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污染物狂熱崇拜、揣崽后和龍談戀愛、綁定系統后我成了說唱巨星、什么反派,那我老婆、與反派一體雙魂的日子、大師兄他近視八百度、失憶后死對頭成了我男朋友?、我開出租不拉客,只拉女鬼和模特、萬人迷又被修羅場了[無限]、我當保安養你
“哦對了,聽說易先生千杯不倒,可惜知道得晚了,這是我自釀的酒,很烈,卻也醇厚,驅寒補身皆可,便算是臨別贈禮吧?!?/br> 老教頭解下肩頭的一個繩子,易書元這才發現有一個很大的葫蘆背在老教頭身后。 這葫蘆明顯是老葫蘆炮制的容器,下半部比腦袋還大不少,葫蘆嘴做成的塞子還留著一截枯藤。 “這酒葫蘆倒是有趣,一并送予我了?” 易書元放下雞毛撣子雙手接過酒葫蘆,入手沉甸甸的,顯然裝滿了酒。 這么大個葫蘆,這么好的形制,做出這個酒壺也不容易。 “嘿嘿,這酒葫蘆是以前我行走江湖的時候用的,很多年了,先生不嫌棄就行了?!?/br> “不嫌棄不嫌棄!” 易書元稍稍用了點力氣才拔開塞子,聞了聞里面的酒味,覺得酒香撲鼻,還能嗅出一點點藥材的味道。 “易先生喜歡就好,那老夫便告辭了?!?/br> 老教頭送完酒就要走。 “陸教頭留步!” 易書元喊住了老教頭,在后者疑惑的眼神中,他轉身從一個書架的盒子里取出了一本書。 老教頭一看就知道這是上次他送的那本,頓時心中一嘆,到底是不愿意練。 易書元將書遞給老教頭道。 “這書是陸教頭的心血,留在易某這里太過浪費,不過當初武林大會之前,曾有一他鄉故友前來拜訪,借閱過此書,教頭不會介意吧?” “有什么好介意的?!?/br> 老教頭接過了書,易書元卻又叮囑一句。 “我那友人是我回鄉前在外結識,易某從不知道他會武功,上次見面之時他才言自身武功尚可,遂對書中內容略有改動,望教頭勿要忘了翻閱?!?/br> “改動?” 老教頭略微有些錯愕。 易書元點了點頭。 “我那友人說,此書內容確實不凡,不過原先內容不可深涉,練久必累頑疾,如今改動過后方才驅除隱患?!?/br> 易書元這話就是說給老教頭聽的,他幾十年鉆研這秘籍,身體早已經損耗太多。 按照現在正確的方式慢慢調理,或許能將身體逐漸養好。 而老教頭聞言立刻翻開書,發現自己原來那張舊的圖畫紙張之下又多了一張紙。 這張紙上同樣畫著一些姿勢,不論是練功小人還是姿態的細節都更為出色,順序略有不同,邊上還有一些口訣輔助。 和給段嗣烈的那一張一模一樣,同樣的文字同樣的警示,也同樣少了易書元推衍出來的第十三個架子。 光是這些口訣就已經直指整本書的精要,把成書者表達不出來的內容給提煉總結甚至推陳出新,后面的變化更是化腐朽為神奇。 老教頭是研究本秘籍幾十年的,口訣一念再看看這些架勢,頓時就能覺出不凡,越品越是如此。 “這,這……” 這么多年下來,自己一直在自我虧空么…… 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可以說這已經不是同一種秘籍了。 “先生友人姓甚名誰,可是什么江湖名宿?” “哈哈哈哈哈……什么江湖名宿?和易某一樣,不過是一介閑散小卒,他姓龍,名飛揚,名字倒是招搖?!?/br> 說完,易書元就又拿起了手中的雞毛撣子,又開始撣塵土。 而老教頭抓著那本秘籍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藏在書架處的灰勉在那偷笑著,龍飛揚不就是先生變的嘛,真有趣! “易先生,這……” “陸教頭,易某又不練武功,這書留著也沒什么用,你就拿回去吧?!?/br> 老教頭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離開文庫的,等到了自己的住所,他才再次小心地打開書本。 除了圖案和口訣,底部一行字也較為顯眼。 “固身培元,調養根基,切勿輕易示人,或可閱之焚毀,若有天資出眾又勤勉之輩,習之可推衍第十三式?!?/br> 老教頭喃喃著念出這句話,心頭依然有些恍惚,這有些荒謬,但心中卻也隱有無法抑制的激動…… …… 易書元離開縣衙的時候很輕便,只帶了自己的一些物品,沒有動文庫原有的東西。 當然,易書元也沒忘了領取剩下的薪俸。 雖然時間比預計的要短很多,但編撰縣志是按工作量來算錢,并不是按時間,早晚總量都是那些。 加上之前領的,以及縣衙給予的附加獎賞。 編撰完一部縣志,易書元一共得了七十二兩出頭的銀錢,算是十分豐厚了。 該拿的拿了,該交的交了,易書元沒有再驚動什么人,辭呈往文庫書案上一放,就直接離開了縣衙。 連帶那個酒葫蘆一起,易書元都收入了自己的袖中,他這半年修行可不是虛度的。 納藏之法其實就是收納物品的法術,收在袖中是以法力為基礎,依托衣袖隱藏,正常而言并不需要專門煉制衣服。 哪怕衣服換了,也不過是轉個袋子。 易書元走時不見什么行李,以至于守門的衙役都以為他只是和往常一樣出去轉轉,見了也只是簡單招呼一聲,沒有什么臨別的感覺。 出了縣衙,易書元居然有種淡淡的憂傷感,但又很快調整了過來。 “先生,咱們去哪?” 灰勉在領口探出頭來詢問著。 “先去將紙料取了,雖然還沒到約定的日子,但材質已成,已經可以做紙張了?!?/br> “哦,我也想什么時候能煉個法器……” “你先把修行的基礎打好吧!采氣訣練得如何了?” “快,快了……不過先生上次指點我的御火方面的錯誤,我已經不會再犯了,前天我沒用火折子就點燃油燈呢!” 這點能耐也來顯擺,易書元不知道說灰勉什么好。 不過灰勉入歧途太深,能一點點糾正過來已經能說是逐漸向好了。 這小貂好高騖遠,從最開始就不專心以妖修的方式修煉,反而花太多心思鼓搗仙道和神道的門道。 但觸及不到核心法脈,也沒有人指點,反而入了歧途。 “所謂仙道法門,并不是得了一冊仙術就算得法了,只得形而不具神,仙法也是旁門?!?/br> “悟神意而法相隨,妖術亦成正道!此前的錯誤盡量忘了,知道了嗎?” 易書元說的都是結合自身的體悟,他初時沒有仙基,采集天地元氣的法子更類妖修,卻也修出仙靈之氣。 以幻術為基,也能推衍出地煞之變的頭,同樣是一個例子。 所以易書元明白,法無定法。 “知道了……” 灰勉低聲答應一句,不敢夸口,它之所以陷入歧途太深,是因為它有一本“家傳”的《五行妙術》。 雖是關五行御法的基礎和概要,不涉及五行御法的絕學,卻也是正統仙錄。 說是家傳的,其實就是開靈智后就在洞里扒出來的。 現在這本書暫時在易書元這了,不光是因為易書元借閱的時候,以自身體悟幫助灰勉糾正修行中的不足。 也是因為灰勉早已經將易書元當成親人了。 哪怕易書元早已解釋過自己算是“初入仙道”,但灰勉現在就是先生很厲害的態度,易書元自己說也不算。 第93章 吟塵 說起來其實也不怪灰勉在心中把易書元想得高大。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易書元對灰勉很好,沒有任何對妖怪的惡感。 那種發自內心且自然呈現的關懷可以一時造假,卻不可能時時流露。 其次是,易書元抱著熱情和好奇學習五行御法,但在灰勉眼中進展快得過分了。 灰勉對比自己這么多年修習的情況,甚至會懷疑易書元是不是故意“初學一遍”,幫它糾正錯誤。 但其實易書元本就會御風,御土御金也因為山神的書而略有領會,自然也學得不慢。 而御水和御火易書元花費了主要的時間,看起來就像是整體都很快。 幾個月下來,五行御法連帶納藏之術,易書元不說全都融會貫通,卻也基本運用自如。 …… 闊南山的紙平崗處,陳平業看著山崗上一片區域如同結霜的紙料,明白今年曬的料子比往年更早成材。 雖然這一批料子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月制備,但進度卻快了至少兩三個月,成色似乎也更好。 在山崗上走了一圈之后,陳平業來到了易書元準備的那堆料子處。 這堆紙料膝蓋那么高,成色更加出眾,那“霜色”也要更明顯一些。 陳平業看了一會,便去溪流處洗漱了,等他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易書元正在看料場的屋前等他。 陳平業不由小跑著過來。 “易先生,您怎么來了?就一個人?” 陳平業看看山崗來路,顯然沒有車馬和其他人,而且約定的日子應該還沒到吧? “不過是來裝那一點料子,無需勞師動眾?!?/br>