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裴清點點頭,騎術他一定要學好,以前學習那是為了玩,現在學是為了關鍵時刻救命。 于是,太子和高巖他們很快就發現裴清一下子對于騎術特別地感興趣,以往在馬上騎了一會就要下馬的人,現在武學課上能騎多久的馬,就要騎多久。 甚至來東宮都是騎馬出行了,騎術大為精進。 除了練習騎術,裴清還在鉆研一些東西。 以前他總是擔憂發明拿出來的太多,會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可現在發現,他少發明點東西,麻煩其實也有,而且好東西拿出來的多,對百姓也好點。 就比如他現在讓人研究的,曲轅犁。 這還是這段時間裴清騎馬去城外田莊,看到田莊上農具才想起來的耕作利器。 雖然裴清也不知道和現有的耕作工具比起來,曲轅犁到底是強在哪里了,但是他記得哪怕是到了現代,人工犁地也有用曲轅犁的,足以證明曲轅犁的高效率了,不然那么長時間總會有改進。 但問題來了,裴清只看過歷史課本上的一些曲轅犁的模樣,大致能畫個圖,可精細部位就沒有辦法細化了。 以至于做出來的曲轅犁用起來還有些磕磕絆絆,效果并不太好,所以裴清只能多找點擅長耕種的人過來挑刺,看看這個曲轅犁是哪里有問題。 少爺。 公子。 貴人。 裴清走進田莊,眾人紛紛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和之前比,田莊里的人就多了不少,有負責發豆芽的,有耕種的,還有買來給裴清做大蒜素粉末的,還有負責切大蒜的。 當然,護衛也多了不少,畢竟這田莊看著不起眼,有不少東西都極為貴重,加上對世家的防范,防護能力提高了不少。 護衛當中也有一部分是皇帝派來的,畢竟大蒜素的粉末皇帝也非??粗?,之所以大蒜素粉末一直都沒有拿去賣,也是考慮到萬一打仗急需,賣掉了再想緊急制作一批也需要不少時間。 而田莊如今的護衛力量,只要世家不是派出上百人的軍隊,就不能攻打下田莊,至于說超過百人了,田莊距離京都這么近,還能悄無聲息地冒出這么一支軍隊。 那就不是裴清擔心,而是皇帝擔心了。 因為人多了,田莊又把附近的一片地給買了下來,擴大了不少。 田莊內部的人多,加上每天都會有京都城內的人過來買豆芽,田莊門外一小塊地方甚至成了個小型集市,主要販賣些早食小吃,都是附近小田村的人在做。 做的早食小吃味道也還不錯,所以來往的客人有時候也會買一份墊墊肚子。 裴清騎馬飛馳到田邊,明明還不是犁地的時節,可田莊的地已經犁出了好些,這都是試驗曲轅犁的犁地效果弄出來的。 劉伯,你來得也太早了吧。裴清本來以為他來得最早了,沒想到工部尚書來得比他還早。 你小子,又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還有臉說我起得早。工部尚書扭頭看了眼裴清,又回頭盯著在田地間耕作的曲轅犁。 本來按照裴清以往的習慣,是想做好了曲轅犁再拿出去的,可是在他要這么做的時候,謝云煜提醒他,可以讓其他人也參與其中,這樣一樣發明摻和的人多了,推廣出去其他人也會愿意出大力。 畢竟白得的東西和自己辛辛苦苦發明出來的東西,哪樣會更受重視,不言而喻。 當然,那種裴清自己知道怎么弄,還很賺錢的,是可以考慮自己賺,不過不能一直吃獨食。 于是,裴清就拉上了工部尚書。 第52章 工部尚書一聽裴清的描述就知道這是個好東西,能造福百姓,趕緊調了一批工匠給裴清,讓他打造曲轅犁。 現在距離春耕還有個把月的時間,雖說曲轅犁早點弄出來,也不太可能全國推廣,可起碼京都附近的縣鄉村都能用上。 而在曲轅犁打造遭遇困難的時候,眼看著進度遲遲沒拉上來,工部尚書更是親自上陣解決麻煩。 以至于這么些天,工部尚書待在田莊的時間比待在工部的時間還多些,雖然也有工部這段時間不忙的原因。 而工部尚書一來,進度嗖嗖提升,讓裴清驚嘆,怪不得工部尚書是尚書,對方的鉆研能力太強了。 裴清夸別的工部尚書可能不是很高興,可夸這個可是夸到他的心坎上了。 劉伯,這代曲轅犁用起來怎么樣了?起土還費力嗎?裴清迅速轉移話題,避免繼續被說起床晚。 工部尚書在田莊待的時間太久了,以至于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而皇帝知道了,就給裴清停課,讓他先好好地研究這個曲轅犁,研究完了再去上課。 雖然裴清該說的都說了,可皇帝還想著萬一他看多了之后,回去做夢又夢到了呢,那不比研究快多了。 可以說,裴清是奉旨放假睡覺的。 工部尚書也知道這點,只是對于裴清的懶散還是有些看不慣,搖搖頭沒有再說這個話題,回答起裴清的問題來:這第九代的曲轅犁用起來比之前好了不少,轉彎掉頭都很靈活,起土也省力不少,效率高了。 而且加上了這犁評和犁箭,深耕淺耕都能靈活轉換,耕作起來更方便了。 只是沒有用過你說的曲轅犁,或許還能再改進。工部尚書說到最后很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