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成劣質omega被死敵寵上天、穿成惡毒炮灰后被大佬強制貼貼、渣蟲劇本令我絕望、敵國上將成了我的雌蟲、回到古代當咸魚、在恐怖游戲里被瘋狂覬覦(np)、和爸爸的七天(父女 高H)、羞辱對象是戀愛腦(系統)
他得到蘇明玨參加清談會消息后,還擔心他無所招架,得罪于人,特意趕來此,想替他說道幾句。 如今看來,他確實比他想象中要出色許多。 他當下收回眼,往蘇明玨那處看去。 少年一襲白色長袍,聽言并無慌張,拱手作揖道:在下鹿鳴書院學子,蘇明玨。 蘇明玨是何人?未曾聽過?那孫溪正毫無印象直言道。 林汝海在一旁擦著汗,提醒道:是南邊來的學子,作《蛐蛐國策論》那個。 林汝海一邊回復,心中一陣惱怒,早知這人會來搗亂,他就不帶他進來的,若是出口狂妄,他就得罪了孫溪正大儒了。 南邊來的?難怪如此粗鄙,你那《蛐蛐國策論》我看過,粗淺無比,不過嘩眾取寵,難登大雅之堂! 蘇明玨進來之前就已經領教過北方士族的傲慢,這會聽著倒也沒有多大的感覺,蘇時謙那個老頭難不成就想自己鬧把大的? 想到這,蘇明玨含笑道:我們南方素講實用,《蛐蛐國策論》也為平民所寫,自然是深入淺出為好。 容錚聽到這話,嘴角微微抿開了笑容,這話是在諷刺北方士族的策論不講究實用,只注重策論文雅。 那大儒聽了,袖子一甩坐在席位上,既如此我倒要聽聽你口中的殺戮如何治國。 蘇明玨向四周拱手作揖了一番道:蘇明玨正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談,而在力行,仁政雖需,但也不能唯之獨尊。 強敵來犯,還需武士之風來鎮壓,諸位在此高談闊論,若無士卒在前方堅守,何來平穩清談一說? 話剛落,列席一眾人一時羞愧臉紅起來,也有人揮臂前呼,蘇明玨,彩。 一人坐在席位上,聽到蘇明玨的發言,起身朝蘇明玨作揖道:非仁政不行,難道大漲武風就行?愿聞蘇公子之論。 蘇明玨聞言含笑沉吟道:斯以為戰勝而強立,方能天下服矣,治國需仁政,也需律法規范,武風安定,方能興邦治國。 一場清談會下來,變成了蘇明玨一個人的主場,說他一個人舌戰群儒也不為過。 那些個北方士子,剛開始對他的話嗤之以鼻,認為他嘩眾取寵,辯到后面也覺得驚訝起來。 蘇明玨在一旁說完一句,便辨入了其它句,僅重文而輕武學,國家兵力則會孱弱不堪...... 一旁鄙視武學的人聽言,都不敢再妄言。 蘇明玨辯完一人后,抬眼間看到了一道溫潤的身影,兩人視線相遇,容錚對著他點了點頭,一副贊嘆欣賞油然而出。 蘇明玨看到,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著他也點了點頭。 最終這場清談會以蘇明玨一人挑戰北方士子大獲成功。 宋春和站在一旁看著蘇明玨妙語連珠的,驚訝地快要掉下下巴了,蘇......蘇兄,你這也厲害了吧!僅憑一人就把一群人說的啞口無言。 蘇明玨也沒想到自己居然還真辯出了名堂,他本來也沒有抱多大希望,來這一試,誰知這些人這么傲慢無禮。 如此看來,南方士族討厭北方士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到底是在宋春和面前,他謙虛道:僥幸罷了。 宋春和搖了搖頭道:不,你這一戰可成名了。 宋春和左右看了一眼,小聲道:南北方士子之間一直明爭暗斗,都沒有分辨出上下來,你今日一戰,怕是改變了局面。 蘇明玨笑道:有這么夸張嗎?不過辯論幾句罷了。 宋春和暗道,你這哪是辯論,分明是直接打了北方士子的臉。 不過宋春和倒不在意這些,對他而言,朋友就是朋友,況且清談大會本就是開宗明義。 此清談會結束后,蘇明玨算是在京城和北方士族里揚了名,都說南方終于出了個思想大家,年紀輕輕就有不一樣的見解,稱他為南方遺珠。 而蘇明玨對武學的一番辨明,也讓人們重新對武舉考試有了不一樣的見解,因此他的發言在武學子心中也引起軒然大波,稱他為:為武學發言的第一人。 此后,蘇明玨不僅在北方學子中占有一席之位,在武學子更是如此。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蘇明玨在清談會勝出后,便立即修書一封快馬加鞭地將信送往了卻云臺。 蘇時謙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過滿意和高興,回信也沒有拖沓。 按照約定,給蘇明玨回了一封信,并附送給了他一枚印章,說是憑借此信物到金陵城找他,自然會有人幫他所說的人安排妥當。 蘇明玨讀完信后,一臉興奮,還沒來得及歇氣,便拿著印章坐了馬車,吩咐慕離往西市趕去。 孟賀蘭在得知蘇明玨為武學子正名后,心里對他的喜歡更上一層。 上次大雁已經合乎他的心意,孟賀蘭就盤算著弄點其他東西給他父母送去,趁著去提親之前,給他們家留一個好印象。 是以,放學后他便前往了明苑,想要在蘇明玨那打聽一番他那父母的喜好。 誰知剛靠近明苑大門,就見明苑大門吱呀一聲打開,蘇明玨身著青綠色蘭草長袍從里面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