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過周凌感覺若是裴清被遣出宮的話,也是件好事,這不過兩天時間,對方就惹出這么些事來,再待下去,恐怕更危險。 內侍聽到太子的吩咐也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將吉光裘取來。 其他人的目光都忍不住落到了內侍手中,吉光裘太過珍貴,一向是西域進貢時才偶爾能得一兩件,便是陛下未登基時,府上都只有一件吉光裘。 而這次西域進貢的吉光裘總共也才兩件,一件賜給太子,一件賜給趙國公,因為這次賞賜,趙國公被其他大臣羨慕嫉妒了好久。 太子注意到其他人驚嘆的目光,沒有去管,徑直讓裴清去偏殿內換上吉光裘。 裴清對于吉光裘了解不多,但是從身邊人的反應也能猜出這件裘服絕對不一般,說不定比大皇子給的紫貂披風還珍貴。 只是他想拒絕,太子卻不容拒絕,裴清婉拒了一次,可是面對太子強硬的態度,也不好再拒絕,只能去換上。 衣服一換上,裴清發現比他穿好幾件還暖和,而且極為輕薄。 從殿內出來,裴清感覺自己腳步都有些輕飄飄的,像是身上的負重卸了下來。 盡管剛才就謝過太子,可走到太子身邊,裴清還是忍不住再道謝。 對上裴清驚喜的眼睛,太子也很滿意,見裴清很喜歡這件吉光裘,想了想說:裴清,這件吉光裘只能暫時給你穿一下,孤還不能送給你。 倒不是太子舍不得這件吉光裘,只是他若是送給裴清,那等于是將對方置于險地。 畢竟其他擁有吉光裘的人也就是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子,除此之外就是趙國公。 如果說趙國公被賞賜吉光裘,還可以說是勞苦功高,皇帝的心腹愛將,那裴清從太子這里得到吉光裘憑什么?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太子還是知道這個道理。 太子說話的聲音很小,只有裴清和一邊的高巖周凌聽到了。 面對太子的體貼,裴清能說自己并不是想要吉光裘嗎,只能感謝太子的這份體貼了。 高巖和周凌已經不知道這是他們第幾次在心底嘆氣了,太子和大皇子的行為他們都看在眼里,或許兩人只是無意識地針對上,可是這一切都落在了裴清身上,裴清之后 大皇子冷眼旁觀,覺得太子實在是有些蠢了,他難道不知道父皇的性格嗎? 這樣對待裴清,那不是在害對方。 可是他現在也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看著太子在裴清穿上吉光裘后,還教導對方練拳。 太子教得還不錯,可是落在大皇子眼中,卻到處是漏洞,還有更好的教授方法。 而且看過裴清打軍體拳,大皇子更覺得裴清是個好苗子,看著太子教壞對方,越發地有些不能忍受,只是他剛才才決定不去搭理裴清,現在過去又有些拉不下臉。 大殿下,大殿下 武學師傅自己練了一套軍體拳,感覺這拳法是真不錯,說不定可以當成初入軍營用以強身健體的拳法,正要和大皇子商討一下這件事,只是喊了幾聲后沒有得到大皇子的回應,有些奇怪。 大皇子回過神,問他什么事。 武學師傅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臉上帶著幾分興奮,若是可以推廣到軍中,也算一筆不小的功勞了。 大皇子眉頭微皺,不過瞥了眼正和太子站在一處的裴清,沉默了會道:這不是我的拳法,是裴清的,或許是裴家家傳拳法。 裴清? 武學師傅記得新來的太子伴讀就是這個名字,在場上掃了一圈,就看到被太子教拳法的裴清,想起大皇子剛剛看的方向好像就是這個方向。 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徑直去找裴清,將他的想法一說。 武學師傅話音剛落,高巖的臉色就不太好看,什么叫對軍中有利,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以大義壓人是吧,真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把家里的拳法獻出來。 不過周凌倒是多想了幾分,就裴清現在的情況,說不定今天出宮,明天就進不來了,若是將拳法獻出,說不定結果會好些。 裴清倒是沒有高巖那個想法,獻出拳法能讓軍士強健體魄,保家衛國,他還是愿意拿出來,只是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這是他做夢夢到的,還是就順勢承認是裴家家傳。 前者會引人注目,后者容易被拆穿。 畢竟裴家人都在邊境,要是真把軍體拳推廣開,可能別人都練會了,裴家人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所謂的裴家家傳拳法是怎么打的,那不是笑話。 武學師傅見裴清猶豫,加上高巖的臉色不太好,一下子反應過來,他這事做得不太合適,真要問的話也是要問裴家大人,問裴清這么一個少年,這不是以大欺小。 就在武學師傅尷尬之余,一個內侍匆匆趕來,說是有事急召裴清面圣,然后便將裴清帶走了。 內侍還在的時候,院內還是一片肅靜,可是等裴清一走,院內便炸開了鍋。 不少人都好奇裴清是因為什么事才會被皇帝喊走,有人猜測是宣平侯的事;也有人猜測是上午的事,陸師傅和皇帝告狀了。 可立刻有人反駁,如果是因為這件事,那大皇子怎么沒有被喊走。 而周凌則懷疑是不是大皇子和太子爭斗的事被人稟告給皇帝,牽扯到了裴清,驚訝于宮內消息傳遞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