的信息給謝云煜看了看,謝云煜一下子就明白過來。 這事也好處理,只要有人將事捅到陛下面前,這些人就會散開了。謝云煜道,在他看來,這些人對三皇子的扶持不過是投機罷了,陛下正是春秋鼎盛,稍有動作就能讓這些人縮起來。 裴清搖頭道:你不要去做,這樣做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況且謝云煜要真做什么,萬一被皇帝查到,那就麻煩了,三皇子是皇帝的兒子,而謝云煜只是臣子,臣子插手儲位,暗算皇子,落到皇帝眼里那就是個錯處了。 清兒,你要摻和進這件事嗎?謝云煜擔憂道,他知道太子和裴清的關系不錯,以裴清的性格,若是想要幫助太子,他是攔不住的。 裴清沉思片刻,放在以前,他能很肯定地搖頭,可現如今,他就沒有辦法那么果決。 不過要說摻和進奪嫡的事情中,裴清也是不愿意的,一旦他入場,那再想脫身就難了,甚至可能奪嫡的烈度會比原文中還強。 在裴清看來,奪嫡最大的原因就是皇位只有一個,而皇帝寵愛的皇子又有太多了。 而太子的悲劇在于太子是沒有退路的,其他皇子若是不參與奪嫡,不管是封王回封地,還是留在京都,都算是好結果,可以閑散過一輩子,而太子不能登基的話,重則喪命,輕則也是在新皇的監視下度過一輩子。 哪怕太子已經沒有別的想法,可是作為曾經的太子,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問題,萬一有有心人想要針對新皇,那太子就容易成為工具,所以太子不得不爭,除非是真的爭不了,只能認命。 而在裴清看來,太子如今是個合格的太子,而想要登基的話,最大的問題在于太子的情緒。 按照原文的時間來算,太子想要登基的話,至少也要等到二十八歲,距離如今也有十二年,這十二年的時間就有些漫長了。 如果只是解決對手,而不讓太子的情緒穩定下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而要穩定太子的情緒,裴清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好辦法來,雖說太子的性格在這些年是有了些改變,可要做到寵辱不驚,不驕不躁,裴清感覺這個難度還是挺大。 只是難也不能不做,裴清考慮過后,決定先給太子打個預防針,讓他明白當太子的難處,好鎮定下來。 于是接下來,太子就發現裴清似乎對史書多了幾分興趣,幾人湊在一起的時候,就時不時地聽到裴清提起歷史故事,只是太子聽著聽著,就發現這歷史故事怎么都是讓人耐得住性子,不能急躁的類型。 其中還有不少皇室爭斗,因為急躁而落敗的例子,雖說這種類型的例子總數不算多,可和其他例子的數目比起來,就顯得有些扎眼了,讓太子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身上。 裴清是發現了什么嗎? 太子若有所思地看向裴清,裴清面對太子有些猜疑的眼神,淡定地笑了笑,什么都沒有說,卻讓太子肯定了他的猜測。 太子有些無奈,又有些感動,他其實是不想讓裴清卷入這件事,以裴清的能耐,不卷進來,不管繼位的是誰,都要善待他,而如今裴清卻主動摻和進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