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也因此,一些百姓家中咬咬牙也能拿出銀子來買新犁,最主要的是官府還出了個政策,若是拿舊犁來,購買新犁的時候能抵一些錢,這樣也減輕了一些人的負擔。 還有些買不起的,就考慮著能不能幾家合買個曲轅犁,到時候一起用,只不過這樣的話,誰先用后用的,容易起矛盾。 張百福家就是這種情況,雖說他是木匠,能賺些錢,可前段時間為了治病,開銷也不小,以至于現在沒錢換新犁了。 雖說等張百?;貋?,應該錢就夠了,可眼看著這曲轅犁緊俏,供不應求的,現在買都不容易,誰知道到那時候還能不能有貨賣呢? 至于說等張百?;貋砼獋€新犁,時間上的來得及,只是看著人家都開始翻地了,自家的地還沒有動靜,心里焦急啊。 張家人都考慮是不是用舊犁去翻地,可是舊犁要兩頭牛,因為有了新犁,這借牛使喚的費用都漲了些,而且不少有牛的人家都不樂意借給用舊犁的人。 用舊犁翻地人吃力,牛也吃力,還容易累著,雖說現在牛的工錢漲了點,可給新犁用也是那些錢,牛還更加省力,借給誰都不用選了。 就在張家人愁得不行的時候,里正忽然來家里通知,說是他家的新犁到了,讓他們快出來拿。 新犁?我們家沒買啊?張老漢摸不著頭腦。 是你家百福在外面做工做得好,朝廷知道他們的難處,就讓他們在作坊那邊買好了犁,跟著送到我們這邊的車隊,一起把犁給送回來了。里正說,正好村子里有幾戶人家買了犁,要一起拉回來,我聽說百福的犁也到了,就幫著一起拉回來了。 曲轅犁的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好在工坊內工匠們都做得飛快,這才不至于斷貨。 而這一切也都被工部的人看在眼里,和工匠們聊天的時候得知他們擔心自家能不能買到犁,可是送錢回去又擔心半路出事,就干脆讓他們直接在工坊買犁,讓送往各地的車隊把犁也給捎回去。 這一個人運這些犁麻煩些,成本也高,可跟著車隊一起走,均攤下來,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張老漢喜不自禁,美滋滋地去把新犁搬回家了,次日就去借了牛來耕地。 張老漢也只聽別人說過這新犁如何如何,可還沒有真的用過,一用就大為慶幸,還好張百福送了犁回來,不然就虧大發了。 因為工部的這一番cao作,招去的工匠一個個的比之前還要認真地多了,要說之前那還是為了錢才想著多做點曲轅犁,而現在,都是為了報答工部的一片好心,投桃報李,工作效率又高了一些。 而因為這事,原本還沒有去的工匠都自發地前往工部作坊,只是內心忐忑,不知道工部還愿不愿意收,會不會介意之前他們沒有去的事。 說不介意是假的,但是工部的官吏和前批來的工匠聊過天,也知道他們內心的擔憂,從普通百姓的角度來看,不敢來其實也很正常,而現在看到了好處再來,雖然有些趨利避害的樣子,但也是人之常情。 再說,曲轅犁數量還差不少呢,有工匠能來,起碼能多制一些新犁,也是大好事。 工部官吏的態度其他工匠也看得出來,內心慚愧,又想要做出一些彌補,雖然沒有經歷過前批工匠加速的過程,可是因為這個愧疚,干活的效率也是噌噌地上漲。 *** 因為輪椅的事,高老太太一直想要親自見裴清一面,和他道聲謝,只是裴清一直忙著其他的事,都沒有時間,等到最近這段時間閑下來了,才去了趙國公府。 裴清一直以為高老太太就是那種典型的大族祖母,沒想到見面后發現老太太很是活躍。 雖說已經七十多歲,可依舊精神矍鑠,眼睛深邃明亮,一見裴清就很熱情地拉著他話家常。 裴清還是頭一次見這么熱情的老人家,差點招架不住,還是高巖替他擋住了老太太的熱情。 老太太雖說還坐著輪椅,得知裴清比較喜歡各種奇花異草后,拉著裴清去看了她的小園子。 裴清其實對于花花草草什么的算不得多么熱愛,可他想找找看前世常見,而現在還沒怎么出現的植物,雖然不知道大盛有沒有,但是萬一有呢,只要他表現出喜歡,以他現在的身份,自然會有人幫他找。 說不定本來沒人在意,可因為覺得他會喜歡,就留下了,萬一遇到有用的植物,那不就發了。 裴清最想找到的植物是三大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不過他也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這些作物,就算有的話,有沒有馴化得很好,產量確實提高了嗎? 其次就是辣椒了,當然,辣椒和三大高產作物對裴清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弄出了鐵鍋炒菜,其實菜的味道是還不錯,可裴清比較喜歡吃辣,沒有辣椒,菜做得好吃也吃膩味了些。 然后就是棉花了,哪怕裴清冬天的時候并沒有怎么冷到,可他也知道那是因為他穿的皮毛多,各種火爐炭盆也沒有少用,自然冷不著他,可是普通百姓哪里有這些,只能硬生生挺過去。 裴清之所以會想這么多還是因為這是個書中世界,可能不會完全地符合現實呢,畢竟這還是個架空的世界,萬一這些作物都有,只是一直沒有被發掘出來,那就虧大了。 只是裴清說自己喜歡奇花異草的,暫時還沒有人來給他獻上,不說這幾種很重要的作物吧,連點新鮮的植物都沒有,就讓他很是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